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从工业大市到文化强市,知识点燃惠州

世界读书日|从工业大市到文化强市,知识点燃惠州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与学习,历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陆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本领恐慌”更加频繁,智力与文化的竞争更加激烈,知识与技术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世界读书日|从工业大市到文化强市,知识点燃惠州

正是处在一个要求不断提升“学习力”和“知识力”的时代,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

对个人而言,知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关乎着自身的就业工作以及前途命运;对一个城市和地区来说,知识是综合竞争力的砝码。特别是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在知识、智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存量与增量,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动能。

书香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一座城市的朝气、活力与未来。因此,聚焦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日子,不单是对个人修养与文化自觉的关注,对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呼唤,也是对知识经济和城市竞争力的追求。

世界读书日|从工业大市到文化强市,知识点燃惠州

作为苏东坡曾经寓居的千年古城,惠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书香与文化是惠州应有的底色。作为一座以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而闻名的城市,惠州是珠三角制造业重镇,知识与创新是惠州发展迫切需要的动力。

在工业大市与文化强市之间,需要一座维系平衡与连通的桥梁。强化学习型城市、知识型城市建设,恰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惠州发展产业经济,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形成“最强大脑”,壮大“头脑产业”。

这对学习能力与培训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惠州公共文化服务及设施加快补短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不断完善并活化利用好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字化阅读平台以及农家书屋等,为全民阅读、全民学习提供良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氛围,让阅读触手可及,让学习无处不在,让知识流动起来。

对惠州这样一个快速成长而又亟需更多营养的城市来说,只有以知识之“粮”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强化智力优势、提高文化自信,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挺起城市脊梁。

【撰文】周欢

【作者】 周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