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典到新冠:撬動十萬億農貨上行拼多多復刻傳奇

換個地方,換個時間,復刻新的傳奇,是拼多多的故事。

從非典到新冠:撬動十萬億農貨上行拼多多復刻傳奇


文:侯繼勇

編輯:黎帥

新年伊始,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破了原本祥和安寧的中國年,2020年,註定不凡,就像17年前的2003年。

17年前,也是冬春之際,SARS來了,這對於剛剛加入WTO的中國而言,是一場意外的考驗,那場關乎國運的大考,中國最終挺了過去。

17年後,新冠來了,再一次面臨一場關乎國運的大考,我們還能像17年前那樣挺過去嗎?

回望2003年的時候,還有另一個層面的變化值得關注。在這一年,互聯網第一次走上了中國實體經濟的舞臺,和商家、消費者們聯繫在一起。

在阿里巴巴,馬雲和他的員工戴著口罩全副武裝的照片刷遍網絡,成為非典時期的典型記憶,疫情之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的崛起,深遠地改變了中國經濟。

就像17年前發生的一切一樣,今天所發生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改變世界,成為未來的經典記憶。

過去17年互聯網從兩個維度在改變中國,一是深度,二是廣度,前者發生在中國城市,後者發生在中國農村;接下來的10年的大趨勢,是互聯網從深度上改變中國農村。

從互聯網發展的角度,今天看中國的農村,就像20年前看中國的城市,在希望的田野上,也會誕生阿里巴巴這樣偉大的互聯網公司。

這次走在最前面的是拼多多,9月1日至11月31日期間,農業農村部舉辦了“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簡稱‘金秋消費季’)”大型系列活動,承辦電商平臺拼多多。

1


金秋消費季:撬動十萬億農貨上行

“金秋消費季”是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落實農產品產銷的主要活動,旨在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等措施,拉動鄉村消費、帶動鄉村產業、實現鄉村價值。

此前兩屆豐收節,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

“金秋消費季”將涵蓋超過130箇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覆蓋“三區三州”各主要農產區以及540個剛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相關農產區,在資金資源投入、覆蓋產區面積、動員社會力量等方面,均超越往年。

“金秋消費季”期間將有超過15萬涉農商家參加本次重大活動,“活動期間,拼多多平臺針對初級農產品的單筆最高補貼達20元,針對農副產品的單筆最高補貼超過200元。

“金秋消費季”期間,拼多多還將針對農資農具,以及手機等新型農資商品進行多維度定向補貼,將實惠的農資送下鄉,將優質的農產品送進城。

9月7日,”金秋消費季”首場直播活動在北京舉行,主播包括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袁隆平,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等社會知名人士,也有來自拼多多平臺的陝西平利縣電商脫貧帶頭人王秀梅,四川大涼山返鄉創業的“空姐”何爽等新農人,聯袂推薦四川大涼山石榴、雲南文山雪蓮果、陝西平利絞股藍等貧困地區的農產品。

“首場直播共計覆蓋70餘款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平臺近7億用戶可通過‘多多豐收節’專場、‘百億補貼’等多個入口購買。”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超過20餘年,農貨出村進城,工業進村下鄉仍然困難,“金秋消費季”是改變這一現狀的一次實踐與探索。

從非典到新冠:撬動十萬億農貨上行拼多多復刻傳奇

2015-2019年中國國農林牧漁總產值(來源:智研諮詢)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2019年中國農林牧漁總產值達12.4萬億元,但網絡零售極不發達,2018年農產品網絡銷售額僅有2305億元,佔比不足1.86%,2018年全年網絡銷售總規模為9萬億,農產品網絡銷售佔比不足2.56%,甚至低於2017的3.39%以及2016年的4.27%。

隨著拼多多崛起,淘寶、京東下沉,2019年,中國農產品上行規模預計為3500億,比上年增長超過50%,但在全年網絡銷售總規模,農林牧漁總產值仍然極低。

202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

拼多多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農業農村部選擇由拼多多承辦“金秋消費季”,希望拼多多賦能農村,推動農貨上行。

2019年,平臺成交額突破萬億,拼多多最新發布的Q2財報顯示,平臺年度活躍用戶數量在本季度達6.832億,較去年同期的4.832億增長41%,排在中國電商平臺的第二位。

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13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進一步擴大全網農產品上行優勢,平臺國家級貧困縣商戶的年訂單總額達372.6億元,同比增長130%。

2


希望的田野:萌動的數字新大陸

2020年1月7日,商務部研究院發佈的《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中國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僅為38.4%(城鎮地區為74.6%),仍有5%的貧困村沒有通網。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缺乏,物流網絡效率不高、電商人才短缺、農業產品缺乏標準體系和產業規模等因素,也都造成了中國農產品網絡上行難的問題。

傳統電商平臺帶動了工業品下行,農村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不平衡現象。據統計,農村網絡零售額於2017年就已突破1萬億元,而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在2000億元水平上下波動。

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重塑農產品供應鏈模式,讓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低成本對接,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市場”開始被互聯網行業重新發現。

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中國線上流量增長已近瓶頸,但在低線城市尤其是農村區域,移動互聯網產生的變革效應才剛剛開始,農村已經是一塊萌動的數字新大陸,充滿希望。

從非典到新冠:撬動十萬億農貨上行拼多多復刻傳奇

多多農園帶頭人

平利縣屬於秦巴連片特困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深、脫貧和鞏固脫貧成果難度大,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下的“硬骨頭”。平利縣也不例外,此前經濟發展一直落後,“十二五”末,全縣依然有貧困村79個,貧困發生率高達22.4%。

2019年,有經驗、懂電商的王秀梅成為了平利縣多多農園的帶頭人。拼多多捐助了合作社52萬元的啟動資金,並提供了業務培訓和流量扶持。半年時間內,王秀梅和中國數萬名新農人一樣將脫貧變成了自己的創業起點:成立合作社激發農民積極性,由合作社定向收購和加工,並在拼多多上開啟新品牌,利用直播帶貨,並將收益返還給農民。

如今王秀梅所負責的當地多多農園合作社,共有51戶貧困戶,已經成為拼多多平臺上養生茶類目的熱銷產品。

多多農園是一次新的“電商+扶貧+生產組織形態”的系統創新,完成了“前方是網商,後方是貧困戶”的脫貧新模式。

類似的實踐,在全國各地也逐漸開始推廣起來,4月23日,央視新聞聯合拼多多進行了一場“脫貧攻堅直播”,首批參與展銷的扶貧產品,來自全省32個扶貧生產合作社。

“人均一畝三分地,戶均不過十畝田”是國內許多地方農業的真實寫照,這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現階段不可能都像歐美那樣搞大規模農業、大機械作業。過去中國在疆域和行政上是統一的實體,但由於交通不便,市場被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半自給自足的狀態,彼時的中國是建立在綠皮車、網吧上的國度。人走得慢,物流得慢,信息傳得慢。

改革開放四十年,互聯網二十年,中國基礎設施極大完善,各地的商品通過便捷的交通被輸送到各地,效率高、運營能力強的廠商得以打破地理的限制迅速擴張到各地。

在這一模式下,拼多多“農地雲拼”順勢而生,“農地雲拼”的核心是“拼購+產地直髮”,拼購將消費端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為農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提供長期穩定的訂單。穩定的需求又重塑了農產品流通鏈條,產地直髮取代層層分銷成為農產品上行的主流,讓農田直連寫字樓小區,將農產品由“產銷對接”升級為“產消對接”。

“‘農地雲拼’使得傳統小農模式下的分散農田,在雲端拼聚成為超級農場,通過互聯網將小農生產在雲端實現了集約化和規模化,將小農戶、合作社和現代農業實現了有機銜接,為中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介紹。

依託中國現有的硬件基礎設施與便捷的信息網絡,“農地雲拼”正在將“人走得慢,物流得慢,信息傳得慢”的傳統中國農村變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數字新大陸”。

3


從非典到新冠:拼多多復刻“城市傳奇”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理查德·泰德羅在描述鐵路和電報的商業意義時說:“任何能打破對於人、產品和信息的時空限制的新發展,都會對商業運作的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

人、產品和信息的時空限制被打破了,這正是中國過去四十年來的大趨勢,這個大趨勢還在加速,拼多多的成功是順應大趨勢的成功。

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樣的奇蹟?在十萬億級別的賽道上,這個賽道還是一塊處女地,十億級別的消費市場,什麼奇蹟都可能發生,如果要選一個參照,可以是中國互聯網過去二十年的發展歷史。

彼時的中國,互聯網滲透率還非常低。絕大多數人對網絡的印象,還是門戶,BBS,頂多就是聊聊天。那時候的人們很難想象,互聯網可以成為生意和生活的入口。

從非典到新冠:撬動十萬億農貨上行拼多多復刻傳奇

拼多多扶貧項目中獲益的農民

非典讓一切都發生了變化,當時的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5月1日到3日,北京地區的上網訪問量比平日增加了一倍。就像今年春節後武漢發生的一切一樣,線下實體商店按下了暫停鍵。劉強東那時還沒有創立京東,開的是線下店。線下業務沒了,劉強東被迫轉到線上,通過QQ群賣光盤,然後上線了360buy.com(京東商城的前身)。

當時很多人只能靠電話和網絡聯繫,很多企業也只能靠互聯網來維持聯繫和尋找商機,當時從事B2B的阿里巴巴的流量也大增,140萬會員有一半靠著網絡訂單度過了難關。就在“非典”期間,阿里巴巴秘密籌劃了26天的淘寶網在5月10日上線,以免費策略迅速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在10月,當疫情平息後,“支付寶”被髮布。

2004年,騰訊上市的前一天中國移動發佈了清理整頓移動夢網的“通知”,騰訊的收入被打掉大部分,馬化騰在那一年調整騰訊戰略,開始了騰訊的“在線生活時代”。線下世界向線上遷移,百度成為受益者,非典之後不久,2005年8月上市,還有陳天橋,那一年成為成為中國首富,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中國首富。

那是一個群星閃耀的時代,英雄輩出,豪傑雲集。他們做對了什麼?順應了互聯網大勢,互聯網是天空,他們是星星。他們的成功有一個共同的背景,就在這一年,互聯網第一次走上了中國實體經濟的舞臺,和商家、消費者們聯繫在一起,非典加速了這一進程。

今年春節前,與圈內投資人聚餐,大家一致預測拼多多市值會在18個月內過1000億美元,那時拼多多市值才400多億美元。春節新冠疫情爆發,線下不能組局了,困在家裡的我們通過互聯網組局“雲喝酒”,覆盤春節前說過的話,發現拼多多市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了,時間不是18個月,而是隻有4個月。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17年來,在經濟上,兩張大網在那年逐步鋪開,一張是在960萬平方公里大地上逐漸鋪開的基礎設施大網,另一張則是由光纖、基站構築的比特網絡。這兩張網在17年後的今天合二為一,並且還在生長、升級,融合為“新基建”,成為內循環的基礎。這是大趨勢,這些豪傑與星星站在了大趨勢的浪頭上。

疫情到來之際,17年積累的經濟能力卻在危機時刻迅速集結,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互聯網公司的數字化能力在很短時間將人們的生活受到的衝擊減少到儘可能低的程度。

拼多多站在了另外一個勢頭上,過去二十年在中國城市發生的一切,會在中國農村再來一次,過去二十年的互聯網傳奇是“城市傳奇”,拼多多則是植根於下沉市場的新傳奇:拼多多崛起,正是互聯網在中國下沉市場漸次鋪開的開始,一如17年前的城市。

從非典到新冠,兩場疫情讓過去與現實,虛擬與實體在這個時間點交匯,既映照了過去,也預示著未來。換個地方,換個時間,復刻“城市傳奇”,這是拼多多的未來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