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農村房屋拆遷,不滿足以下三點,可不要隨便籤字了

  作為一名面臨拆遷的普通老百姓,接到拆遷通知本應是一件高興的事,因為拆遷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生活條件和環境的改善,意味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可是現實中,老百姓因為法律知識淡薄,簽訂了約定不清晰,拆遷補償不合理甚至是空白的協議,最終不僅沒有順利拿到夢想中的新房子或者是拆遷補償款,反而因為拆遷這件事幾乎焦頭爛額,身心疲憊。為了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胡律師提醒大家,從現在開始,不滿足以下三點,不要輕易簽字。

  先補後拆是規定,不可逾越

  有自己的院子,可以種些花花草草,養些家禽,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住在一起,這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遇到拆遷,有些老百姓開始總是有些牴觸的情緒,但是為了國家建設的發展還是願意配合。但是一些拆遷方為了降低自己所在地區的拆遷成本、達到快速拆遷的目的,不考慮老百姓的生活問題,使用花言巧語做出口頭承諾之後直接拆除的數不勝數。使得很多老百姓沒拿到任何的拆遷補償或者安置房,有的甚至沒有一點過渡費用,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嚴格徵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中規定,徵地涉及拆遷農民住房的,必須先安置後拆遷,妥善解決好被徵地農戶的居住問題。

  國家為了充分考慮農民的主觀感受,堅持補償走在拆遷前的原則,明確規定先補償後搬遷、先安置後搬遷,切實保護農民的基本利益。所以遇到想要先拆再補的情況,胡律師提醒拆遷戶,一定要提高警惕,拆遷補償沒有協商好、協議沒有明確約定時,一定要謹慎簽字。

2020年起,農村房屋拆遷,不滿足以下三點,可不要隨便籤字了

  拆遷補償標準要合理,這是基礎

  在胡律師接待的諮詢中,聽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們家房屋一平米應該補多少錢?農村房屋拆遷目前國家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也很難出具統一的規定。每個省、市、縣的經濟發展水平都不一樣,並且每家每戶的地理位置、房屋結構和使用年限都不一樣,怎麼能有統一標準呢?但是胡律師想告訴大家的是,雖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實踐中我們可以有三種補償方式進行選擇:1、宅基地遷建安置,這種方式拆遷戶可以要求置換相同面積的宅基地,另外還有房屋的重建成本;2、純貨幣補償,此種補償方式包括宅基地的補償和房屋的拆遷補償,宅基地可以參考當地的區位補償價,房屋也是上述所說的最低重建成本;3、產權置換,即拆遷戶可以選擇相同面積的安置房。

  當然上述補償講的只包括地和房屋的拆遷補償,裝修費、搬遷費、臨時過渡費以及實際用於合法經營的營業損失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主張。

  胡律師提醒,被拆遷戶可以根據當地物價結合自己的房屋情況去談判,如果對方惡意壓低補償,給的補償和自己的合理預期相差甚遠,就不能隨便籤訂拆遷補償協議了。

2020年起,農村房屋拆遷,不滿足以下三點,可不要隨便籤字了

  遵守不降低原有生活居住水平紅線,這是原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嚴格徵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切實做到被徵地拆遷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涉及徵地拆遷的,要帶頭嚴格執行規定程序和補償標準。

  《國土資源部關於切實做好徵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公佈實施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保證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的原則,建立徵地補償標準的更新機制,適時更新徵地補償標準,把握好調整幅度和週期。

2020年起,農村房屋拆遷,不滿足以下三點,可不要隨便籤字了

  由此可知,國家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對拆遷方也做了要求,給他們劃了紅線,那就是拆遷方需要保證拆遷後,農民整體的生活水平起碼和拆遷前持平,不能低於拆遷前的水平。土地補償金額即使已經達到補償上限,仍滿足不了原有生活水平可以遵照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如果因為拆遷而導致了家庭生活水平降低的,農民朋友千萬不要隨便籤字。

  其實,在徵地拆遷中,法律和政策對於百姓的權益維護有很好的保障措施,只不過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由於涉及多方利益,到地方就變了味。如果您發現在徵地拆遷中存在不滿足上述情況,或者有其他不合規、有疑問的地方,影響到了咱們的合法權益,千萬不要倉促簽訂補償協議,多多諮詢專業徵地拆遷律師,在徵地拆遷的路上,胡律師始終與您同行。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徵地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相關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點擊文章尾部“瞭解更多”免費諮詢我們。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