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結果會怎樣?

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結果會怎樣?假設岳飛繼續北上,與金作戰,打了勝仗,凱歌還朝,等待他的是抗旨不尊,殺無赦。如果萬一戰敗了,有可能直接戰死疆場,即使不死,回來後也會以抗旨不尊、使國家遭受嚴重損失的罪臣身份被處死,總之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死路一條。

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結果會怎樣?

岳飛像

1140年7月,正當宋軍揮師北伐,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之際,完顏兀朮逃出開封之時,岳飛卻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措辭十分嚴厲:命大軍即刻班師,岳飛本人去臨安朝見。岳飛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悲憤異常:“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不得不下令班師。

在如此難得的戰機面前,宋高宗卻突然下令班師,到底是出於什麼考慮呢?這個要從宋朝的江山是怎麼得來的說起,宋朝的江山是怎麼得來的,他宋高宗比誰都清楚:陳橋驛兵變,有人把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趙匡胤就成皇帝了,這皇帝當得也忒容易了。這與明目張膽地搶又有什麼區別?從此江山易手,趙匡胤取代後周,改國號為宋,後周就這樣隨隨便便滅亡了。


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結果會怎樣?


趙匡胤憑什麼能夠“黃袍加身”,並被眾將士擁立為皇帝呢?還不是因為他兵權在握,戰功顯赫,功高震主。柴榮死後,繼位的七歲小兒子柴宗訓“主弱遭臣欺”,只能將帝位拱手讓給他人。

此時的岳飛又是什麼情況呢?從1128年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岳飛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兵權在握,戰功顯赫,“位至將相”。如今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萬一繼續北伐,取得決定性勝利,其在軍隊中的地位和威望不就超過他宋高宗了嗎?萬一將來有一天誰把黃袍加在岳飛身上會怎麼樣呢,宋高宗不敢往下想了。

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結果會怎樣?

還我河山


如此,宋高宗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退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宋高宗最擔心的,不是收復失地,而是自己的帝位牢不牢固。而最有能力對自己帝位構成威脅的,就是岳飛了。所以後來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慘遭殺害,秦檜頂多算個行刑的劊子手,真正的幕後操縱者就是他宋高宗。

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果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當時的形勢正如岳飛所說:“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俱佔,收復失地,直搗黃龍,指日可待。倘若真如此,宋朝的歷史又當重寫了。

當然這一大好形勢的前提是宋高宗不下詔班師,既然下詔了,岳飛還繼續北上的話,宋高宗絕對不會坐視不管,勢必會採取措施孤立岳飛,甚至說岳飛是亂臣賊子,人人皆可縛而殺之。這樣岳飛或許真的成了“出師未捷身先死。”


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結果會怎樣?


即使戰勝回朝,岳飛或許能夠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愛戴,然而抗旨不尊已成事實,宋高宗本來就忌憚岳飛,一旦抗旨不尊,就更加坐實了其要謀反的罪名,岳飛的死就在所難免。

總之,岳飛收到退兵金牌後如果不班師而是繼續北上與金作戰,無論是勝是敗,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