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你百發百中的籃球架是真實存在的嗎?

如果想要與天賦異稟的NBA球員競爭真的只有花費多年的實踐和奉獻精神在籃球上嗎?其實並不一定,你還可以使用某些其他學科的知識。肖恩·威頓(Shane Wighton)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使用他自己本身學到的一些物理學方面的基礎知識、還有一些計算機模擬軟件的訪問權限以及足夠的工具來構建一個彎曲平面的籃板,從而將每一次的投籃都能使籃球準確掉入籃筐裡,讓沒有籃球基礎的人也能實現百發百中。

一個讓你百發百中的籃球架是真實存在的嗎?

這是一款能讓人想起馬克·羅伯(Mark Rober)的運動追蹤飛鏢盤的作品。那款飛鏢盤每次都會自動定位飛鏢的落點,以確保玩家每次將飛鏢擲出時都能準確的正中靶心——無論你擲得有多爛,飛鏢盤都會屁顛屁顛地用它的靶心接住你的飛鏢。但是威頓的籃板與羅伯的飛鏢盤並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飛鏢盤可以主動接住飛鏢,而玩家百發百中的前提是你要至少把球丟到籃板上,籃板本身是不會主動迎合你的籃球的。

為了幫助確定籃板所需的確切形狀,以不斷重新定向每次籃球的落點和通過籃筐的方向,威頓創建了一個軟件,可以模擬數百種不同角度和速度的投籃。最終他涉及出來的籃板形狀是一個橢圓形的拋物面,或者說更像一個由橢圓和拋物面組成的形狀,它的四周並沒有普通籃板那樣的尖角,它的形狀如果拿一樣東西來比喻的花,更像是一個扁平的裝飾果盤。

威頓將籃板的形狀輸入計算機系統中轉換成一個3D網格,然後使用自動CNC切割工具把木材切出這個形狀,使用一些膨脹的噴塗泡沫填充縫隙,這個木材便變成了一個大的光滑的籃板。

然而奇怪的是,當第一次籃板完全組裝好之後,它卻無法按預期工作。相反,每一次的投籃,籃球的落點都是在籃筐的前部,導致每一次籃球都會被彈出去。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覆盤,威頓意識到自己之前在電腦上做的每次模擬都沒有考慮球的大小。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他將籃筐從籃板出拉開幾英寸的距離,此後的每一次擊球都正中目標。

這可能是科學技術是如何為缺乏某一特定領域能力的人提供幫助的另一個新的實例,然而遺憾的是,這樣的籃板只能作為平時消遣遊戲,並不能用作實際比賽,並且一個沒有難度的投籃很可能也會讓投籃者失去興趣。所以威頓的這個一直以來的夢想可能只能侷限在他的工作室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