預防小麥赤黴病的發生

小麥赤黴病是我省小麥的重要病害,基本上每年都有發生。小麥赤黴病的發生不僅影響小麥的產量,也嚴重影響小麥的品種,赤黴病產生的毒素汙染小麥粒,不能作為口糧使用,也不能做飼料,造成大大的浪費!小麥赤黴病、水稻稻曲病、花生的黃麴黴素都具有致癌作用,嚴禁食用及做飼料!!!


預防小麥赤黴病的發生


預防小麥赤黴病的發生


預防小麥赤黴病的發生


據農業部門預測今年我省小麥自然感染(不防治的情況下)赤黴病的面積約佔整個小麥種植面積的80%,所以當前防治任務比較嚴峻!

我省小麥種植區域皖北種植面積最大,但皖北種植的小麥品種基本不抗赤黴病,加上用重量偏大,所以防治起來十分困難。


預防小麥赤黴病的發生


其次江淮之間和沿江江南,主要是稻麥輪作和玉米小麥輪作,經調查田間菌源充足,這可能與連年秸稈留地有關,為病菌提供了越冬場所。隨著溫度的升高,赤黴病發生的概率極高。

再次據氣象部門預測4月中旬我省雨量偏多,陰雨連綿,為赤黴病的發生提供了合適的溼度條件。對此中央電臺也有預報,包括安徽,江蘇,河南等糧食主產區.

今年暖冬,小麥生長期比以往提早5-10天,小麥揚花正好趕上赤黴病孢子散開,種種巧合都為今年小麥赤黴病的防治帶來不利因素。對此財政部門已經緊急撥款5000萬元用於小麥赤黴病的防治工作。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各國都把糧食儲備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糧食生產大國都嚴控糧食出口,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雖說我國糧食儲備充足,加上今年早稻在政府多重鼓勵政策下面積有所提高,但夏糧豐收小麥佔主導.所以我們不得不重視這次小麥赤黴病害的防治工作.

因為按目前技術水平我們還無法治癒已經感染小麥赤黴病的小麥,也就是說小麥赤黴病是不可逆轉的,就像人類癌症一樣,無法治癒.所以只能靠預防,而小麥赤黴病的預防最佳時機是小麥揚花期,時間提前或靠後效果都不好,加上近幾天還有陰雨,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不是很多.據瞭解,安徽省接下來要搶在20天左右時間裡,對全省4300多萬畝小麥普遍開展兩次防治,防治總面積達8000萬畝次。這時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各級農技部門督促,指導好農戶的統防統治工作.

我們在防治過程中可選用藥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甲丙環唑、己唑醇及他們的復配劑等等三唑類藥劑。並且要加上磷酸二氫鉀,因為小麥揚花灌漿需要增加營養來提高抗性和結實率。也可配上殺蟲劑進行治蟲.

特殊疫情,特殊年份,特殊氣候環境讓我們不得不越來越重視糧食安全.改善環境的同時要給留田秸稈處理方案,以減少作物病蟲草害的大發生.適當提高糧價保證農民收入來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極為重要!

原創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