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這看似是個很大的話題,但實則不然。無數動物死在了人類的口腹之下,因濫食野味而導致新冠病毒疫情至今仍在全球肆虐,上海實行的垃圾分類政策勢必與垃圾死磕……

我們生活在這顆藍色星球上,它的一切都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1 | 野味更營養嗎?

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最開始就暗藏在華南海鮮市場的動物野味中。

疫情在國內的一度擴散,曾讓大家再次對非法食用野生動物討伐。曾經的非典,也是因為食用果子狸而引發。

穿山甲、娃娃魚等這些珍貴動物,也是因為人類的捕殺、獵食而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有市場就會有殺戮。食用野味不僅會促使野生動物遭到濫捕濫殺,也可能會危及到人類自身的健康。一些野生動物身上存在的病毒和細菌,對其本身並不致病,卻可能會危害到人類的健康。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如新冠肺炎病毒的源頭——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100多種病毒,是真正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SARA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尼帕病毒等這些鼎鼎有名的致病病毒都來自於蝙蝠。而蝙蝠作為唯一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也讓它成為了多種易傳染人類病毒的中間宿主。

從營養價值上看,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差別微乎其微。食用野味既不能延綿益壽,也不能永葆青春,更不能治病療傷。所以,為了我們人類自己的健康,也為了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多樣性,請拒絕野味!

2 | 別讓垃圾堆變成我們的墳堆

生活垃圾大概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的最大因素。

人類產生的生活垃圾中,數量最大的就是塑料了。全球每年生產出來的塑料超過3億噸,什麼概念,相當於3千萬頭成年非洲象的重量。

這些塑料,絕大部分會被用來製成各種塑料製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類商品包裝:塑料袋、塑料餐盒、塑料包裝袋等等。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但塑料是一種在自然界中很難被分解的材料。聚乙烯材料的塑料袋埋在泥土中需要100到200年的時間才能被分解。

那些細小的不被分解的塑料垃圾如果隨意丟棄進入到自然環境中,就會通過生態系統的循環積累在動物體內。最後又註定會通過食物鏈回到人類體中。

所以,低碳生活越來越被大眾推崇,成為一種生活新風尚。曾經就有一對北京的情侶,踐行“零浪費”的生活理念。不點外賣不買新衣服,3個月產生的垃圾只有兩個玻璃罐這麼多。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3 | 我們能做些什麼?

其實除了拒絕野味、不亂丟垃圾,我們每個人能為自然環境做的還有很多。

比如做好垃圾分類。上海市從去年開始就嚴格實行垃圾分類政策。做好分類的垃圾省去了挑選和處理費用,經過回收造粒,回收塑料售價可達到5000元每噸,可以用來製造城市管網。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當然,現在國內除了上海,大多數城市都還沒有相關的嚴格的垃圾分類的規定。很多地方即使你自己在家裡做了垃圾分類,丟到垃圾堆或垃圾箱內又變成一鍋粥了。

但我們同樣可以以其他的方式,來踐行環保生活。比如多用環保袋;塑料袋重複利用,購物獲得的塑料袋可二次利用用來裝垃圾;節約用水,泡完腳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等等。

夜讀|第51個世界地球日,除了野味和垃圾,我們還應該警醒什麼?

曾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並不是地球屬於我們,而是我們屬於地球。”

只有守護和珍愛我們共同的家園,人與自然才能和諧共生。

就如同這次疫情一樣,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我們怎麼對待自然,自然也會怎麼對待我們!

你還有什麼環保生活的妙招嗎?歡迎評論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