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六)

第七集:進城。現在隨著進城務工的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在農村忙半年閒半年,現在很多人為了生活的更好,就不願再閒半年,而是走出去打工了。

現在大城市對用工的需求也比較大,這就形成了農村勞力出去打工的熱潮。

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工作?一般人都不知道,可是有的人就知道。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上的分類標準,上面有1481種工作。

劉增雄,雲南省曲靖市住上海勞務工作站站長。常年往返在雲南與上海之間,為去上海務工的人找工作,為上海用工單位找工人,是上海和雲南務工人員的一個橋樑。像劉增雄這樣的人才會知道,這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工作。

他們在上海收集各種職業信息,尋找合適可靠的就業機會,然後帶著這些消息回家,去告訴山裡面的鄉親們。很多人聽到遠方招工的消息,願意出去試試。他們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打工、掙錢。

這次劉增雄又聯繫了一些用工單位,就回到了老家曲靖市。他要下到鄉里,一個一個村子去跑,去尋找合適的務工人員。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六)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國家級貧困縣,人均年收入不到3500元。秋收之後,這裡的農民就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了。

劉增雄來到了這裡,開始動員鄉親們報名。徐永耀夫婦,是這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劉增雄詢問他們夫婦脫貧了沒有,他們搖頭說:還沒有。

劉增雄就告訴他們夫婦,上海有用工需求,若他們倆有一個人走出去掙錢,他一年的工資收入不會低於3萬塊錢,足夠讓他們脫貧了。

其實,劉增雄這也是在做好事,國家正在扶貧脫貧攻堅,劉增雄若是能幫他們,找到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也是兩全其美的事。也是為扶貧脫貧攻堅工作,做了一份貢獻。

王銀花,苗族人。被上海一家家政公司錄用了。錄用後又在當地進行了職業培訓。培訓如何護理孩子、孕婦、老人。

王銀花家主要靠種菸葉為生,一年能掙5萬塊錢。家裡有兩個孩子,丈夫腿腳不方便,幹不了重活。種菸葉的收入只能維持一家人一年的生活。所以王銀花想到外面去工作,試一試,看看怎麼樣。

可是她老公不願意讓她出去,他們家親戚也都在做她的工作。說孩子還小,需要人陪伴,這確實也是實際情況。孩子還小還需要媽媽的陪伴和照顧。但王銀花又想趁年輕出去掙點錢。她也為難了。

到了出發去上海的那天,劉增雄帶著25個出去務工的家鄉人出發了。到了火車站,看到了隊伍中的王銀花,她最終還是決定去上海闖一闖,看一看。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六)

大家坐上火車一路來到了上海。到了上海,大家陸陸續續坐車去了用工單位。王銀花也坐車到錄用她的家政公司。

她被分配到了養老院,每個人負責一個老人,日常起居、飲食等都需要精心照料。王銀花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不知所措,況且她還聽不懂上海話,所以就得慢慢適應,邊學邊幹。

而劉增雄,則又開始為下一批務工者,聯繫用工單位了。在諮詢中,他問得很詳細,並認真地做著筆記,很是用心。

王銀花的女兒給她打來電話,王銀花有點想家了。到了休息日,王銀花跑到了外灘。她想看看上海外灘。

晚上的上海外灘好漂亮呀!各種燈光各種大樓林立,非常的漂亮!王銀花興奮地掏出手機,給老公打了個視頻電話。女兒接的電話,興奮地叫著:“媽媽,媽媽。”王銀花讓女兒看上海的夜景,女兒在那邊興奮地喊著:“好漂亮呀!”

劉增雄又要啟程回雲南,去聯繫務工人員了。這個世界的節奏真快呀!劉增雄的腳步一刻也未停。

無論是劉增雄還是王銀花,他們都是努力想過好日子的人,有想法、有生活的目標,雖然辛苦卻無怨無悔。

現在進城務工人員很多,有的家裡只剩老人和孩子。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沒有爸爸和媽媽的陪伴,這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六)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與教育,這真是一個矛盾的狀態。怎麼解?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吧。

“一趟開往夢想的火車,一艘乘載未來的大船。”這是故事講述人、演員辛柏青第七集的開場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