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尋找長沙“城市書房”——閱讀不是“平”的

世界讀書日,尋找長沙“城市書房”——閱讀不是“平”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婷婷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

熬過了疫情帶來的行業寒冬,眼下,長沙各大實體書店正在恢復營業,建立在線下體驗基礎之上的閱讀需求正在持續釋放。

同時,疫情帶來的變革也逐步顯現。雲講座、雲上共讀、線上分享會……開始刷屏朋友圈。發展線上社群、試水直播帶貨,書店在一朵朵“雲”上,摘下口罩努力嗅聞春天的新鮮空氣。

平面閱讀時代,實體的書店對一個人、一座城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世界讀書日前夕,記者走進幾家長沙各具特色的書店,試圖尋找答案。

尋找長沙“城市書房”

到目田書店時,老闆老熊還沒有來,店長幸子遠遠地打一聲招呼。“我等老熊。”告訴她此次拜訪的目的後,女孩禮貌地倒上檸檬水,不聲不響推門出去。

午後的太陽從兩邊窗戶直照進來,像落在地上的信件,和整齊擱放的書籍擺一起。此刻,除了它們,就只有牆上CD機裡那一丁點兒彷彿來自外太空的“呲呲”聲。白色牆體,原木書架,流動空間,光線和城市風景鋪排在兩側大窗上,一張180°的3D明信片。書架上,幾乎沒有暢銷書,大半書名都陌生得很,像一個私人訂製的書房。

在培榮書屋,店長沙灘先生正低頭刻一方印章,來了客人,就起身招呼,滿臉笑容地倒上一杯百花茶,坐下繼續刻。滿屋子沉香味,攪著茶香和陽光。書屋不賣書,只是張羅著大家來看書,輕聲地,不以吶喊的方式。

來看書的人,可以帶一本自己的書來,請沙灘先生蓋一個“培榮書屋”的章,“我們每年會設計一個新章,這樣,你可以知道你在哪一年來過。這個想法來自這裡的主人汪涵。”

共讀“雲”上見

往年的四月,是書店舉辦各類讀書活動的“旺季”。比如止間書店的“詩歌現場”系列活動,讓這座城市的春天充滿詩意。梅溪書院是由噹噹網和步步高聯手打造的國內首家O+O情景式體驗書店,倡導自由開放的閱讀方式,曾經每週舉辦講座和沙龍,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家與這座城市交流互動。講座期間店外常常排起長隊,很多人在這裡第一次近距離見到自己的“偶像”。

目田書店店裡曾經發起過一個特別的活動:親愛的陌生人。“或許有人為你恰好拿下來的那本書買了一部分或者全單了。你也可以為另一個陌生人買你想買的那本書的部分單。我只是想知道同樣喜歡此書的你是誰,我想和你做永遠的朋友。”藉由書籍,和這樣有趣的購書、閱讀方式,讓很多人成為了生活中的好朋友。

疫情阻擋了外出的腳步,卻更加激發了渴望閱讀的心。近日起,各類雲上閱讀的試水紛至沓來。除了“線上+線下”促銷活動、線上閱讀打卡計劃等常規活動,一場由出版社發起、幫助實體書店共渡疫情危機的“書店燃燈計劃”,正在各大書店的“朋友圈”刷屏。通過微信群直播平臺,“行走的耳朵,用旅行閱讀世界”線上分享活動,邀請“民謠詩人”周雲蓬作分享嘉賓,帶讀者打開耳朵,跟隨他記錄下來的聲音,去想象耶路撒冷、伊斯坦布爾、撒哈拉,體會一場不一樣的旅行。

閱讀不是“平”的

因麓山南路修建,曾經頗負盛名的“無人書店”拆除。路人指了指方向,“師大體育館旁邊巷道,在那擺攤呢!”

“書店”藏在一堆摩拜單車後面。手寫的“無人書店”四個字還在,只是“店鋪”成了一臺廢棄小卡車。每本10元,自行投幣拿走,我對你的信任來自你是一個愛書人——依然是那個不肯露面的有趣的老闆。

行人來來往往,但巷道里的一臺舊車,市中心大樓裡的一間屋子,就是這個城市的書房,是讓人“止步”、讓心安靜的所在。正如止間書店名字的出處:守心一處,止步此間。

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也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正因為如此,這一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成為世界讀書日,推動更多人參與閱讀和寫作。

今年的讀書日,因為疫情,很多實體書店正面臨著重新搭建商業生態的可能性。更多的“雲”探索,將為整個行業帶來值得期待的震動。但扁平的世界難以補足豐厚的感知。閱讀和寫作,都需要更多層次的空間。散落在長沙街巷深處的這些書店,正是以各自獨特的面貌,不同的方式,像一個個會呼吸的小細胞,讓這座城市更有彈性,提供了平面閱讀之外,那些凹凸曲折的趣味和崎嶇不平的體驗。

在紙質閱讀被電子閱讀大量取代之時,書店對一個人、一座城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當坐在這裡曬一下午太陽,心無旁騖翻一本書、喝一杯檸檬水的時候,或許心裡會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