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該怎麼回答?

小米媽媽91


毛主席曾經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雖然這句話是對於處理敵我之間關係的,但是非常有道理。

小孩子在學校與同學之間產生矛盾肯定是會有的,如何處理矛盾家長要慎重處理。當孩子問“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這樣的話時,作為家長千萬不能簡單粗暴的回答,“可以呀!可以還手呀!”。

我認為遇到孩子問這樣的問題,也不需要著急回答。可以先靜下心來,慢慢聽聽孩子講講遇到了什麼事,瞭解一下孩子問這句話的前因後果,再回答也不遲。

我教育小孩的方法是,從小灌輸他一個處理這方面的理念,那就是,任何時候首先自己不能去惹別人,如果對方故意惹自己,並且被打的話是可以還手的。由於小孩從小遵循這個處事原則,現在長大了也沒有與人打過架。我認為挺好的!



全叔迷津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是一門為人處事的高深學問。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時,必須慎之又慎,不然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俗話說:“不惹事,不怕事”。首先得教育孩子堂堂正正的做人,遵守法律法規,尊重他人,認真做好自己的事。不惹事,不逞強,避免口舌之爭。不怕事並不是就要叫孩子還手,這樣只會把事情鬧得更大更麻煩。產生矛盾的原因有很多,雙方都有錯的情況較多。當然也存在孩子是被無理欺負的情況,但總的來說都應該教孩子怎樣把事化小再化了,因為這是事情解決的最終結果。我個人認為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來解決。

01.首先要告訴孩子打架後果的嚴重性。問孩子,被打瞭如果還手的結果會是什麼?

在孩子考慮並回答之後,再告訴孩子,結果就只有一種,那就是事情更大了。如果你打贏了,對方會報復或找家長賠償等等。如果你打輸了,很有可能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影響。不論是那一方把另一方打出了問題,解決起來都是特別麻煩的。更嚴重的有可能大人參與報復打擊,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這便是打的嚴重性。

02.告訴孩子輕微的被打,在自己身體沒受到任何損傷的情況下,如果對方接受你的忍讓並不再繼續,那便用不卑不亢的語言來化解矛盾。這是一種用忍讓來解決問題的方式。

告訴孩子這並不是害怕,而是沒必要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但是也別忘記告訴孩子忍讓的底線,那就是不能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和精神信仰。

03.如果對方超過自己的忍讓底線,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化解了。那麼首先可以選擇躲避來避免自己受傷害,再尋求他人幫助,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實現和平解決。

這叫“一忍再忍”。因為用武力來解決問題是一種粗暴行為,很多時候都是弄越糟。

04.最嚴重的便是對方根本不講理,甚至連說話的機會都不會給你,絕對的武力相加。這種情況自己就必須還擊,如果實力不如對方,要在還擊中尋機會逃跑,避免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如果實力超過對方,可以制服對方,但儘可能的避免給對方帶來傷害。

這也法律中成人的“正當防衛”,也就是對方毫不講理,只用武力相加的情況。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發起的還擊,是為了把自己的危險降低的自保方式。但必須得注意,那就是“防衛過當”,也就是對方已經沒有對自己再構成傷害的情況下,不能再繼續打去對方。

或許不同的場景還有很多,但無論是那種情況,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也是解決問題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當孩子學會了自己解決的能力,長大了才能自己去面對社會,最終走上成功之路。

說話是一門技術,用語言來解決問題是最好的武器。

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當今社會,無論是商場還是職場,都是“狼性法則”,強者生存的原理。但並不是我們看到的武力打擊,而是“談笑風聲”中的較量,看是平靜卻比刀光劍影更為可怕。如果從小就能引導孩子,用好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話,那麼孩子長大了,無論是商場還是職場,孩子都會“遊刃有餘”,前途將會是一片光明。

容忍更是成功的必備素質,更是懂得分清利弊的關鍵。

容忍不是害怕,而是明白事情對自己的利弊。減少對自己可能產生的那些不必要的麻煩,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的人生事業上。告訴孩子這是大志,若為了些小事而糾纏不休,只會誤人害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因小失大”和“得不償失”。

遇事冷靜,精準的找出事情的解決方法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這就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

人們都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這也就是說人一輩子要遇到無數個問題,並且得去解決。要把問題解決得又好又快,這就必須要有對問題作出判斷,最好的結果是什麼?最佳的解決方法是什麼?這就得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才能精準的看清問題核心和實質。

成功並非偶然,除了學習和努力,還必須得具備與人相處之道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具有敏銳的思維能力,方可大成。


醉知音


我的觀點是:先不要直接告訴孩子該還手還是不該還手。如果孩子被人打了,你應該先跟孩子溝通,瞭解清楚當時的情況。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嬉戲,難免磕磕碰碰,如果是對方不小心,那麼就無需計較。如果對方有意為之,而且經常如此,已經上升到“校園欺凌”的程度了,那麼就應該想辦法解決。

因為孩子正在成長階段,如果遭遇“欺凌”而選擇無原則的忍讓,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懦弱的性格,對成年以後影響很大。

不知你聽沒聽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男孩,身體強壯,個頭兒也高,但是在班上卻飽受欺負。究其原因,是孩子的媽媽在入學之初叮囑過孩子,不要和同學打架。於是,有一天,一個男孩打了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沒還手。打人的男孩比這個男孩矮、瘦,他一看男孩沒還手,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征服”了這個“大漢”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第二天又去試探,男孩還是沒還手,於是打人的男孩叫來了更多的男孩,在他們面前顯擺。自此以後,班上最瘦弱的孩子都可以去欺負這個男孩。多年以後,母親才知道是自己害了孩子。

當然,如果孩子遇到的不是像以上示例中的校園欺凌,那麼家長就應該幫助孩子想辦法應對。而不是一句簡單的“打回去”誤導了孩子,使得孩子處理與同學的關係流於簡單粗暴的方式,和同學難以相處。

作為父母親,不主張教孩子“以暴制暴”,但是一定要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遇到事情應該想出合適的應對之策。教會孩子與同學相處,讓孩子健康成長。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