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鐘被打50個耳光:請給予孩子直接打回去的勇氣,別再隱忍了

​從小,家長們就教導自己的子女,和小夥伴一起玩耍,要相互友愛,不能你爭我搶,不能動手動腳;進入幼兒園以後,家長們會告訴孩子,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很重要,千萬不能在學校惹是生非;進入小學以後,家長們會告訴兒女,你已經是一個少先隊員了,一定要學會寬容,不能斤斤計較,自己忍讓多一點,同學之間發生矛盾的幾率也就會少一點……

孩子的一路成長,家長總是在告訴孩子要有禮貌,要懂得謙讓,要學會寬容別人,同時還不能做打人、罵人、欺負人的事情。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因為家長並沒有教會孩子如何應付別人對自己的侵犯,往往致使了孩子連保護自己的勇氣都沒有,只能默默承受別人對自己的欺凌。

2分鐘被打50個耳光:請給予孩子直接打回去的勇氣,別再隱忍了

這兩天,一個19歲黑衣女孩兒毆打15歲白衣女孩兒的視頻,在全網引起一片譁然。短短的兩分鐘視頻,黑衣女孩兒打白衣女孩兒50個耳光,其中28個還是拿鞋底打的。據說被打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黑衣女孩在樓下叫白衣女孩,她當時沒有回應。

為什麼不知道還手?為什麼寧願低聲求饒,也不敢站起來反擊?黑衣女孩的行為的確可恨,但作為父母我們還不得不反思為什麼白衣女孩連反擊的勇氣都沒有。關於這一點,曦曦媽希望所有父母都告訴孩子以下幾點——

(1)不惹事,是其一。

讓孩子不惹事兒的問題,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做得非常好的。經常都能聽見一些家長教育子女,要跟同學之間搞好關係,不要因為一點點小事兒就得理不饒人。

的確,不惹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能夠為我們帶來很多的安寧。所以,無數家長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孩子灌輸善良、寬容等多種美德。

(2)不怕事,是其二。

從兩人的體型上來看,黑衣女孩與白衣女孩相差並不是很明顯,可為什麼被打的白衣女孩兒既不敢反抗,也不敢躲閃,更不敢逃走呢?如此呆坐在一旁,木訥的接受對方持續不但的扇耳光,看著真叫人心急。

2分鐘被打50個耳光:請給予孩子直接打回去的勇氣,別再隱忍了

家長不要只知道教會孩子不惹事,卻忘記了教會孩子不要怕事。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如何預防被欺凌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欺凌。當別人跟自己實力懸殊不是很大的時候,我們要勇敢的反抗,別人扇你一耳光,不說還擊兩耳光,你至少得扇一巴掌回去吧!當自己確實幹不過對方,我們要學會逃跑,不能幹坐著受人欺負。

(3)父母支持反抗,是其三。

息事寧人,在很多家長心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當孩子被打了,別人哪怕是形式上的一個口頭道歉,家長就逼著自己的孩子放下被打的恥辱,毫無芥蒂的重修舊好。殊不知,息事寧人的背後,其實是別人口是心非的表面道歉,背地裡會繼續對孩子實施欺凌。

父母不要教會孩子做那個縮頭的烏龜,你越是叫孩子退讓,對方的氣焰就會越是囂張。當孩子面對欺凌之時,我們一定要支持孩子學會反抗,只有讓對方知道了孩子的強大,對方才會有所收斂,否則欺凌將會無限循環般上演。

2分鐘被打50個耳光:請給予孩子直接打回去的勇氣,別再隱忍了

——————

自己的孩子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在家裡如此呵護著長大,在外卻要遭受別人的欺凌,這讓父母知道了心中怎麼好受?曦曦媽希望所有家長都勇敢一點,教會孩子也要懂得反抗,就算是以暴制暴也要反擊才行,不然自己永遠是別人的下飯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