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下降近六成:中國放緩補貼退坡力度,加快編制公共用車電動化計劃

4月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指出,新能源汽車受疫情衝擊更為嚴重,一季度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了60.2%和56.4%。

為此,中國近日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再延長2年;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柴油貨車;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浙江和北京、深圳、杭州、寧波、南昌、廣州、佛山等地正式發佈了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

同日,財政部等發佈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他表示,未來,中國將加快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同時加快編制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積極推動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提高車輛電動化水平。

補貼退坡力度放緩,多地發文提振車市

發佈會上,黃利斌指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上下游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受疫情的影響也較大。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其中,新能源汽車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一季度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了60.2%和56.4%。

他表示,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3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同比降幅是56.9%和53.2%,比2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窄。

在黃利斌看來,從需求側拉動汽車消費,是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的根本之策。前期,國新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提了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並經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這些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再延長2年;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起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等。

同時工信部也鼓勵督促各地加快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浙江和北京、深圳、杭州、寧波、南昌、廣州、佛山等地正式發佈了具體的措施,相信後續會有更多的地方政策出臺。

4月23日,財政部等發佈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大幅退坡。其補貼標準從去年的5檔補貼變為兩檔補貼,續航250km以下的車型取消補貼,250≤R

在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曾表示,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或不再進一步退坡,消息一出引發社會普遍關注,隨後不久,工信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就此表示,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

苗圩在2月底時解釋稱,“原來定的是2020年底之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完全退出,去年退坡的時間節點是6月底,前不久召開的汽車百人會論壇當中,很多人就問今年退坡是一次還是兩次,會不會退兩次?今年會不會退完?我基於這種場景說不會大幅退坡,今年退坡的政策可能要平緩一些。”

加快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黃利斌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快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目標;同時加快編制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積極推動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提高車輛電動化水平。此外,繼續鼓勵相關地區出臺用電補貼、便利使用等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具體政策措施,優化配套使用環境,加大推廣應用的力度。

工信部在2019年底開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徵求意見。

根據徵求意見稿,中國計劃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在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商用車實現規模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進而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

其目標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內的商業化應用,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降至4.0L/100km,新能源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1.0kWh/100km。

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形成市場競爭優勢,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4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7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在高速公路廣泛應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規模化應用,汽車新車能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加快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

徵求意見稿還要求,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為此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場地用車等領域的應用,實現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截止2019年9月,全國共有城市公共汽電車67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突破34萬輛,佔比達51%,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3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視頻會議,聽取行業機構、企業代表對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的意見建議,研究分領域、分區域、分車型電動化的目標、方式及政策措施。

參會人員普遍表示,公共領域用車具有使用頻率高,燃油消耗和汙染排放總量在全部機動車中佔比較大,推動公共領域用車率先實現電動化不僅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產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而且可以同步促進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和推廣應用模式創新,對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起到較強的帶動作用。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擬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行業力量開展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行動計劃編制工作,積極推動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車輛電動化水平提高。

工信部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吳楚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經濟、社會、技術等方面都具備了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基礎,但受限於技術、成本、基礎設施、認知度等方面限制,實現新能源汽車對傳統動力汽車的大量替換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公共領域,比如新能源公交車,有望率先實現全面電動化、新能源化。

以新能源公交車為例,他指出,其推廣有如下優勢:線路固定,極限續駛里程需求穩定且不高,市區公交以低速場景為主;公交車屬於運營車輛,使用新能源車輛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並且具有財政補貼等政策優勢;有公交場站的專屬停車位用於充電設施建設,通過班次和線路安排合理規劃充電時間,可夜間充電;公交公司採購及運營,接受程度更高,新能源公交車已示範運營多年,體系較為成熟。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