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清帝國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從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算起立國296年,從皇太極在盛京(瀋陽)改國號清算起享國276年,共傳十二帝,都北京,疆域近1320萬平方公里,人口四萬萬,衰敗前為當時世界上強極一時的鼎盛帝國。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大清會典》中所列宗室爵位共計十四等,並不是所廣泛認同的十二等,其中親王嫡子為在未襲封前為世子爵位,郡王嫡子在襲封之前為公子爵位,但實際只是列明,而未執行。

所以清朝宗室的爵位主要的十二等是:

一等為和碩親王(和碩為一方之意)

二等為多羅君王(多羅為一角之一)

三等為多羅貝勒(倍啦,滿語單數)

四等為固山貝子(倍咂,滿語複數,固山為旗)

五等鎮國公 (gung,公級)

六等輔國公;

七等不入八分鎮國公

八等不入八分輔國公

九等鎮國將軍(janggin 將軍級)

十等輔國將軍

十一等奉國將軍

十二等奉恩將軍

宗室的封爵方式有三種,為功封,恩封和考封(帶有對前兩種的考核性質)。主要還是功封和恩封,清中前期因攻取天下和維護地方的戰爭中立有軍功的宗室貴胄授封爵位為功封,另一種因是皇帝的直系子孫而得到爵位為恩封,清代吸取了明朝高級宗室王爵過多的教訓,把恩封的宗室每一代降一級,並且封王而不裂土,封爵而不建國,皇帝把王爺們留在京城眼皮子底下養尊處優,監視控制,方便管理。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清代除了恩封每代降爵的宗室諸王外,還設有世襲罔替的王爵十二家,被稱為鐵帽子王(很珍貴,獲罪寧願被賜死也不願被摘了帽子)其中功封的八家,恩封的四家。功封的八家鐵帽子王為:禮親王代善(中途改封過巽親王,廉親王),鄭親王濟爾哈朗(中途曾改封為簡親王),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中途改封顯親王),克勤郡王嶽託(中途改封衍禧郡王,平郡王),承澤親王(莊親王)碩塞,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這八位王爺因戰功卓著,開疆拓土,輔佐皇帝,穩定朝政等功績,子孫後代享受永不降爵的世襲罔替的待遇,就是我們俗稱的功封“清初八大鐵帽子王”。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這八家中,為皇子的有禮親王,豫親王,睿親王(前),莊親王,肅親王。另外的鄭親王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克勤郡王和順承郡王是禮親王代善一門的子孫(一門三王)。

清中期以後,恩封的世襲罔替王爵為怡親王胤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這四家為清恩封的鐵帽子王。

今日開始咱們就聊一聊清代除了皇帝外十二為宗室爵位最高的家族和其他幾位繼位著名的王爺(不是世襲罔替),看一看他們的興衰族史,但清史悠悠兩百餘年,為避免過於繁雜,我們主要講一講每個家族中主要的人物。

鄭親王家族(簡親王系)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不是一個滿族名字,而是一個蒙古名,意思是“幸福、快樂”。直到今天,很多蒙古人還在用這個名字。可一個滿族人,為什麼取了一個蒙古名呢?

滿族在入關(1644)以前,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東部,西部則是蒙古族的傳統活動區域。歷史上,東北原與蒙古草原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兩個民族互相交往,不僅在血緣上彼此融合,文化上也有許多交流。滿族人取蒙古名,就是這種交流的一個側面體現。像濟爾哈朗的二哥叫“阿敏”(蒙語意為“氣息”、“生命”),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叫“德格類”(蒙語意為“緊身短上衣”),第八子皇太極(即清太宗)原名“阿巴海”(意為“親如兄長”),也都是取的蒙古名。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濟爾哈朗從剛出生時,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願,希望他一生快樂幸福。他37歲受封和碩鄭親王,45歲與睿親王多爾袞同為輔政叔王,輔佐幼帝福臨。福臨親政後,又晉封為皇叔和碩鄭親王。

他經歷了太租、太宗、世祖三朝,到57歲痔終正寢時,其他同輩諸王早已先他而去。濟爾哈朗的晩年,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前死後,備極榮光。在清初諸王中,他雖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還的一位。

在清初愛新覺羅皇族中,濟爾哈朗的家世很特殊。他的父親舒爾哈齊是清太租努爾哈赤的親弟弟(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親侄子),但舒爾哈齊本人以及濟爾哈朗的三位兄長,卻先後為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所害。兩個家庭,本為骨肉至親,卻形成父一輩子一輩的積怨。濟爾哈朗12歲時被努爾哈赤收養,對於他來說,努爾哈赤既是伯父兼養父,又是殺害父親的仇人。面對兩個家庭間的情與仇,濟爾哈朗如何做岀自己的選擇,實際決定了他後來的命運。

清太祖努爾哈赤兄弟5人,他居長是老大,和三弟舒爾哈齊、四弟雅爾哈齊為同母所生。還有庶弟穆爾哈齊,幼弟巴雅喇,為繼母和庶母所生。舒爾哈齊生於明嘉靖四十三(1564),比努爾哈赤小5歲。他的幼年同努爾哈赤有著相近的經歷。

舒爾哈齊5歲喪母,受繼母那拉氏虐待,青少年時代經常隨兄長出外謀生,歷盡艱辛。但在這過程中他也鍛鍊了體魄,增長了智慧明萬曆十一年(1583)十三副遺甲起兵時,努爾哈赤還不過是建州女真中一個噶柵(相當於村大隊書記)的首領。外有強敵環峙,內有宗族親人的迫害,處境極其險惡。當時為他真心效力的,只有幾位胞弟。雅爾哈齊去世早,舒爾哈齊被努爾哈赤依靠的左膀右臂。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在以後的十餘年裡,舒爾哈齊經歷了數十次戰鬥。清朝史書說他“自幼隨徵無達不到”。因作戰英勇,頗得部眾擁戴人們稱他為“達爾罕巴圖魯”。巴圖魯,蒙古語,意為“勇”、“勇士”之意,是蒙古族中最勇武之士的稱號。“達爾罕”,原為漠北遊牧民族的武職官號。元代,蒙古人只有大汗本人或其子孫有特殊貢獻者始有榮受此號的資格,稱為達爾罕,且亨有各種特權。明代,蒙古對建立軍功的勇士,也會頒給此號。舒爾哈齊的雙重勇號雖然都是來自比鄰的蒙古,卻足以說明他的勇武及其在部落中的崇高地位。

努爾哈赤兄弟同仇敵愾,加快了戰爭勝利的步伐,而戰爭的順利發展,也加強了兩兄弟的權勢。16世紀末,他們在撫順以東蘇子河畔的煙囪山(今遼寧省新賓縣舊老城)佔山為王。努爾哈赤擁有萬餘眾,隊長150餘名,戰馬700匹;舒爾哈齊則擁有5000餘眾,隊長40餘名,戰馬400匹。兩人平日裡各聚屬下造甲練兵,出征時分別召集兵丁。當時的舒爾哈齊雄心勃勃,躊躇滿志。據赴明的朝鮮使者路過此地時記載說,在舒爾哈齊的家門上,貼著副“跡處青山,身居綠林”的對聯。這個小小的細節說明,舒爾哈齊經常往來漢人地區,漢語水平很高,對漢人的文化相當瞭解,他大概熟讀《水滸》,《三國》之類的演義小說,不僅以綠林豪傑自詡,以“跡處青山”的語境來自嘲。

但是,隨著勢力的發展,同苦易同甘難,兄弟間的裂痕開始出現。努爾哈赤不希望弟弟的勢力過於強大,威脅自己的地位;舒爾哈齊也不甘心永居兄長下風,而希望獨立發展自己的力量。萬曆三十七年(1609)初,舒爾哈齊決心離開努爾哈赤。他串通好了長子阿爾通阿、次子阿敏、三子札薩克圖,攜部出城,前往一處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造新城。努爾哈赤聞訊大怒,預先派人截斷道路,設計把舒爾哈齊囚禁。他還不善罷甘休,又命人將兩個侄子一一舒爾哈齊的長子阿爾通阿、三子札薩克圖處死。據說,本來還想處死阿敏,只是由於皇太極(黃臺吉)等人極力勸阻才免其一死。就這樣,親哥哥關押了親弟弟,舒爾哈齊被囚禁2年後死去,時年48歲。

關於舒爾哈齊的死因,清朝史籍諱莫如深,但同一時期的明朝與朝鮮史書都有記載,證實是被努爾哈赤所害。舒爾哈齊死後43年,即順治十年(1653),這時濟爾哈朗已是清朝輩分最高,地位最顯赫的親王,年輕的順治帝福臨顯然考慮到了這點,不僅恢復了其父舒爾哈齊的名譽還追封他為和碩莊親王。

舒爾哈齊共有9子,除長子、三子被害,其餘諸子均被努爾哈赤收養。父親被囚時,次子阿敏25歲,四子濟爾哈朗也已是成人,其他的還是孩子,從後來的結局看,父兄的死,對他們產生了不同的景響。

舒爾哈齊被害19年後(1630),在兩個家庭間,又爆發了新的衝突。天命十一年(1626),清太祖努爾哈赤去世,八子皇太極受諸貝勒貝子摧舉繼承汗位。4年後,他基於加強汗權的需要,拘禁幽禁了濟爾哈朗的哥哥阿敏。事情的起因,還要從頭說起。

阿敏生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父親被囚時他僥倖免於一死,從此跟隨伯父努爾哈赤南征北戰。阿敏作戰勇猛,戰功卓著。天命元年(1616),努爾哈赤稱汗建國(金國,史稱後金),封阿敏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在四大和碩貝勒中,依齒序阿敏位居第二,稱二貝勒,地位僅次於努爾哈赤的第二子大貝勒代善,阿敏戰功卓著,地位很高,為什麼卻很快與新汗皇太極反目成仇?

首先,對於父親的死,耿耿於懷。努爾哈赤生前,阿敏畏於伯父的威嚴,不敢流露異志,一旦堂弟皇太極繼位,他便無所顧忌。有一次,他居然對皇太極說:“我與眾貝勒共議你為汗,你即位後,讓我出居外藩就行了。”阿敏的要求命皇太極頗感震驚。由於皇太極和眾貝勒的一致反對,阿敏的謀劃沒有得逞。阿敏還在眾貝勒中揚言:“我怕誰?他(指皇太極)能把我怎麼樣?”這些桀驁不遜的言語,矛頭直指皇太極,其間還夾雜著對先汗的宿怨。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其次,天聰元年(1627,明天啟七年),阿敏奉命率師徵朝鮮,直逼朝鮮王京,朝鮮國王被迫求和。阿敏前往征伐朝鮮,朝鮮稱為“丁卯之役”,表面上看是後金為消滅明朝東江鎮毛文龍部,解除南下後顧之憂,乘著冬季冰堅過海,在朝鮮人的配合下出動主力圍攻東江,但戰果不大,因而遷怒朝鮮,轉而擄掠朝鮮北方。明軍以德報怨,援師入朝,又將後金軍趕回鴨綠江北岸。但阿敏私人的用意可能想在皇太極控制外自立門戶,所以當朝鮮國王接受和議條件後,他並不急於退兵,而是對隨行的諸貝勒言明要看看一看朝鮮王宮,想住進去享樂一番,他甚至打算在朝鮮屯兵,不回後金。但他的意圖遭到其他貝勒的一致反對,其中包括他的親弟弟濟爾哈朗。阿敏因不合心意又沒有辦法,怒不可遏的轉向朝鮮一方,縱兵擄掠三日才歸去。

再其次,阿敏是典型的智商和情商都不高(情智雙低)的猛壯人,生性鹵莽,口無遮攔,常在大庭廣眾中散佈怨言,沒事就愛發牢騷,諸如說過:“我何故生而為人?”“還不正如山上的一棵樹,或著坡上的一塊石頭”,“即使被人砍伐為柴,甚至被野獸澆上一泡尿,也比現在的處境強”。這些話不僅是發發牢騷,也是對皇太極的影射,說明阿敏心懷不滿,態度跋扈。阿敏還向叔父貝和齊說,自己在夢中遭到努爾哈赤追打,但是有黃蛇護身。這是在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包藏著篡奪汗位的野心

最後,天聰二年(1629)十月,皇太極親統大軍徵明,攻克了山海關內的永平(河北盧龍),深州(河北灤縣),遷安,遵化四城。次年三月,皇太極派阿敏率軍前往駐守。阿敏到永平不久,明軍發動反擊,後金軍隊連戰失利,損失慘重,阿敏驚慌失措,棄城而逃。逃跑前,他下命將城中漢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殺,財產洗掠一空。阿敏日妄自大,專橫跋扈,積怨甚多,這次大敗而歸,受到舉國上下的譴責。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皇太極乘機利用此事,準備拔除了這個眼中釘肉中刺,精心羅織的16條罪狀中,第一條大罪是:“(太祖努爾哈赤在時)挑唆其父,欲離兄汗。”其他重罪還有“自視為汗,欺凌在下諸貝勒”“丟棄永平,殘殺降民”“使惡名揚於天下”等等。經議政王大臣會議,阿敏應當處斬,唱了歌雙簧後,皇太極則下令免死,改為囚禁。3年後,朝中漢臣以阿敏“自怨、自艾,悔不可及”為由,奏請皇太極效法周文王,赦免阿敏,讓他戴罪立功,但皇太極沒有接受。阿敏被囚,客觀上為皇太極加強汗權掃清了道路。這個事件,實際是雙方矛盾逐步激化所致。阿敏被囚10年後,死在獄中,終年55歲。他的命運,與其父簡直如出一轍。

濟爾哈朗的父兄先後被努爾哈赤父子囚禁致死,但他卻沒有流露過像阿敏那樣的積怨。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父親被囚時,濟爾哈朗只有12歲,實際是在伯父家長大的。他不僅對伯父的養育感恩戴德,與諸位堂兄堂弟也親如手足另外,阿敏性情暴躁,為人專橫,濟爾哈朗卻生性寬厚,處世謹慎。由於性格不合,濟爾哈朗與阿敏的關係也日漸疏遠,雖有胞衣之實,但兄弟之情比較淡。

有兩件事可以證明:第一件,天聰元年徵朝鮮,阿敏想久居朝鮮以自立,濟爾哈朗不贊同其意見,而是與其他貝勒一趕堅持戰前的決策,與朝鮮議和盟誓後罷兵回國這一年濟爾哈朗已經28歲了,在大是大非上已有獨立的判斷。

第二件,天聰四年,皇太極命阿敏率兵替代鎮守永平的濟爾哈朗,阿敏卻節外生枝,請求與濟爾哈朗同駐永平。皇太極以濟爾哈朗“久駐當地,辛苦可念”為由而婉拒。為此,阿敏大為不滿,對隨行的諸貝勒又發牢騷:“先汗(努爾哈赤)在時,命我弟與我同行,今上(皇太極)即位,乃不合與我同行。我到永平後,一定留他同去,若他不從,我當用箭射他!”隨行的貝勒趕忙予以制止,他卻越說越氣,最後乾脆舉著胳膊大聲說:“我自己殺我弟弟,誰能把我怎麼樣?”這一方面反映了阿敏的專橫,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對濟爾哈朗頗有不滿。

阿敏獲罪後,其名下的鑲藍旗轉歸濟爾哈朗所有,濟爾哈朗由此成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他還繼承了阿敏的龐大家產和人口。可見,阿敏的獲罪,對濟爾哈朗不僅沒有傷害,反而成為最大的受益人,濟爾哈朗率領諸弟和子侄輩一同發誓:“我父兄行為有罪,自遭報應。如果我們人認為有罪的父、兄做得正確,而產生異心的話,一定不得好死!”這可能不是他自保的無奈之舉,而是發自肺腑的誓言,也印證了他一貫的態度。

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極把國號“大金”改為“大清”,濟爾哈朗晉封和碩鄭親王。與其父、兄的悲劇命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濟爾哈朗在皇太極執政的17年中從未受到過責罰,在政治上也是一帆風順,這種情況在他的同輩兄弟中也不多見。這是得益於於他處事的精明和審慎,當然也是由於堂兄皇太極對他的信任。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皇太極在盛京(瀋陽)清寧宮猝死。關於他的死因,朝鮮史書披露說,他得的是“風眩症”,症狀為肝鬱不舒、易於發怒、血流上湧,導致頭腦昏眩,引發中風症、高血壓。從皇太極的死亡之速看,很可能是腦血栓引起的腦溢血。

皇太極的突然駕崩,最高權力一下子出現真空,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皇室內部發生激烈的衝奕。其中,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與他的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是帝位的主要競爭者。皇太極領有的兩黃旗大臣力主立豪格為帝,多爾袞與其同母弟阿濟格,多鐸擁有的兩白旗,則堅決擁戴多爾袞。雙方尖銳對立,劍拔弩張。濟爾哈朗一向為人謹慎,在繼統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覬覦皇位的他不想捲入的太深。他先是贊同立豪格為帝的意見,繼而看到兩種勢力勢同水火,又轉為調和的立場。爭鬥的最後結果是讓雙方妥協,立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福臨登極,由多爾袞和自己共同輔政。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福臨即位,是為順治皇帝(1644)。他雖然皇帝,年齡上畢竟只是一個小孩子,國家大事全委託給兩位叔父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主持,在此後的12年中,濟爾哈朗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輔助多爾袞,處理朝政。福臨即位時,濟爾哈朗45歲,多爾袞32歲,濟爾哈朗年長13歲,兩人同為輔政王。濟爾哈朗的排名本來在前,但論才智、經驗、氣魄、眼光,他都不如多爾袞,所以不久,濟爾哈朗就不得不提出讓賢,他下諭部院各官,以後有事先啟知睿親王,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後頭,多爾袞排名在前。濟爾哈朗能力雖然有限,但辦事還是兢兢業業的,多爾袞主外,他主內,擔任輔政王后,他則在盛京盡心輔佐幼帝,也許連大清的統治階層都沒想到,李自成,吳三桂的一系列反轉,使得短短几個月間,清朝的形勢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入關之後的多爾袞統率的清軍,一路勢如破竹,他的威望也如日東昇。多爾袞率領的八旗鐵騎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聯合擊敗了大順的農民義軍,並直搗北京。順治元年九月,濟爾哈朗護駕小福臨駕臨北京。福臨首先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接著封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叔王。

歷史的機遇把多爾袞推向了前臺,使他成為眾人景仰的大英雄,清王朝無往不勝的象徵。濟爾哈朗卻在幕後繼續做些日常性工作。一個在前臺發號施命,一個在後臺默默無聞,兩個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差距越拉越大了。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多爾袞為人專擅,權力慾極強,濟爾哈朗因為父兄的教訓而首先考慮如何明哲保身。這種性情的差異,決定了濟爾哈朗在處理與多爾袞的關係時,總是一味退讓,甘居下風。順治四年(公元1647),由濟爾哈朗領銜,與其他王公聯名上書多爾袞,稱國泰民安都是由於來源於皇叔父攝政王多爾袞的福澤,考慮到攝政王您素有風疾,跪拜不便,請求在皇上(順治)面前免於跪拜。這種馬屁的拍法,多爾袞還很是享用的。

濟爾哈朗一再退讓,不惜阿諛奉承,逃避矛盾。雖然維護皇族內部的團結和統治集團的最高利益,但同時也助長了多爾袞的野心,促使他不斷以各種方式加強自己的權力。自己的尊號也不斷加升,多爾袞先是稱叔父攝政王,接著稱皇叔父攝政王,最後居然尊稱為皇父攝政王,大權獨攬,專擅自恣,最後連皇帝的印璽也搬到自己的家中。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然而已經退讓萬步的濟爾哈朗卻也沒能維護住自己的權位。濟爾哈朗為多爾袞請準免於跪拜後不久,多爾袞就唆使親信大臣鞏阿岱檢舉濟爾哈朗,說濟爾哈朗在福臨即位後,影射多爾袞有篡權多威之心。濟爾哈朗因此獲罪,罷了輔政王的地位。次年,又有人揭發他在皇太極死後曾迎合兩黃旗,贊同立肅親王豪格為君。為此,他的爵位從親王降為郡王。後來,雖然恢復了他的親王爵,但他在朝中已威信已然掃地。接著,多爾袞把濟爾哈朗徹底排除出權力中樞,委派他為定遠大將軍,率師下湖廣,與南明軍隊作戰。濟爾哈朗在湖南等地整整作戰一年,順治七年(1650)正月才得勝回師。

但在十一個月後,(1650年冬)多爾袞突然因病去世,終年39歲。多爾袞年紀輕輕,已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的早死,無疑給自己留下了許多遺憾,但對他的堂兄濟爾哈朗來說,卻是人生一次難得的轉機。在此前的7年裡,濟爾哈朗在多爾袞面前,唯唯諾諾,加倍小心,仍免不了受排斥受打擊。一旦多爾袞撒手塵寰,他便成為朝中資歷最老,地位最高的親王。於是他審時度勢,聯合諸王參劾多爾袞一黨,將大權歸於順治帝。這成為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業績,成為撥亂反正的國之柱石。

多爾袞攝政多年,重用親信,誅除異己,在朝中形成盤根錯節的關係。濟爾哈主持清算了其黨羽,採取了循序漸進,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

首先,清算多爾袞的兄長阿濟格。阿濟格一向恃功自傲,在朝中積怨甚多。他聽到多爾袞死訊後,首先想到的是承襲攝政王位。他私下派人召回自己的兒子勞親,讓他多帶兵前來。多爾袞靈車到京,福臨親迎,阿濟格父子分左右坐在福臨兩旁的首座。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濟爾哈朗等人早已暗中伏下甲兵,一舉擒獲了阿濟格父子。接著,以阿濟格“身帶佩刀、舉動叵測”等罪名,將他革爵幽禁。阿濟格爭取攝政王不成,反而落得人財兩空,身陷牢獄,性情越發癲狂。順治八年(1651)十月,福臨賜阿濟格自盡。

其次,多爾袞的親信的拜音圖、鞏阿岱丶錫翰是努爾哈赤幼弟巴雅喇之子。這幾位全是趨炎附勢的小人。皇太極時,拜音圖任鑲黃旗固山額真,封貝勒,其弟鞏阿岱,錫翰封授輔國將軍。皇太極死後,鞏阿岱,錫翰,拜音圖隨同兩黃旗大臣,豎決擁立皇太極長子豪格為繼承人,鞏阿岱和錫翰還是前往豪格家中密議立汗大事的八大臣之一。當豪格即位失敗,他們又與兩黃旗圖賴,索尼,譚泰、鰲拜四人共立盟誓:“誓輔幼主(福臨),六人如一體。”後來他們看到多爾袞權勢日漸強大,就將誓言置之腦後,賣身投靠新主。他們把當初擁立豪格的責任完全推給兩黃旗大臣,乞求多爾袞寬恕。多爾袞為了分化兩黃旗大臣,對鞏阿岱等投附者也予以提拔重用。鞏阿岱丶錫翰為了博得多爾袞歡心,不惜反咬故主,當多爾袞命令兩黃旗大臣議論如何撫養豪格幼子富綬時,鞏阿岱竟冷酷地主張把肅親王豪格的兒子全部斬草除根。

鞏阿岱還曾經出面告發鄭親王濟爾哈朗,使其獲罪降爵。在清初風雲多變的政治舞臺上,鞏阿岱左右逢源,背主賣友一味鑽營,得封固山貝子,官至吏部尚書。他在多爾袞面前,最受信任,也因此積怨最深。隨著多爾袞去世,鞏阿岱等人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多爾袞死後,濟爾哈朗先是利用鞏阿岱兄弟的作為反戈一擊,將多爾袞定罪,繼而清算了他們的老賬。結果,鞏阿岱、錫翰以“黨附睿王,媾陷忠良”等16大罪,鞏阿岱伏誅,拜音圖也受到牽連,被革爵、幽禁,黜除宗籍。直到嘉慶四年(1799),嘉慶皇帝才下今恢復鞏阿岱後裔的宗籍。鴉片戰爭後,代表清政府與英國簽署《南京條約》的雲貴總督伊里布,就是鞏阿岱的七世孫。

再其次,多爾袞主政時,在打壓濟爾哈朗的同時,重用依附自己的巽親王滿達海,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三王都是清太租努爾哈赤的孫輩,多爾袞、濟爾哈朗的侄輩。滿達海是禮親王代善的兒子,博洛是饒餘郡王阿巴泰的兒子,尼堪是廣略貝勒褚英的兒子。順治七年,多爾袞任命三人為理政三王,協助自己處理朝政。多爾袞死後,濟爾哈朗首先拉攏三王聯名追論多爾袞的罪狀,三王深知多爾袞一派大勢已去,就順水推舟,在伯父濟爾哈朗主持下聯名向福臨舉發多爾袞罪行。清算多爾袞一派,是濟爾哈朗一生最大的貢獻。此舉結束了自皇太極逝世以來、長達數年之久的皇室內鬥,還大權於皇帝,使清朝在入關之初、百廢待興的關鍵時期實現了政治穩定,對以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景向,濟爾哈朗功不可沒。

福臨14歲開始親政,鄭親王濟爾哈朗通過清算多爾袞一系,一時權勢集於一身,但是他卻選擇了功成身退。所以在福臨親政後,他的稱號也只是“叔和碩鄭親王”,不再主掌朝政。福臨對這位伯父則非常尊敬,凡他的上疏建議的事情,福臨都認真對待,積極採納。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濟爾哈朗晩年,身體日漸不支。順治十二年(1655)五月初,病情加劇。福臨在他臨終前親往探視,流著淚問:“叔王還有遺言嗎?”濟爾哈朗老淚縱橫地回答:“臣受三朝厚恩,未能仰報,不勝悲痛。只希望早日取雲貴,滅桂王,統一四海。”濟爾哈朗到臨終,惦念的還是國家的統一大業。福臨聽了伯父這番話,更加悲痛,仰面大呼:“蒼天啊!為什麼不讓股的伯父長壽呢?”說罷又大哭。群臣急勸福臨回宮。福臨出房門,又坐在王府院內大哭,許久不忍離去。初八日,濟爾哈朗病逝,葬在北京西直門外的白石橋。福臨對濟爾哈朗的死,悲痛不已,詔休朝七天,贈祭葬銀萬兩,置守陵園十戶,併為他立碑紀功。賜諡號“獻”,被稱為鄭獻親王。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其子濟度承襲後,王號改為簡親王,後來得到世襲罔替的許可,成為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乾隆時又改回鄭親王,一共傳了十代八位鄭親王、九位簡親王,其中五人被奪爵。此外,有五位追封簡親王、五位追封鄭親王。鄭親王體系總體傳承為三系:一個是以濟爾哈朗二子濟度為祖的濟度簡親王系,一個是以濟爾哈朗八弟費揚武為祖的簡親王系,最後一個以濟爾哈朗四子巴爾堪為祖的巴爾堪的簡鄭親王系。其系統過於龐雜,承襲的,追封的,罷黜的,革爵的,獲罪的,被殺的,非常繁亂。

鄭親王府位於北京西城區大木倉衚衕。府邸建成後,歷代鄭親王有所修繕或擴建。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鄭王府一度換主,後又復得。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辛西政變後,第十三代鄭親王端華被賜自盡的同時,世爵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鄭王府被收回,改賜鍾郡王奕詥。同治三年(1864),恢復鄭親王世爵,同治七年,新襲爵的鄭親王承志搬回老鄭王府。鄭王府現為國家教育部辦公地點。

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曆追念濟爾哈朗的功勳,命將其子孫世襲的“簡親王”封號恢復為“鄭親王”。鄭親王系除了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數年間,因鄭親王端華被賜自尺而受到革爵處分外,該封號一直持續到清朝結束。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鄭親王一系在清朝出過不少有影響的人物,如濟爾哈朗的兒子濟度,孫子喇布雅布,曾孫德沛、奇通阿,四世孫豐納亨,七世孫端華丶肅順。由於篇幅的問題,不能一一列舉,後邊咱們重點來聊聊兩位鄭親王系著名人物,端華(?一1861)和肅順(1816-1861)。

愛新覺羅·端華,滿洲鑲藍旗人,其父是鄭親王烏爾恭阿。端華在道光六年(1826)封三等輔國將軍。道光二十六年襲爵鄭親王,授總理行營事務大臣及御前大臣。道光帝旻寧臨終時授為顧命大臣。

當時,軍機大臣穆章阿權傾朝廷,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深得道光帝寵信。他結黨營私,排斥異己,門生故吏遍天下,當時人稱為“穆黨”。新繼位的咸豐帝奕詝對其權勢深感不安,即位初特頒詔旨,嚴斥穆章阿罪狀,並罷其職。咸豐帝調整了道光時重文輕武,好用翰林文人的政策,拔擢任用“經世致用”的人才,對鄭親王端華日漸倚重。端華又向奕詝薦舉了他的六弟肅順。

肅順,機敏多謀,敢於任事,頗得奕詝器重,很快升至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內務府大臣。鄭親王端華和怡親王載坦雖位居肅順之上,但他倆遇事優柔寡斷,遇事常由肅順做主。如此一來,肅順逐漸握有重權。

在後來的一些文史記載和電視劇中,肅順被指為“奸臣”一類人物。這主要是因為他在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發動的“辛西政變”中被殺,而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寫的。其實肅順是晩清貴族中少有的幹練之才。他為政很有識見,身為皇室貴胄,卻十分卑視滿洲勳貴的庸碌無能。

他常說:“滿人糊塗不通;不肯為國家出力,惟知要錢。國家遇有大疑難事,非重用漢人不可。”在當時的滿洲貴族中,肅順獨具眼光,知人善任,敏感地意識到啟用漢族有能力官員的迫切性,他的主張影響了咸豐帝的決策,使清朝的政治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在鎮壓太平軍過程中肅順極力主張破除滿漢塊壘,放手任用漢人領兵打仗,建立湘軍等地方武裝。曾國藩、左宗棠等漢族“中興名臣”,都是經他推薦提拔的。因為他器重漢人,引趕滿族親貴對他的嫉恨。清朝後期,官員昏庸腐敗,國勢日衰。肅順大權在握,為了扭轉頹風,加大整飭吏治的力度。他執法嚴厲,好用重典,有兩個案例可以證明:一個是處理耆英失職案。

蓍英也是宗室,道光年間任廣州將軍。此前曾與另一宗室的雲貴總督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到江寧(南京)與英軍“議和”,簽訂了《南京案約》。蓍英因此成了清廷辦理“夷務”的專家。咸豐七年(1857),蓍英與英法聯軍在天津談判時陷入困境,他未奉旨即返回北京。九卿奉旨議罪,由於肅順的力主,耆英被處死。

耆英先後在道光,咸豐兩朝做過高官,在罷官家居後,他曾大書一對聯懸掛在客廳裡,上聯“先皇(道光帝)獎勵有為有守”,下聯“今上(咸豐帝)申斥無才無能”,故意讓來客觀看。此聯褒貶二朝,對當今皇上流露不滿,結果被人密報,據說這也是他自取殺身之禍的原因。

再一個是處理“戊午科場案”。八旗子弟玉齡喜好曲詞,常玩票演戲,咸豐八年順天鄉試,名列前十名。京師輿論大譁,傳言“優伶亦得中魁矣”。御史彈劾此事,咸豐帝命端華丶載垣、肅順查辦。在審理過程中,又查出主考官內閣大學士柏葰(jin)的家人受刑部主事羅鴻禩(si)囑託,偷換試卷,讓其弟羅鴻繹中榜的舞弊情節。

柏葰為蒙古旗人,在朝為官32年,是朝中資望很深的老臣。端華、肅順等人一查到底,將柏葰等與此案有牽連者全部逮捕入獄。雖然滿朝文武大臣為柏葰求情,咸豐帝也有寬免之意,肅順卻力主殺柏葰。經過肅順等人力爭,咸豐帝頒發上諭,內有柏葰“情有可原,法難寬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淚”的話。柏葰終以科場舞弊之罪被押赴北京南城的菜市口刑瑒。行刑之日肅順親自擔任監斬官。臨刑前,他見柏葰的刑車到了,還向前寒暄說:“哎呦喂,七哥吉祥,您來得早啊!”笑臉一收,隨即凜然升座,催促用刑。

戊午科場案,柏葰是否該斬?當時的官私記載,幾乎都說,柏葰與肅順等人素不睦,肅順將他問斬,是挾私報復。因為慈禧太后是肅順的政敵,她認為柏葰案是冤案,為他平了反。事實上柏葰作為主考官,犯有嚴重失察、考生冒名頂替兩項罪名,按清朝律例,罪當斬首,並不存在量刑過當。柏葰因嚴重失職而遭殺身之禍,成為菜市口刑場的鬼魂,這是有清以來的一大奇聞。但是,更命人想不到的是,三年後,監斬官變成伏法人,煊赫一時的肅順,竟也同樣落得在菜市口引頸受戮的下場。

咸豐十年(1860)夏,英法聯軍再次向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由天津進抵北京通州,清軍一敗塗地。咸豐帝驚慌失措,在載垣,端華,肅順等親信大臣簇擁下倉皇逃奔熱河(“北狩”,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留恭親王奕訢在京與洋人周旋、議和。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退去,在北京主持和議的恭親王奕訢多次奏請咸豐帝迴鑾。咸豐帝在熱河咯血病重,肅順等人一再勸阻暫緩回京。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帝病危,在病榻前遺命立6歲的載淳為皇太子,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大臣為“贊襄政務大臣”,在載淳未成年前共同輔政;同時授予皇后鈕鈷祿氏“御賞”章,皇太子載淳“同道堂”章(實際由其生母葉赫那拉氏掌管),作為符信。同時規定,經顧命八大臣草擬的諭旨,必須加蓋兩印章後,方為有效。咸豐帝這樣做的本意,是在確定輔政大臣的同時,加強對他們的制約,以防止大權旁落,重蹈康熙初年輔政大臣鰲拜欺君專杈的覆轍。又可防止主少母壯,牝雞司晨。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種精心安排反而加速了皇室內部的爭鬥,後黨與臣黨攻伐激烈。咸豐帝一死,肅順等顧命大臣權勢更加膨脹,引起載淳生母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強烈不滿。那拉氏有著很強的權力慾。而她在咸豐帝病重期間替他批閱奏章的經歷又使她有了干預政務的能力。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防範那拉氏干政,大大加深了雙方的厭惡感。另一方面,權勢日重的肅順在兩宮太后面前顯出的妄為與自大的態度更深遭忌恨。在慈禧的提議下,兩宮太后暗中發懿旨速招唯一有力量可以對抗顧命大臣的恭親王奕訢赴熱河行在“籌諮大事”。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與此同時,在北京的恭親王奕訢為了探聽虛實而一再請求赴熱河叩謁梓宮(皇帝的棺材)。肅順等顧命大臣沒有理由駁回奕訢這個合情合理的請求,他們對自身的權位很自信,認為奕訢即便到了熱河也興不起什麼風浪,於是同意他赴熱河叩謁梓宮。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咸豐十一年八月初一,奕訢到達熱河在澹泊敬誠殿叩謁梓宮之後立即受到兩宮太后的單獨召見。八月初六日,奕訢再次晉見兩宮太后。雙方經過密談,達成了推翻“顧命大臣”的默契,而肅順等人卻完全矇在鼓裡。

在此前後,還發生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八月初六日,御史董元醇上疏,奏請由“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並“另派親王(意指奕訢)輔政”,從而挑明瞭“垂簾聽政”與“贊襄政務”之爭。兩宮太后召見顧命八大臣,商議“垂帝聽政”的奏請。端華,肅順等人憤然抗拒垂簾,說“臣等系贊襄幼主,不能聽命於皇太后”。據說聲震殿宇,嚇得小皇帝驚怖不已,大聲哭泣,以致尿溼了太后的衣袍。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端華等退朝後,立即草擬諭旨,內有“我朝聖聖相承,向無皇太后垂聽政之禮”的話,對該御史予以痛斥。皇太后將擬旨留中不發,拒不用印,僵持不下。次日,八大臣又晉見太后,以罷政相威脅。兩宮皇太后被逼無奈,將擬旨下發照抄頒佈。

氣到飈血的西太后葉赫拉氏與她的妹夫,醇郡王奕譞密議制服肅順等八大臣的良策,奕譞說“此事非恭王不辦”;恭王則認為“非還京不可”。兩宮皇太后與奕訢再次商議決定,九月二十三日,咸豐帝的梓宮由熱河回京,由肅順親自護逸。那拉氏則抱著幼帝載淳同端華,載垣等一眾,由小道先行,在京迎候梓宮。九月二十九日,皇太后與小皇帝先行返抵北京,向迎候的王公大臣哭訴載垣,肅順等無禮和欺侮。大學士周祖培建言,先行解任,再行拿問。領兵在外的兵部侍郎勝保奏請“皇太后親理大政,另簡拔近支親王輔政”。同時,在京王公大臣聯名上疏,請皇太后親政。兩宮太后隨即宣佈,將載垣、端華,肅順等解除贊襄政務大臣任,革職拿問。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十月初三日,兩宮太后命群臣議定肅順,載垣等人大罪。賜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盡,肅順斬立決。其他顧命大臣或革職、或發配邊疆。載垣為第一代怡親王胤祥四世孫,堂堂康熙帝的後裔,屬近支宗室,排在載字輩。端華為鄭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屬遠房宗室,故不排字,但鄭親王爵為“世襲罔替”八大鐵帽之一,將端華奪爵賜死,在清朝歷史上也是非同小可的大事。端華死後,王爵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治三年(1864)七月,奉旨賞還鄭親王世爵,由濟爾哈朗的另一支子孫承志承襲親王爵位。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西太后那拉氏對肅順恨之入骨,政變成功後,一心想把肅順置於死地。詔書中說:“肅順之悖逆狂謬,較載垣等尤甚,斬立決。”那拉氏早與肅順結下怨恨。據說咸豐帝曾因那拉氏“忤旨”(違背皇上旨意)事與肅順商議對策,肅順建議效用“鉤弋故事”,剷除那拉氏,殺其母而立其子,防止淫亂天下。咸豐帝在位11年,所生皇子只載淳一人。慈禧敢於頂撞皇上,也是因為恃子而驕的緣故。但咸豐帝不可能採納肅順的建言。一次咸豐帝酒醉,不慎把肅順說的話洩露給那拉氏。那拉氏對肅順真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肅順富於權變,任事果斷,最終卻身首異處,栽在更為高明的那拉氏,恭親王的手裡。他被關入宗人府後,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同在一室,還在抱怨二王未聽其建議,果斷除去那拉氏等人,以致落得今日下,。二王無言以對。

肅順被押赴菜市口刑場,由睿親王仁壽擔任監斬官。據時人記載:肅順身肥面白,白袍布軋,被綁縛倒置牛車上。車過騾馬市大街,路旁看熱鬧的兒童歡呼:“肅順也有今日嗎?”一些人拿瓦礫泥土向他扔去,頃刻之間,面目模糊一片。將行刑,肅順仍謾罵不止:“想不到,爺們兒受了內小娘們的算計。”肅順不肯下跪,劊子手就用大鐵柄敲斷他的兩腿。清朝定製,宗室死罪,在宗人府自盡,不赴刑場公開斬決。肅順罪在叛逆謀反,所以綁赴菜市口行刑。也不顧及天潢貴胄的顏面了。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肅順為了銳意求治,不惜嚴刑峻法,因此積怨太多。依仗皇帝的恩寵,為所欲為,在朝中樹立了許多對立面,他忽視了“槍桿子”的重要性,未能得到京畿一帶手握重兵的曾格林沁和勝保的支持。時任欽差大臣、科爾沁郡王曾格林沁領兵在山東鎮壓捻軍,上奏捷報內有“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等語,八大臣聯名函告他“不宜書寫皇太后字樣”。曾格林沁覆函反駁,說“嗣後奏報,仍不敢不如此繕寫”。肅順明知他們心向皇太后,卻束手無策,雖大權獨攬,卻沒有軍事上的支撐,最後的失敗是很自然的。最後,肅順對那拉氏與奕訢的聯手缺乏清醒認識。雖有清除那拉氏之心,行動卻畏首畏尾,結果棋差一著,滿盤皆輸。鄭親王端華,肅順的敗亡,為慈禧開始了對大清長達四十八年的實際統治打開了大門。

端華死後,承志襲鄭(簡)親王爵,承志,道光二十二年生,道光二十九年二月,襲不入八分輔國公。同治三年九月,襲和碩鄭親王,其曾祖父經訥亨、祖父伊豐額、父西朗阿皆追封鄭親王。十年六月,因案革爵。光緒八年壬午十一月二十四日申時卒,年四十歲。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後又傳襲鄭順親王慶至,鄭恪親王凱泰兩代,最後傳到了鄭親王昭煦,他1900年承襲鄭親王爵位,此時大清雖風雨飄搖,但昭煦依然享受著優厚的俸祿,養尊處優。鄭親王府裡依然風平浪靜,猶如世外桃源。昭煦長大後,迎娶了蒙古達爾罕王的女兒。好日子過了沒多久,1912年隆裕皇太后一紙退位詔書結束了大清的統治,昭煦斷了俸祿和進項。

昭煦與所有的八旗王公差不多,做工不可能,做生意不會,只能靠變賣祖產維持生活。老少主僕一大家子人需要養活,開銷依然十分巨大。昭煦長期養尊處優,毫不懂人心險惡,府中有一個管家,叫閆繼武,替他變賣家產,閆繼武不是個好東西,變賣王府物品所得錢財,閆繼武私下拿大頭兒,只有極少數到了昭煦手中。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賣玩完古玩字畫、金玉珠寶,接著是變賣各種房產。1918年,窮困潦倒的昭煦先是以2500銀元的價格賣掉了鄭王府祠堂。幾年後,又以鄭王府作抵押,向西什庫天主教堂神父包世傑借款10餘萬銀元。可是哪裡有錢還呢,1922年,昭煦索性將鄭王府賣給了西什庫教堂。

後來鄭王府被中國大學租用,成為中國大學的校舍,昭煦還被中國大學校長王正廷聘請為名譽董事。鄭王府賣了後,昭煦搬到了德內果子市外宅居住。沒過多久,果子市的房子也賣了,最後住上了破雜院。房子賣完了,昭煦把目光盯向自家祖墳。1926年,昭煦帶人將鄭王墳內的兩棵百年古樹砍下賣給了木材商人。一年後,昭煦將陵寢裡面的建築拆了,將石料、木材一類當材料賣得乾乾淨淨。當墓外的東西賣光了,昭煦又打起了墓內文物的主意了。

1931年,有人發現鄭王墳內有人盜墓,向警察局報警。警察趕到現場,將正在揮汗如雨的“盜墓賊”抓了一個正著。沒想到的是這“盜墓賊”正是昭煦一夥人。走到挖祖墳謀生這一步,鄭親王這一系,算是走到山窮水盡了。

大清十二鐵帽子王之一,興於輔政,衰於垂簾--清.鄭(簡)親王


昭煦此時也已經認命了,但是沒有想到他的命運卻峰迴路轉。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有人拍攝了一部電影。電影中把昭煦的王府說成一個“鬼宅”,這件事讓昭煦難以接受,於是就把電影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院判決昭煦勝訴,對方侵犯了他的名譽權,責令電影公司需要賠償昭煦13億元!這看起來是一筆鉅款,但這是法幣,被通貨膨脹貶值貶到快成白紙了,過了幾天溫飽日子又窮困潦倒了。隨著清朝的滅亡,巍巍鐵帽子王之一的鄭(簡)親王一系也就隨著歷史車輪而湮滅了。

參考資料

《正說清朝十二王》

《清史稿註解》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