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实践种子遍开文明之花

近年来,历下区坚持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历下样板”。

□ 本报记者 申红 田可新

构建“5+13+N”的阵地体系

这两年,听胡奶奶讲党史,已经成为大明湖街道不少青少年的新选择。在位于尹家巷的大明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长期开设了这样一门“精品课”。课上,“诚心”胡奶奶夕阳志愿队的老党员胡宗慧,结合图文并茂的展板,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给孩子们讲述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光辉历程。

作为历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的首发地,生动的宣讲课堂,已经在大明湖街道形成品牌,其形式早已由“填鸭式”宣讲变为“启发式”互动交流。县西巷社区优秀楼组长把社区的新变化编成了歌曲,以“教唱”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党校教授用拉家常的形式宣讲党的政策;党员干部、模范典型用“生、鲜、活”的市井语言,讲“短、小、微”的身边故事……同时,“评·明湖好人”“帮·明湖公益”“乐·明湖盛典”等活动也红火开展,大大激发了群众的热情,新时代新风气不断彰显。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至哪里。该区结合辖区小、人口多、载体少的特点,把文明实践阵地与基层党建、文化服务、社区综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等阵地相结合相配套,构建起覆盖区、街道、社区、商圈楼宇的“5+13+N”的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即依托区委党校、百花洲、创意园等,设立政治理论宣讲、传统文化实践、社区公益服务等5个功能型区级文明实践中心,还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闲置楼宇庭院,设立13个街道分中心、108个社区文明实践站,筹划打造了洪山广场等3处主题公园广场、舜井商厦等4处商圈楼宇文明实践驿站、12处文明实践庭院、95处主题文化墙。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遍地开花。

15.8万名志愿者行动在基层

按照“阵地+队伍+活动”的模式,历下区以志愿服务方式开展文明实践。

姚家街道姚家村地处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域,是济南战役“第一枪”打响的地方。作为孔子基金会授牌的全省首家村级孔子学堂,在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当地依托基金会、整合优质资源,发动志愿者开设国学经典课堂,已为3000余名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姚家村260名党员带领村民自发形成“三八妇女先锋队”“五一劳动者先锋队”“五四青年先锋队”“七一党员先锋队”等7支志愿服务队伍,登记在册1000余人,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不同层面的村民,不论是政策宣讲,还是征地拆迁、森林防火、文明城市创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累计参与各类活动50000余人次。该村还成立了由街村干部、“五老”人员、身边好人等组成的理论宣讲团,阐述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进行村史教育,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达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入生活的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历下区注册志愿者达到15.8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200余个。

打造凝聚人心的“百姓之家”

主题品牌活动,更使历下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聚人聚心的“百姓之家”。

燕山街道和平路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了实践课堂、初心学堂、和善公益坊、知音琴房、暖心画室等活动载体,并打造了“和悦”“和睦”“和善”“和暖”“和美”5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庭院”,在这里,社区党课、法律咨询讲座、健康养生讲座活动、培训学习等定期开展,一系列文艺演出、优秀微电影放映、趣味运动会等,广受欢迎。

根据群众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突出的特点,历下区每年组织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000多场次,为群众办实事2万余件。该区在街道设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或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对三无、高龄、空巢和低收入老人,政府买单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社区,设立未成年人活动室和学童学后托管中心,打造“四点半课堂”“小候鸟课堂”等文明实践服务品牌;在百花洲、宽厚里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建成启用2家“泉城书坊”,社区图书室实现全覆盖,每年精心组织群众文艺汇演、消夏晚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0多场次。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就是要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历下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在每个街道、社区培育打造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并为每个社区配备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员,负责社区的志愿服务、宣传引导、文明创建和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我们还要建设移动端和PC端相联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实现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者接单、受惠群众评单,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对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