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拿下8篇10w+微頭條 我們是奔著這2個關鍵詞進行選題的

本月上旬,我們旗下的一個頭條IP,在9天的時間內,連續創作出8篇閱讀量10萬以上的微頭條。其中2篇閱讀量過百萬、1篇八十萬、1篇三十萬、1篇二十萬、3篇過十萬。另有近10篇閱讀量二到九萬閱讀量不等。

9天拿下8篇10w+微頭條 我們是奔著這2個關鍵詞進行選題的

產生十萬加的微頭條,不太難。篇篇十萬加,就有規律可循了。我們在實踐中,總結提煉瞭如下四個層面的認識:

  • 思維層面:如何正確理解微頭條?
  • 方法層面:微頭條如何選題創作?
  • 技巧層面:微頭條如何運營?
  • 商業層面:微頭條如何變現?(不能獲利,前三條都是浮雲)

本文,我們先講對微頭條的理解和選題方法。

“短內容”只是微頭條的形式,這兩個關鍵屬性才是本質

微頭條屬於“短內容”沒錯,但不能簡單地把微頭條理解成“字數少的文章”。理解“微頭條”,我們要從頭條官方對“微頭條”的產品定位中,尋找答案:

微頭條是今日頭條APP內一種基於社交的內容形態,是基於粉絲分發的一款社交媒體產品,通過微頭條,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發佈短內容,機器會將其推薦給粉絲和可能感興趣的用戶群體。——摘自《頭條創作者百科》

9天拿下8篇10w+微頭條 我們是奔著這2個關鍵詞進行選題的

看到了嗎?微頭條的本質是社交產品。它與朋友圈類似,但又有著顯著的區別。朋友圈是基於“人際關係”的內容傳播,信息在朋友圈只能起到影響人際關係的作用,信息的傳播量也是有限的(僅限好友之間的傳播)。而微頭條則是基於“興趣”的內容傳播,信息能夠起到拓展興趣圈的作用,真正做到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信息的傳播量是無限的(相對而言)。

說的這麼“理論”,無非是要清晰地告訴你,一條優質的微頭條,要具備兩個重要屬性:“興趣”屬性與“社交”屬性。“興趣”和“社交”這兩個關鍵詞,才是創作出優質微頭條的核心奧義。

9天拿下8篇10w+微頭條 我們是奔著這2個關鍵詞進行選題的

如何圍繞“興趣”和“社交”選題

許多創作者都知道,微頭條選題要與圖文、視頻保持相同的領域垂度。這點沒錯,但只保持領域垂度是遠遠不夠的。正如上述對微頭條的理解,微頭條的內容選題,要從“興趣”和“社交”兩個角度入手。

一是選擇領域內的熱點事件。領域內的熱點事件,之所以成為熱點,不就是因為大家“感興趣”嘛。所以,熱點事件天然成為了微頭條內容的首選。針對熱點事件的創作,不要一味的陳述事件本身,與文章的創作一樣,都要加入自己的觀點,做“信息增量”才有價值。許多平臺也都有近期熱點事件的彙總功能。所以,盯住熱點、唯快不破。

9天拿下8篇10w+微頭條 我們是奔著這2個關鍵詞進行選題的

二是頭條官方“創作活動”中的話題。頭條官方為每個領域準備的活動,往往都有“微頭條”的參與方式。這些活動官方有意引導的熱點,自然也容易成為領域的興趣點。多參與活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三是與創作者個人強相關的動態內容。社交的基礎,是人與人的信任。微頭條是建立信任、打造人設的一大利器。以第一人稱口吻表達觀點,亦或採取本人出鏡的方式,都可以增強讀者和粉絲的信任。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內容也需要與賬號的垂度保持一致。除非你是大V,否則,生活瑣事、隨手拍類的個人動態,還是不要發為好。

9天拿下8篇10w+微頭條 我們是奔著這2個關鍵詞進行選題的

四是與近期作品相關的內容。微頭條可以加鏈接,它是文章、視頻作品的有益補充和有效延伸。發佈微頭條,可以開闢評論之外的、與更多受眾交流的渠道。如,你近期作品的創作意圖、製作花絮、未在作品中表達的觀點,等等。

五是帶貨帶課內容。微頭條也可以帶“商品”、帶“專欄”。這是當前創作微頭條的主要變現渠道,它與其他帶貨方式相比,投入產出比最高。合理運用,效果奇佳。

以上就是在思維和選題層面的認識,至於微頭條具體怎麼寫、多少字合適、如何配圖效果最好、發佈微頭條有哪些雷哪些坑等具體操作層面的技巧,下一篇文章,我們再繼續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