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記憶和魯迅“撤退”現象的思考

文/馮煥


早幾年,關於魯迅文章退出中學生語文教材一說,被炒得沸沸揚揚,在社會上引發了廣大爭議,印象中反對的聲音還略微佔據了上風。我在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感到有些震驚的。中學時代學過魯迅作品帶給我們的記憶實在是太多了。

1.記憶中的魯迅

記憶中,中學裡我們學過的魯迅文章有《社戲》《從百草到三味書屋》《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孔乙己》《阿Q正傳》《故鄉》《滕野先生》(《在仙台》)《少年閏土》《拿來主義》《論雷峰塔的倒掉》《祝福》《藥》《“友邦驚詫”論》等等。這些文章大多數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甚至可以說是激勵影響了無數人。

記憶中,魯迅是一個有著強烈民族自尊和責任感的頑強鬥士。他生長在多災多難的清末民初,青年時代曾遠赴日本學醫,準備學成之後回國治病救人。可是在仙台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讓他改變了初衷。

魯迅是這麼描述這件事的,“還沒在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裡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裡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閒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從這件事中,魯迅深深體會到了國人的麻木不仁,認為比治病救人更迫切的事是拯救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從此之後,他毅然決然棄醫從文。終其一生,他都在做這件事。


關於魯迅的記憶和魯迅“撤退”現象的思考

語文課本中的魯迅形象


魯迅先生的這段話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2008年,當我看到劉翔無助地跪倒在鳥巢110米跑道,卻被很多國人指責漫罵的時候,我回想起了魯迅先生描述的這個場景;當我看到社會上有人好心扶起倒地的老人,卻被反咬一口,要求索賠的時候,我想起了這個場景;當我在公交車上,看到年輕人低頭默默玩手機,而對站立的老弱病殘孕選擇性視而不見的時候,我也會想到這個場景。

在《紀念劉和珍君裡》這篇文章裡,魯迅寫道,“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收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這些文字的背後,透露著作者濃濃的悲涼和深沉的憂國憂民情懷。且不論這篇文章的背景和政治意義,單從這些文字來說,它們猶如在黑暗的絕望中突然亮起的一盞明燈,直擊靈魂深處,非常讓人震撼。中學時代的我們讀到這些文字後才知道語言的感染力居然如此之強。時至今日,雖過去將近二十年,我仍然對它記憶猶新。

記憶裡,魯迅也是一個情感豐滿,筆觸細膩的人,例如《社戲》裡的這段描寫:“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堪稱經典,把看社戲路上的情景和“我”的情緒寫得入木三分,深情而又溫暖。讀到這些文字時,我便懷念起小時候在農村看電影的情景來。

80年代末期,電影還不像現在這麼普及,只有在人家辦紅白喜事時,才會去請一支放映隊來,支起熒幕,放露天電影。每當有這種機會,我們幾個兒時的小夥伴便會相邀一起,帶上小板凳,頂著如水的月光,或者打起手電,走上好一段路程去看電影。一路上興奮而又期待,心底裡對黑暗和狗的恐懼,全然被對電影的期望所掩蓋起來。有時時間比較趕,我們還會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趕到放映地點,挑個好位置坐下,全神貫注地看起電影來。回來的時候,一般都很晚了,大家一路上有說有笑的談論起電影裡的情節來,一點也不覺得疲憊。這些場景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很多關於魯迅文章的記憶,難以一一列舉。總的感覺,他的文章集文學性、思想性於一身,發人深省,催人奮進,具有深刻的現實教育意義,其中既有濃濃的故土家園情懷,讓人依戀,又有深切的愛國感情和執著的批判精神,讓人精神振作,渾身充滿正氣。


關於魯迅的記憶和魯迅“撤退”現象的思考

魯迅語文經典課文之一


2.魯迅真的撤退了嗎?

我們來看看網上總結的各地語文教材變化:

剔除了:《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紀念劉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陳煥生進城》《廉頗藺相如列傳》《觸龍說趙太后》《六國論》《過秦論》《病梅館記》《石鐘山記》《五人墓碑記》《伶官傳序》《項脊軒志》《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牛郎織女》等等

新增了:蒙田的《熱愛生命》、帕斯卡爾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杜甫的《詠懷古蹟》、柳永的《望海潮》、蘇軾的《定風波》、辛棄疾的《水龍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斷章》、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等等。

這些可能不一定全面,因為各地的教材並非完全一樣(如有錯誤敬請諒解)。從剔除的文章來看,並不以魯迅的文章為重點。也不是說這些文章不好,能曾經被選入教材,那都不是蓋的。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被剔除的文章很大一部分是當初學習時印象並不深刻的,或者難以理解的。當然,我語文成績並不好(中考77分,高考103分),我的觀點可能那些語文尖子們不贊同。


關於魯迅的記憶和魯迅“撤退”現象的思考

魯迅《社戲》筆下少年閏土形象


有人擔心魯迅文章的被刪,會使孩子們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這種擔憂,精神上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我也曾有過這種擔憂。我的妻子從事中學教學工作,據她說,現在的中學生遠比我們那個時候思維更加活躍和多元,這批90後們接觸信息的渠道遠遠不止教科書和課外書這個渠道,他們關心時事,也關心政治,大部份人也有著心憂天下的情懷。

然而,魯迅的文章大部分也還是保存了下來。據人教社稱,人教版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七至九年級中,魯迅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冊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被刪除了的《藥》和《阿Q正傳》兩篇文章,不記得是幾年級學的了,真的沒有太多印象,我只感覺當初學起來有些晦澀難懂,甚至枯燥無味。這兩篇文章對於普通中學生來說,似乎有點超前消費的感覺,因為中學生接觸社會少,閱讀面不廣,思維上也難有深度。當然,悟性高、聰明的人除外。個人認為刪除了也不是壞事。喜歡魯迅的人,自然而然會到課外去做補充閱讀。

從增加的文章來看,有一些也是我們耳熟能詳,可以說是經典的文章,文學性和思想性也都很好,這體現了中學教育的與時俱進和多元化。

在我看來,中學語文,尤其是初中語文,更應該注重學生文學素養的塑造,在重點培養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情感態度和良好的道德品性。

魯迅文章的精氣神和文學價值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否則教材中也不會依然保留他的大部分文章,但過於深刻的文章,我認為還是等到學生們心智更加成熟以後再學吧。


關於魯迅的記憶和魯迅“撤退”現象的思考

以雜文筆墨激勵中國人的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