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下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大幅動盪,市場避險需求大增,尤其是“攻守兼備”的可轉債市場持續火爆刷屏,成交量同比大幅擴大,周成交額在3月呈現暴增態勢,連續兩週接連實現翻倍,並在3月21日當週增至3645億元,為年初7倍以上,刷新歷史新高。
那麼,站在當下,什麼才是轉債投資的“正確打開方式”?投資者該如何準確把握時機擇“基”而動?
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呈大幅震盪態勢,A股也不例外。截至4月10日,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8.31%、7.99%。面對市場大幅度動盪,具有“雙面佳人”之稱的可轉換債券(以下簡稱:可轉債)成為眾多投資者的心頭好,成交量節節攀升。那麼,在市場震盪劇烈,漲跌難判的當下,投資者究竟該如何參與到可轉債投資市場上呢?
轉債市場持續火熱
近幾來,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兼具債性防禦能力和股性進攻能力的可轉債配置價值顯現,轉債市場的規模和關注度明顯提升。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年內已有55只可轉債以公募的形式發行,上市首日收盤平均上漲20.02%,平均成交金額近11億元。目前,市場上共有295只可轉債,債券總餘額突破4008億元,處於歷史高位。
《投資者網》梳理數據發現,可轉債市場的擴容始於2017年,受再融資政策調整及可轉債發行方式改革等政策利好,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規模均出現井噴。2017年共發行53只可轉債(含私募可轉債),規模達949億元。而在2016年年底,全市場上僅有16只可轉債,餘額為344億元。
可轉債市場的大幅擴容使其市場關注度不斷提升,加上其介於股債之間的特性,在今年的震盪市中表現“火爆”,成交量大幅擴大。Wind數據顯示,轉債市場周成交額在3月呈現暴增態勢,連續兩週接連實現翻倍,並在3月21日當週增至3645億元,是年初7倍以上,刷新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涉及特高壓概念的通光轉債的周成交額最高,數值達到451億元;其他周成交額超過150億元的6只轉債均涉及熱點題材,包括口罩概念、特斯拉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等。
與此同時,由於可轉債實行T+0交易,部分個券換手率奇高,例如,新天轉債在3月17 日的換手率高達1916%,晶瑞轉債在3月19日換手率甚至超過2200%。“可轉債換手率極高說明長期持有者較少,如此大的流動性已經偏離價值,有擊鼓傳花的嫌疑。”業內人士對《投資者網》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可轉債的“過熱”表現也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其中,深交所表示高度重視交易風險防控,嚴密監控可轉債交易情況。市場分析稱,“監管此舉並非為了打擊可轉債,而是為了警告炒作。撇開近期的非正常表現,可轉債本身其實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尤其適合震盪市的可投資資產。”
業內人士向《投資者網》表示,在震盪市中,可轉債一花獨放,成為市場一抹亮點。考慮到當前純債的利率偏低,未來權益市場大幅向下調整的可能性有限,可轉債的吸引力仍然較大。
可轉債配置價值凸顯
兼具債性防禦能力和股性進攻能力的可轉債配置價值凸顯,可轉債發行的數量和規模呈持續增長態勢。那麼,面對火爆的可轉債市場,投資者如何參與其中呢?業內人士稱,投資者者可以選擇主動參與和間接參與兩種形式。
投資者若選擇直接參與可轉債市場的交易,由於可轉債兼有債券、股票和期權等特性,不僅對相關專業知識的能力的要求很高,對於抵禦市場炒作風險的心性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不言而喻,對於想博弈股市上漲,但把握性不是很足的普通投資者,可直接借道可轉債。
但實際上,缺乏相關專業知識,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數量龐大的個券和行業或許是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的真實寫照。而借道基金公司的專業力量,購買專門投資可轉債的基金間接參與轉債市場或許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對於傳統的可轉債基金而言,大部分主動管理的基金在配置一定比重轉債資產的基礎上,還會進行較多的二級市場股票投資。因此,在選擇轉債基金的時候,需要關注基金公司在主動權益方面的投研實力、規模大小等因素。
此外,作為股債結合的金融衍生工具,可轉債的股、債屬性的相對強弱會隨著市場、個券的變化有一定的變動。因此,基金經理也會基於自己的判斷來調整個券,增強組合的進攻性或防禦性。那麼,基金經理對於某些行業機會的把握也決定了轉債基金的行業集中度以及重點配置的行業。因此,對基金經理的選擇也格外重要。
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名稱中帶有“轉債“的基金共有62只(A、C分別計算),其中絕大多數是主動管理基金,從業績表現來看錶現良莠不齊。
尤其是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蔓延及市場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8.31%、7.99%,可轉債基金也遭遇大幅回調,但仍呈現“抗跌”屬性。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除了今年新成立的基金外,已有數據的55只可轉債基金(A、C分別計算)中,18只產品年內回報超過2%;同類年內回報首尾相差超過12%。
參與轉債“正確”打開方式
業內人士分析,市場震盪調整中,看好可轉債市場但難以通過精選少量個券來實現投資想法,指數類的工具可能是不錯的替代選擇,股債均衡或是一個更優的資產配置方式。
對投資者而言,國內創新設立的跨市場可轉債主題ETF基金,即博時可轉債ETF(場內簡稱:轉債ETF;基金代碼: 511380),不僅可以幫助投資者捕捉可轉債的良好投資機會,尤其在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的機會上,股債兼備,值得關注。
數據顯示,博時可轉債ETF基金在4月7日上市首日成交活躍,全天成交額超過2.56億元,換手率達42.74%。
博時基金表示,該基金採用抽樣複製法跟蹤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最小化,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債券和備選成份債券的資產比例不低於基金資產淨值的80%。
此外,從中證指數公司發佈的轉債類指數來看,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指數的成分債涵蓋最廣,數量高達238只,涵蓋了滬深兩市大多數的可轉債及公募可交換債;且前十大權重債以高評級、大規模的可轉債、可交換債為主,合計佔比 44.41%。
眾所周知,ETF是“交易所交易型基金”,投資者可像買賣股票一樣,直接在場內實現T+0便捷買賣,不僅沒有申贖費用和印花稅,同時還可以將買賣和申贖兩種機制聯動來進行套利交易。
專家稱,相較於主動管理型可轉債基金,通過轉債ETF被動跟蹤指數且不投資股票,能更加純粹地參與可轉債及可交換債投資,避免了依賴基金經理對可轉債的主動研究和投資能力;還具有場內交易,交易靈活、透明度高、流動性好等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博時可轉債ETF也會和普通股票ETF一樣公佈IOPV(實時估值),如果投資者發現有折價或者溢價,也可以及時進行相關操作。
在交易費用方面,相較於傳統指數基金約為1.5%的管理費率,博時可轉債ETF相較於同類產品費用更為低廉,管理費和託管費分別為0.15%、0.05%;
站在當下時點,博時可轉債ETF基金經理鄧欣雨表示,“權益類資產具有吸引力,但是短期內不好確定估值恢復的節奏,市場可能處於底部震盪階段,而可轉債估值合理,波動相對偏小,通過可轉債來參與市場底部,對回撤控制相對會好些。在股票市場調整之後,當對未來存在預期且短期內把握程度不高時,是買入可轉債的合適時機”。
本文源自投資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