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性教育......

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性教育......

北京司法局介入調查鮑毓明

圖片來源:新京報


近日,國內外頻頻爆出性侵案件,引起廣大網友關注。上週爆出的《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四年 警方立案》,更是引發了關於「對兒童的性犯罪」的熱議。


對兒童的性犯罪,其實並不罕見。2015 年,中國農業大學方向明教授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的報告顯示:


9.5% 的中國女孩和 8% 的中國男孩曾遭受過某種形式的成人性侵,這意味著,大約每 10 個未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面臨過性侵。


面對頻發的性侵事件,有人提議應該將性同意年齡提高到 18 歲;有人呼籲效仿國外,引入「化學閹割」「電子腳銬」。


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似乎沒那麼多人關注:性教育。


1

早熟的青少年


和缺失的性知識


女孩和男孩一般出現青春期首發徵象的年齡分別為 10.5 歲和 11.5 歲。


從生理的層面來說,14 歲的青少年,尤其是女生,一般已經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具有生殖能力。


根據騰訊新聞發佈的「2019 中國年輕人性現狀報告」,47.5% 有性經驗的 95 後第一次發生在高中及之前。


但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乃至大學生,對兩性知識、性觀念等仍缺乏認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


全球範圍內,有超過 1/10 的分娩發生在 15 到 19 歲的女童身上。


年輕人佔據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的 1/2,只有 34% 的年輕人對艾滋病預防和傳播有著正確的認識。


根據《中國日報》的報導:


「國家衛計委的一名研究人員估計,全國一年約有 1300 萬例人工流產,甚至更多。」


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性教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

我們的性教育不僅缺失


可能還是錯誤的


「性」在中文的話語環境中猶如洪水猛獸,父母、老師等都避而不談。


有網友在丁香醫生微博底下評論「性教育」: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長大後你就知道了」。


還有一些家長,甚至會在孩子問及兩性知識時,用謊言或者呵斥來回復:


「不要說那種東西,害不害躁。」

「你是爸爸媽媽在垃圾桶裡撿來的。」

「只有壞孩子才問這種問題。」

……

實際上,這種禁慾式的性教育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甚至有潛在的風險。


美國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


禁慾式性教育不僅傳遞了不正確的醫學知識,還會導致負面的性別刻板印象、對性少數群體的邊緣化等。


而且性教育的缺失,會讓很多孩子和年輕人,只能通過參差不齊的渠道獲取兩性知識,而這些知識可能是錯誤的,比如最常見的: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宮頸糜爛是私生活混亂導致......


這些錯誤的知識和觀念,不僅讓人無法有效保護自己,甚至會帶來羞辱和挫敗感。


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性教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3

性教育不只是「生理課」

近些年,層出不窮的性侵事件,讓「性教育」這個詞反覆出現在公共領域。但很多人對於性教育的理解還停留在:避孕、預防性病或者男女的生理差異。

這是遠遠不夠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全面性教育」,涵蓋的內容其實非常廣泛:關係,價值觀、權利和文化,社會性別,暴力和安全保障;健康與福祉技能,人體與發育,性與性行為,性與生殖健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建議:

從 5 歲開始,兒童就需要獲得適合其年齡和發展水平的專門的性教育。

對涉及 87000 多名年輕人的 64 項研究結果的分析發現,以學校為基礎的全面性教育能夠促進青少年們的避孕意識、減少高風險性行為的意識,也降低了低齡青少年性行為的發生率。

從生理到文化,從觀念到社會規範,都是「性」的一部分。只有讓孩子掌握正確、全面的性知識、性觀念,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能推動實現性別平等。這對於預防性犯罪和自我保護,非常重要。

「生理知識」只是「性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就是這最基礎的一部分,國內很多孩子甚至一些成年人,至今都不瞭解。

在這樣的情況下,「保護」更無從談起。

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性教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4

從學校到家長

都忽視了「性教育」的重要

中國其實有性教育相關的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三條寫到:

「計劃生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

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然而現狀是:大多數人的性教育,都是偷偷「自學」,甚至從沒學過。

大部分學校裡,沒有專門負責性教育的老師,很多是由各科老師兼任,而即使是在性教育的課堂上,「避而不談」也是常態。

根據《南方週末》的報道,「沒有課時」是中國性教育共同面對的問題:

「2008 年發佈的健康指導綱要中同時提到,學校可靈活安排健康教育教學課時,如遇不適宜戶外體育教學的天氣時學校可以安排健康教育課,這種靈活性使得性教育的實施難以監管,無形中給了學校不必硬性推行性教育課程的自由,從 2008 年起,兩週一課時的性教育課程逐漸淡出中小學課堂。」

更諷刺的是:性教育受到的阻力,可能來自父母。

「女童保護」對全國 31 個省份的 9151 位家長調查問卷顯示,68.63% 的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過防性侵教育。

但比起「沒有」性教育,更可怕的是「阻止」性教育。

2017 年,國內出版的性教育教材《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遭到了父母的質疑。該教材中,直接使用了「睪丸」「陰道」等名詞,以及部分生理知識的插圖。

一位媽媽在網上說:這些成人都覺得勁爆的內容,給小孩子看真的好嗎?

被說「尺度大」的性教育讀本

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性教育......

圖片來源:見水印


事實上,這套「勁爆」的性教育教材由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根據 2009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研發。

而正確的器官名稱、器官圖片,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性是怎麼一回事,也能避免孩子被侵犯後還渾然不知,甚至以為這是遊戲、是親近的表現。

但最後,在家長的壓力下,校方還是選擇收回了這些讀本。


在這樣的現狀下,性教育的開展困難重重,「保護孩子」更只是一句無力的口號。


今天,我們來談談孩子的性教育......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5

不要讓性教育的缺失,


成為性侵的「幫兇」


我們的父母、學校,最常說的話題就是「學習」和「教育」,從胎教到美術啟蒙,從英語輔導到奧數培訓……生怕孩子在哪個階段落後了。


但和每個孩子、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性教育,卻總是被忽視。


如果父母、學校、甚至整個社會,都在「性」上集體失聲,孩子並不會一直保持「單純」,反而會活在風險之中。


調查數據顯示,十分之一的孩子可能在 18 歲之前遭遇過性侵,70%~90% 是熟人作案。


性教育的缺失,還可能成為犯罪的「幫兇」。

如果沒有正確的性觀念,當性侵發生後,受害者往往不敢或不知道如何發聲,使得侵害者更容易逍遙法外,甚至屢屢得手。

此外,如果社會沒有正確的性觀念,可能因為不恰當的輿論討論和溝通,給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和羞辱。

性是私密的,但性不可恥。

性教育這堂課,不要等壞人來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