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脫貧踐初心 嘔心瀝血擔使命——記漣源六畝塘鎮毛坪社區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支書劉立春

2020年4月18日上午8時,六畝塘鎮毛坪社區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支書劉立春突發腦溢血倒在了脫貧攻堅交叉複核期間。現年46歲的劉立春本科畢業於中南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橋頭河鎮政府工作,於2017年11月調入六畝塘鎮政府,成為六畝塘鎮芙蓉管理區的一名駐村幹部,2019年3月調任現職。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群眾當親人,傾情服務人民群眾。

村民眼裡的“貼心人”

擔任“第一書記”後,劉立春堅持每週走訪村民,拉家常、噓寒問暖,盡己所能地為群眾做一些點點滴滴的實事,老百姓親切地稱他“貼心人”。當他走訪得知貧困戶譚鳳光住在一間老舊的土坯房裡,下雨天時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隨時面臨倒塌的危險。他便四處奔走,幫助其申報危房改造。“有責任心,熱情又助人。”提起劉立春,村民們個個豎起大拇指。清明前夕,儘管已在村裡多次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村民文明祭掃,但到了清明當天,看到去往山上的車輛眾多,聽見遠近處的鞭炮聲,他坐不住了,帶領村幹部來到山上,疏導車輛,禁燃防火。村民們紛紛點贊,“今年真是度過了一個太平的清明節,往年這時,或大或小總要撲點山火。”

疫情防控的“排頭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24日(大年三十)他沒來得及和家人吃上一頓熱乎的年夜飯,接到疫情防控指令,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趕到鎮裡參加緊急會議。會後立即到社區組織落實,挨家挨戶宣傳、測溫排查、發放資料,確保不漏一戶一人,真正築起了一道防疫“銅牆鐵壁”。在傳統的新春佳節裡,人們利用一年一度的假期走親訪友,聚集娛樂。劉立春抓住這一時間節點,帶領“查防保”隊伍、村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對走親訪友的給予勸阻,對聚眾玩牌聊天的給予制止,並上前宣傳防疫知識。他又聯手派出所民警排查整治轄區內的麻將館、網吧、賓館、酒店及娛樂場所,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為院落消毒,實行人員流動管制,排查外地返鄉人員。2月24日至4月18日,50多天的時間裡,他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得益於措施得當,排查及時,他所負責的村(社區),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健康。

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毛坪社區屬於四合一村,又是城鄉結合部,村民思維活躍,情況複雜。他始終保持著“呷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幹勁,哪怕有一戶脫貧思路不對,按時脫貧有困難,他就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為了儘快讓村民脫貧,他上找領導爭取相關政策扶持,下找村裡其他富裕戶作示範,又主動聯繫在外鄉發財致富的村民回鄉投資,採取幫、扶、帶的辦法帶領貧困戶脫貧。駐村以來,他嚴格按照要求吃住在村、真蹲實住,始終堅持崗位在村、責任在村。劉立春把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放在第一位,隨身攜帶筆記本和脫貧政策書,準備隨時解決村民的困難。他積極與群眾溝通交流,入戶走訪瞭解每戶的實際需求,通過與村民“拉家常”,詳細瞭解貧困戶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用真心幫助村民,用行動感動群眾。在他的幫扶下,社區孤兒的生活有了著落;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房子蓋好了……一件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得到了解決,他的名字深深地紮根在了群眾的心裡。4月18日,村民像往常一樣等待他們的劉支書來村裡,卻再也沒有等到人來。4月19日,當得知劉立春突發腦溢血,高額醫療費用還沒有著落時,村民們紛紛自發解難救急,當天就募集了3萬多元的捐款。

由於工作的原因,劉立春與家人總是聚少離多。“他就像一位家裡的客人,逢年過節都看不到身影,眼裡只有工作,沒有生活。”“上高三的女兒經常跟我說,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參加我的家長會啊。”“剛上一年級的小兒子,跟我哭著喊著要爸爸,我有種撕心裂肺的痛。”提到劉立春不顧家、忘我工作,妻子梁志華總是又愛又恨。

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今年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又逢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基層幹部工作強度和壓力陡增,劉立春始終埋頭苦幹、真抓實幹,堅守在防疫脫貧一線,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擺脫貧困奔向小康而戰,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員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