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记忆和鲁迅“撤退”现象的思考

文/冯焕


早几年,关于鲁迅文章退出中学生语文教材一说,被炒得沸沸扬扬,在社会上引发了广大争议,印象中反对的声音还略微占据了上风。我在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感到有些震惊的。中学时代学过鲁迅作品带给我们的记忆实在是太多了。

1.记忆中的鲁迅

记忆中,中学里我们学过的鲁迅文章有《社戏》《从百草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滕野先生》(《在仙台》)《少年闰土》《拿来主义》《论雷峰塔的倒掉》《祝福》《药》《“友邦惊诧”论》等等。这些文章大多数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甚至可以说是激励影响了无数人。

记忆中,鲁迅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和责任感的顽强斗士。他生长在多灾多难的清末民初,青年时代曾远赴日本学医,准备学成之后回国治病救人。可是在仙台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他改变了初衷。

鲁迅是这么描述这件事的,“还没在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从这件事中,鲁迅深深体会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认为比治病救人更迫切的事是拯救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从此之后,他毅然决然弃医从文。终其一生,他都在做这件事。


关于鲁迅的记忆和鲁迅“撤退”现象的思考

语文课本中的鲁迅形象


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2008年,当我看到刘翔无助地跪倒在鸟巢110米跑道,却被很多国人指责漫骂的时候,我回想起了鲁迅先生描述的这个场景;当我看到社会上有人好心扶起倒地的老人,却被反咬一口,要求索赔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个场景;当我在公交车上,看到年轻人低头默默玩手机,而对站立的老弱病残孕选择性视而不见的时候,我也会想到这个场景。

在《纪念刘和珍君里》这篇文章里,鲁迅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收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些文字的背后,透露着作者浓浓的悲凉和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且不论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政治意义,单从这些文字来说,它们犹如在黑暗的绝望中突然亮起的一盏明灯,直击灵魂深处,非常让人震撼。中学时代的我们读到这些文字后才知道语言的感染力居然如此之强。时至今日,虽过去将近二十年,我仍然对它记忆犹新。

记忆里,鲁迅也是一个情感丰满,笔触细腻的人,例如《社戏》里的这段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堪称经典,把看社戏路上的情景和“我”的情绪写得入木三分,深情而又温暖。读到这些文字时,我便怀念起小时候在农村看电影的情景来。

80年代末期,电影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只有在人家办红白喜事时,才会去请一支放映队来,支起荧幕,放露天电影。每当有这种机会,我们几个儿时的小伙伴便会相邀一起,带上小板凳,顶着如水的月光,或者打起手电,走上好一段路程去看电影。一路上兴奋而又期待,心底里对黑暗和狗的恐惧,全然被对电影的期望所掩盖起来。有时时间比较赶,我们还会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赶到放映地点,挑个好位置坐下,全神贯注地看起电影来。回来的时候,一般都很晚了,大家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谈论起电影里的情节来,一点也不觉得疲惫。这些场景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很多关于鲁迅文章的记忆,难以一一列举。总的感觉,他的文章集文学性、思想性于一身,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其中既有浓浓的故土家园情怀,让人依恋,又有深切的爱国感情和执着的批判精神,让人精神振作,浑身充满正气。


关于鲁迅的记忆和鲁迅“撤退”现象的思考

鲁迅语文经典课文之一


2.鲁迅真的撤退了吗?

我们来看看网上总结的各地语文教材变化:

剔除了:《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陈焕生进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牛郎织女》等等

新增了: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杜甫的《咏怀古迹》、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等。

这些可能不一定全面,因为各地的教材并非完全一样(如有错误敬请谅解)。从剔除的文章来看,并不以鲁迅的文章为重点。也不是说这些文章不好,能曾经被选入教材,那都不是盖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被剔除的文章很大一部分是当初学习时印象并不深刻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当然,我语文成绩并不好(中考77分,高考103分),我的观点可能那些语文尖子们不赞同。


关于鲁迅的记忆和鲁迅“撤退”现象的思考

鲁迅《社戏》笔下少年闰土形象


有人担心鲁迅文章的被删,会使孩子们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这种担忧,精神上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我也曾有过这种担忧。我的妻子从事中学教学工作,据她说,现在的中学生远比我们那个时候思维更加活跃和多元,这批90后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远远不止教科书和课外书这个渠道,他们关心时事,也关心政治,大部份人也有着心忧天下的情怀。

然而,鲁迅的文章大部分也还是保存了下来。据人教社称,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七至九年级中,鲁迅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被删除了的《药》和《阿Q正传》两篇文章,不记得是几年级学的了,真的没有太多印象,我只感觉当初学起来有些晦涩难懂,甚至枯燥无味。这两篇文章对于普通中学生来说,似乎有点超前消费的感觉,因为中学生接触社会少,阅读面不广,思维上也难有深度。当然,悟性高、聪明的人除外。个人认为删除了也不是坏事。喜欢鲁迅的人,自然而然会到课外去做补充阅读。

从增加的文章来看,有一些也是我们耳熟能详,可以说是经典的文章,文学性和思想性也都很好,这体现了中学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多元化。

在我看来,中学语文,尤其是初中语文,更应该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塑造,在重点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情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性。

鲁迅文章的精气神和文学价值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否则教材中也不会依然保留他的大部分文章,但过于深刻的文章,我认为还是等到学生们心智更加成熟以后再学吧。


关于鲁迅的记忆和鲁迅“撤退”现象的思考

以杂文笔墨激励中国人的鲁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