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紫光股份(000938)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面對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推動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公司緊密把握人工智能技術和雲計算變革行業發展趨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推出了系列“智能+”計算、網絡、存儲、安全等雲計算與數字化產品和5G融合解決方案,持續提升在政務雲、金融雲、交通雲、融媒雲、電信雲等領域的市場地位。公司在不斷鞏固提升國內政企客戶雲計算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市場優勢的同時,在運營商市場和海外市場取得階段性進展。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40.99億元,同比增長11.92%,其中數字化基礎設施及服務收入290.24億元,同比增長33.2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43億元,同比增長8.08%。

(一)以AI人工智能,提升雲計算與數字化產品能力

隨著我國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和5G商用的落地,複雜且多樣化的5G場景應用對處理海量數據(603138)交互的網絡、計算、存儲等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催化出更多的市場需求。

公司發佈“數字大腦計劃”,加強雲計算關鍵基礎設施向內生智能演進,陸續發佈了AD-NET5.0應用驅動網絡解決方案、面向AI的新一代先知網絡架構SNA、面向AI的業界首款SeerBlade智能AI模塊、綠洲3.0物聯網平臺、領先的全場景Wi-Fi6無線產品、關鍵業務服務器H3C UniServer R8900G3、新一代AI防火牆、ABC融合平臺(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雲計算)—H3C CloudOS5.0及5G融合解決方案等產品與方案。

1、網絡與安全產品

在數據中心領域,公司率先發布了SeerBlade業界首款高性能AI網絡模塊,實現了對數據中心業務流的快速精準採樣分析、數據學習訓練、智能運維等多種功能,並推出了搭載SeerBlade模塊的全球首款智能旗艦交換機S12500X;在業界率先推出了可應用於S12500系列交換機的400G業務線卡,標誌著中國以太網建設正式邁入400G時代。SeerBlade模塊配合全新的融合核心交換機產品S12500G-AF在中科大未來網絡項目中落地;在鵬城實驗室成功實施國內首個400G以太網項目。公司推出了支持IP68防護等級的工業交換機,滿足在工業互聯網、雪亮工程、取消省界收費站等特殊場景的需要,在全國的取消省界收費站項目中獲得重大突破。

在運營商路由器市場,公司緊抓5G建設帶來的承載網新一輪建設和擴容高峰,推出了全系列5G移動回傳承載網產品RX8800/RA5000,並通過部分運營商集採測試,為後續業務發展打下良好基礎;CR19000集群路由器成功通過三大運營商的集採測試,並中標中國電信核心路由器集採招標,在廣東電信成功落地;CR16000高端路由器連續八次入圍中國移動高端路由器集採。

在WLAN方面,公司全年共計發佈11款無線局域網Wi-Fi接入點產品,用全場景的Wi-Fi6產品帶動企業網市場進入全新時代,在網絡容量、帶寬使用效率、接入終端數量以及網絡覆蓋等方面實現了全面提升,滿足高密、放裝、嵌入式面板和室外等不同場景,持續在教育、企業、醫療、交通、運營商等市場獲得規模突破。

公司發佈了5G融合解決方案,提供覆蓋5G接入網、承載網、邊緣計算、雲化小站的全方位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有效降低網絡建設成本,促進產業鏈開放,實現與行業應用的高效結合。公司5G雲化小站順利通過三大運營商的測試並獲得優異成績,並依靠領先的融合行業實踐經驗以及5G產品方面的技術實力成功中標中國移動研究院4.9GHz小站試製項目。

SDN/NFV領域,公司在國內率先發布面向AI的新一代先知網絡架構SNA,並在此構架基礎上推出了AD-NET5.0系列解決方案,構建了包括網絡數據採集、數據分析、AI判斷和保障、自動化部署和執行在內的完整網絡閉環系統,夯實了AI網絡演進的基礎,為後續持續不斷在場景化應用中引入AI網絡模型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並且已在教育、金融、運營商等多個行業實現規模部署。公司作為運營商的SDN技術准入的企業之一,積極參與了5G核心網的准入及建設。

安全產品線方面,公司發佈了全系列的新一代AI防火牆,可應用於海量業務應用數據快速處理、IoT的安全防護、雲端高級威脅檢測及敏感信息流量加密等場景;同時還發布了安全雲、視頻安全、工控安全和數據安全四大解決方案,細分領域整體佈局全面啟動。公司在“5G安全”、“區塊鏈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多媒體內容安全”、“零信任安全”、“安全AI”和“軟件定義安全”等7個安全領域都進行了產品佈局和技術儲備,致力於打造國內最具競爭力的場景化安全解決方案及產品體系。公司安全業務在運營商市場取得快速增長,防火牆、負載均衡、入侵防禦集採綜合份額排名第一,在核心網、網絡雲、雲資源池等運營商核心場景實現規模突破。

目前,公司在運營商領域已由傳統的交換機、路由器設備提供商轉變為橫跨IT、CT兩大領域,覆蓋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存儲、雲計算、5G承載、5G小站、5G融合解決方案、安全、政企行業解決方案等的主流設備供應商。

2019年為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的元年,公司將H3C品牌交換機、路由器、WLAN、安全網關等成熟的網絡產品首推國際市場,並針對海外客戶的需求不斷提升產品適用性和海外特性。公司初步建立起了海外市場拓展和交付體系,新成立了俄羅斯、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泰國、巴基斯坦5家海外子公司,自主業務新發展渠道110家,覆蓋到24個國家,新交付海外項目近200個。

2019年,公司在中國企業網WLAN市場份額第一、在中國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份額第二、中國企業網路由器市場份額第二、中國安全硬件市場份額第二、中國SDN軟件市場份額第一。(以上數據來源於IDC和計世資訊)

2、計算與存儲產品

服務器方面,公司發佈了全新一代自研八路關鍵業務服務器H3C UniServer R8900G3,可支持高達8顆高端處理器,224個計算核心,具備96個內存插槽,滿足核心數據庫、虛擬化、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內存計算等多種關鍵業務場景運算需求。在中國企業級IT領域權威獎項“2019凌雲獎”中,H3C UniServer R8900G3關鍵業務服務器榮獲“2019年度關鍵業務服務器獎”。

公司還推出了存儲密集型服務器R4100,GPU服務器R5300和自研刀箱B16000等一系列高性能產品。目前公司服務器產品包括機架式服務器、刀片服務器、塔式服務器、高密度服務器和關鍵業務服務器等,全面覆蓋大數據、虛擬化、雲計算等主流業務需求。

存儲產品方面,在閃存領域,公司發佈了全新一代關鍵業務智能存儲系統Primera,集成業界領先的智能管理運維平臺InfoSight,讓存儲管理運維從被動應變變為主動預防,讓存儲具備雲一樣的特性,且擁有更快性能及更高穩定性;在海量存儲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全對稱分佈式存儲X10000G3定位於面向雲時代的分佈式存儲,擁有高性能、高擴展、高可靠、易管理維護等特性,廣泛適用於雲計算、虛擬化、數據庫、文件共享、票據影像、高性能計算、視頻監控等場景。服務器產品通過了中國移動NAS集採數十項嚴格測試,並出色地保障了大型慶典和賽事的轉播工作。

2019年,公司在中國x86服務器市場份額第三、中國企業外部存儲市場份額第二;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SDS塊存儲市場份額第一。(以上數據來源於IDC和計世資訊)

3、超融合產品與雲計算平臺

公司以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一體化戰略為主線,以虛擬化為核心,以雲平臺為龍頭,以融合架構為支撐,通過行業場景化的定製、交付與運維,為行業智能應用提供更加彈性、更加靈活的融合與雲計算產品。

公司的超融合系統是面向企業和行業數據中心推出的軟硬件集成化的雲計算系統,2019年,公司在中國超融合系統市場份額第二,市場佔有率達到21%,比2018年提升2%。在滿足大型企業雲計算需求的同時,2019年發佈的H3C UIS6.5超融合企業版產品,為中小企業全面雲化和數字化轉型提供雲計算融合產品與服務。公司超融合一體機連續實現廣東中醫藥大學、浙江廣電、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汽新能源汽車、中山市日報集團等邊緣雲應用場景。

公司發佈的ABC融合平臺(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Cloud Computing雲計算)——H3C CloudOS5.0,以全棧雲平臺為基礎,聚合了AI、大數據、IoT等多種技術及百態行業雲場景化能力,提供強大算力與海量存儲,並以數據智能分析為手段,深度挖掘數據潛在價值。

2019年,公司在中國超融合系統市場份額第二、在中國雲管理平臺、中國SDC(軟件定義計算)市場和雲系統軟件市場份額均居前列。(以上數據來源於IDC和計世資訊)

(二)以雲計算平臺,助力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

基於“數字大腦計劃”,公司以融合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智能數字平臺為核心,打造智慧應用生態,持續在政務雲、金融雲、交通雲、融媒雲、電信雲等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保持領先市場地位,助力更多客戶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

在政務雲領域,公司陸續中標阿克蘇政務雲、天津政務雲、北京市大興區政務雲、河北省政務雲二期、智慧合肥安全城市雲等多地政務雲項目。

在金融行業,公司推出了數字金融解決方案,聚焦生產私有云、開發測試雲、互聯網金融雲、行社雲“四朵雲”建設,中標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外匯交易所、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浙江農信等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的重大雲計算項目。

在交通行業,公司推出了數字城軌解決方案,並深度參與中城協城軌信息安全標準制定,廣泛聯合生態夥伴,打造數字城軌完整線網雲解決方案。數字城軌解決方案獲得2019年度ICT中國“最佳行業解決方案獎”,陸續中標太原、深圳、廣州、重慶、紹興等城軌雲項目。

在媒體行業,公司推出了數字融媒解決方案,為業內第一個面向融媒4K超高清雲非編場景的解決方案,實現4K視頻的7層非編能力,陸續中標北京電視臺、吉林省廣電融媒雲、青海電視臺融媒雲等項目。

在電信行業,公司結合運營商網絡重構的趨勢和需求,推出了多級電信雲解決方案,構建了統一的多級電信雲資源基礎架構能力,打造了多個多級電信雲改造樣板點。同時,公司與運營商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在政務雲、醫療雲、教育雲等主要的政企ICT領域共同贏得多個重大項目。

在教育行業,公司以“1個教育中臺+N個應用服務+M個生態夥伴”的發展策略,依託國家“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國家級實驗室,自主研發了智慧教育中臺、教育大數據平臺、未來教室、教師智能教學助手、學生智能學伴、線上教育平臺、人才培養等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全域覆蓋的教育雲,從線上到線下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從頂層規劃、軟件開發到集成交付、運維和運營的教育信息化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公司與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合作共建“智慧教育示範區”,打造一套基於閔行輻射全國的智慧教育生態系統,閔行區教育信息化2.0標杆項目的落地,為公司未來在K12領域的拓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以引進新產品線,促進分銷業務持續發展

公司致力於建立全面的IT分銷產業鏈和生態圈,與上游廠商和下游渠道經銷商互相促進、協同發展、互利共贏。公司繼續加深與惠普、戴爾、聯想等廠商的全面合作,在各產品線穩定發展的同時,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引入新的合作廠商及產品線,並不斷提升物流與信息化水平,IT分銷業務繼續保持健康穩定發展。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作為全球新一代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行業智能應用服務的領先者,公司擁有領先的數字化技術、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全系列關鍵軟硬件產品,具備豐富的行業信息化建設和運營經驗,擁有深厚的客戶資源與眾多的優秀合作伙伴。面對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公司繼續創新驅動發展,公司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1、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端到端交付能力

順應雲計算、5G、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公司全面、深度佈局“雲網”產業鏈,從硬件、軟件、解決方案、行業生態等各個層面為客戶數字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根據IDC2019年相關統計數據,公司H3C品牌交換機、路由器、WLAN產品在國內企業級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5.5%、27.9%、30.9%;服務器市場佔有率16.3%;安全硬件市場佔有率9.3%,均位居市場前三。根據計世資訊相關統計數據,公司2016年-2018年連續三年在中國雲管理平臺市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2019年中國私有云廠商競爭力象限圖中位於“領導者象限”,技術能力國內排名首位,2019年中國SDN(軟件)市場佔有率31.9%,連續四年蟬聯市場第一。

公司擁有從傳統網絡到新網絡(SDN/NFV)到IOT的完備連接能力、從私有云到產業雲及行業雲的“全棧式”服務能力、從平臺數據引擎到行業數據引擎的大數據服務能力、全方位的主動安全防護能力、從數字化轉型到專業化交付到一體化運維的全生命週期服務能力以及上萬家的數字生態夥伴的彙集能力。同時,紫光集團整合旗下公司的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視頻雲、軟件服務能力,成立了雲與智能事業群,實現全棧智能、全域覆蓋,不僅為公司提供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部署能力,並且使公司能為客戶提供更加多樣化、綜合的交付服務。

2、領先的場景化應用服務能力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和來臨,公司不斷賦能政府、電信、互聯網、金融、教育、醫療、能源、交通、製造等眾多行業客戶的信息化建設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公司承建了22個省級政務雲、300餘個地市區縣政務雲和15個國家部委級政務雲;為移動、聯通、電信、廣電等大型運營商建設超過30個高等級大型數據中心及雲基地,協助運營商成功拓展政企市場;與國內眾多互聯網公司形成戰略合作,網絡產品與服務器已廣泛部署於阿里、騰訊、京東、百度、新浪等眾多互聯網企業;承建四大行、三大保險、銀聯、中金所、中國人民銀行清算中心等金融行業數據中心;服務全部985和211高校、80%的教育城域網,幫助校園IT管理10萬個用戶終端;公司網絡產品佔全國三甲醫院60%以上份額,數字化產品在醫療行業市場綜合佔有率超80%,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在全國近500多家大型三甲醫院得到成熟應用,超融合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60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電力、能源30強;服務於50餘家民航機場、百餘條高速公路、百餘條鐵路和所有在建地鐵的城市。

3、突出的產品與技術創新能力

公司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引擎,在北京、杭州、南京、合肥、鄭州、成都、重慶等地設有研發中心,擁有多支具有豐富經驗和優秀技術能力的研發團隊,研發人員佔公司總員工人數超過30%,其中控股子公司新華三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人員比例超過50%。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39.41億元,約佔公司數字化基礎設施及服務的收入總額10%以上。公司專利申請總量累積超過10,000件,其中90%以上是發明專利。公司是OpenStack黃金會員、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會員、中國可信計算聯盟理事會成員、中國雲安全聯盟(C-CSA)成員單位,並參與制定國家信息安全委員會新一代防火牆、安全態勢感知兩項國家技術標準。近年來,公司不斷加大在雲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物聯網、存儲、5G、行業應用等方面的研發投入,數字化技術創新貫穿從數字化基礎設施、數字化平臺解決方案到數字化應用解決方案多個層級,不僅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線,並且推出了眾多國內技術領先的雲計算和5G融合解決方案,以持續創新引領市場應用。

4、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

公司積累了廣泛而穩定的渠道資源,擁有遍佈全國的銷售網絡,在全國設立40餘家辦事處,擁有3000餘名銷售人員,合作分銷商超過2萬家,為業務規模擴張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海外業務的不斷擴展,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數量和渠道數量將不斷增加。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1、整體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面臨的市場格局

2019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我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2020年,雖然疫情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一定衝擊,但疫情影響下的經濟增速放緩並非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所致,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穩中向好。

隨著數字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入,數字經濟的發展重心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移,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需求進一步增加。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是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我國高度重視5G產業的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了5G商用牌照,我國5G商用時代正式開始。5G的發展將進一步加速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領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具備感知、連接、計算、存儲、處理能力的新一代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賦能百行百業,激發更多行業新活力及新需求,推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2020年初疫情的發展,進一步釋放了我國政府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需求與市場空間。

同時,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仍然面臨產業基礎短板突出、核心技術儲備薄弱、融合應用程度不深、高端人才供給不足、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等諸多挑戰。面對市場來帶的機遇與挑戰,公司將繼續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創新、產業賦能、引領生態集群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助力我國百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2、公司發展思路

公司作為全球新一代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行業智能應用服務的領先者,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和物聯網在行業智能應用提供技術領先的計算、網絡、存儲和安全等軟硬件產品,併為行業客戶的雲計算智能應用項目提供規劃設計、軟件開發、解決方案、系統集成及運維管理等全生命週期服務。

在數字經濟的帶動下,圍繞著打造數字化企業、構建數字化產業鏈、培育數字化生態,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滲透將進一步加速,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也將會不斷加大,計算、網絡、存儲和安全及智慧應用將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公司將持續引領新一代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應用的創新發展。

3、新年度經營計劃

2020年,公司將在“AIinAll”智能戰略引導下,發佈全新升級的“數字大腦計劃2020”,並依託雲與智能事業群的組織保障,以全棧智能、全域覆蓋和全場景應用賦能行業客戶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滿足和引領“上雲用數賦智”的發展需求。公司將圍繞著雲平臺、數字化產品、組織架構、市場能力和運營效率等方面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1、升級智能雲平臺紫光雲2.0,實現統一界面、統一架構、統一數據平臺、統一基礎部件的技術特色,實現端到端一站式的專業雲服務交付,實現私有云、公有云、邊緣雲以及多雲服務的全域覆蓋能力,實現客戶上雲多元化的需求。依託紫光雲2.0,更好的滿足不斷增長的雲服務購買和定製場景化服務需求。

2、繼續加大對計算、存儲、網絡和安全的資源投入,升級智能網絡解決方案、陸續推出基於網絡態勢感知與智能調優的網絡產品、與物聯網融合的Wi-Fi6系列產品、5G邊緣雲設備和解決方案及軟件定義存儲產品,進一步豐富智能計算存儲、智能網絡、智能邊緣、智能終端等全棧的數字基礎設施。

3、全新打造數字大腦的核心引擎雲與智能平臺,融合IOT、數據引擎、智能雲管理、智能雲運營、視覺能力和雲安全,有效管理底層數字基礎設施,形成算力按需調度、數據順暢流淌、算法敏捷高效,助力客戶業務與運營的智能化。

4、組建紫光雲與智能事業群,將紫光集團旗下的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視頻雲和軟件服務能力進行有效融合,在技術、品牌、市場和服務方面進行全面統一。以統一協同的組織架構為基礎和智能統一的紫光雲2.0為平臺,滿足和引領行業客戶雲應用的多樣化需求。

5、以“數字大腦計劃2020”所提供的智能資源和應用,持續提升在國內政企市場雲計算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優勢地位,並在教育、智慧城市等重點行業實現階段性突破;以政企市場智慧應用經驗、高端路由器、IPRAN和5G小站及5G融合解決方案實現運營商市場的穩步突破;以聚焦重點行業和客戶、加強海外品牌建設為抓手,提升海外子公司業務拓展能力並持續推進海外新增子公司的落地和渠道建設。

6、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手段進一步深化自身數字化轉型;利用移動互聯技術持續創新辦公和研發模式,提升運營效率,實現精細化管理。

4、資金需求及使用計劃

公司整體業務發展趨勢良好,並與多家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公司將結合資產狀況和業務發展需要,繼續努力爭取獲得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不斷推進優化融資結構、改善債務結構的工作,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

5、公司可能面臨的風險

(1)宏觀經濟環境變化風險

數字經濟和傳統經濟深度融合的需求,及5G等新基建的落地和發展,為公司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若未來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發生變化,數字化建設投資放緩,可能對公司經營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此,公司將實時跟蹤並把握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趨勢,關注市場變化,根據宏觀經濟環境變化適時調整公司經營策略,加大技術創新與應用,健全風險預警機制,不斷增強公司抵禦未來經濟週期性波動帶來不利影響的能力。

(2)技術和產品研發風險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技術更新和產品換代迅速。

公司在產品與技術研發的投入一直在同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若公司不能正確判斷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發展趨勢並適時調整自身研發策略,不能正確把握新技術的研發方向,將使公司面臨競爭力下降和發展速度放緩的風險。公司將緊密跟蹤國內外的技術走向,加大市場調研力度,深入瞭解客戶實際需求,優化產品規劃,加強專業人才引進,不斷提升公司研發技術水平。

(3)經營風險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銷售人員及技術研發人員數量也不斷的增長,人員成本、房租、物流等各項經營成本及費用的上漲將進一步壓縮公司的利潤空間,對公司整體利潤的提升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公司將加大研發力度,提升產品與服務技術含量,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毛利率;另一方面將加強精細化管理和提高人員工作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4)人力資源風險

公司業務所涉足的各領域專業性較強,加之現代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公司將面臨著人力資源成本上升、技術人員和核心業務骨幹缺乏的風險。同時隨著公司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公司組織架構日趨複雜,管理能力面臨更高的要求。優秀的專業技術、業務和管理人才對公司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多年來,在公司良好的企業文化下彙集了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骨幹人員。公司將繼續加強專業人才隊伍的規劃與建設,加大引進力度和人才培養投入,持續推行企業內部培訓計劃,提高員工專業技能水平;繼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和公司內部激勵機制,吸引並留住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