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互聯網大廠的二把手往事。

文 | 周曉奇 王琳 編輯 | 張宇婷

黎萬強的微博認證依然是小米聯合創始人,但卻停留在了2019年3月24日。作為小米曾經的二號人物,黎萬強自去年11月底宣佈離開小米後,極少向外界披露個人動態。

不同於黎萬強的低調,陸奇在離開百度三個月後,曾以YC中國創始人的身份高調回歸,隨後YC撤離中國,陸奇成立奇績創壇,繼續耕耘他的創業加速器。百度另一位曾經的“二把手”向海龍,在宣佈從百度離任後,則選擇當起了一名天使投資人,

今年底,美團“二把手”王慧文也將從美團退休,換一個生活方式。

在互聯網大廠中,創始人幾乎成為公司的代名詞,他們幾乎代表著有關公司的一切事物,並不時向外界拋出各種戰略規劃。而作為大廠的“二把手”們,則成為各種戰略落地實施的關鍵人物。

他們有些開疆拓土,在大戰中帶領公司突出重圍;有些牢守陣地,不讓敵方滲透一絲一毫。這些“二把手”們,對公司來說同樣至關重要。

然而,在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二把手”們有些被迫離去,有些功成身退,他們將往事留在江湖,開啟了另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二進二出小米,黎萬強放飛自己

2020年4月6日,是小米創立十週年的日子。

當天,雷軍在微博放出6張十年前小米辦公室的圖片。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張帶有人物的照片中,都出現了前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的身影。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這位被外界稱為“最懂米粉”的小米營銷靈魂人物,主導了MIUI系統,打造了小米文化,建立了小米粉絲經濟體系,並創造出“參與感、手機控、米粉節”等熱詞,因此黎萬強一度被稱為“營銷之父”。

然而,2014年底黎萬強首度離開小米後,其粉絲經濟一落千丈,其中既有互聯網紅利逐漸殆盡的原因,也有華為、OPPO等手機品牌補齊營銷短板,搶佔渠道的因素。

如今的小米,已然不再將粉絲經濟作為重點,而是轉向發力線下渠道,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小米生態鏈。

曾經作為小米二號人物的黎萬強,現在也鮮少向外界表露動態,其最新一條微博還是2019年3月24日,轉發小米9的宣傳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外界稱黎萬強為“營銷之父”,但接管小米營銷大任,原先並不是黎萬強的意願。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黎萬強

一位小米內部知情人士告訴Tech星球:“黎萬強在加入小米之前,就想搞個影棚,是雷軍拉他來做小米,他才來幫忙的。現在小米長大了,他又可以追求自己的影棚夢想了。”

2010年,黎萬強作為聯合創始人與雷軍共同創辦小米,最初負責的項目是MIUI操作系統。彼時,死摳成本的雷軍,向黎萬強提出不花錢將MIUI做到100萬用戶的要求。

接下重擔的黎萬強,只能與同事泡在論壇,生拉硬拽找來了100個用戶使用MIUI操作系統,而這100個用戶也是米粉文化興起的源頭。

黎萬強沒有讓雷軍失望,當時他是中國第一代UI設計師,深度瞭解國內用戶體驗。當MIUI操作系統發佈後,憑藉著口碑傳播,用戶呈現裂變式增長,很快達成了當初定下的目標。

正當黎萬強看著MIUI的用戶數直線向上時,一條調令突然來臨。2011年6月,雷軍想找一位懂小米的營銷負責人,但找了兩個月發現沒人懂他,最後還是讓黎萬強擔此大任。

不過,黎萬強剛一上任,提出的3000萬路牌方案,直接被雷軍全盤否定,雷軍希望黎萬強能夠像當初推MIUI一樣,不花一分錢也把手機做起來。

“當時內部開玩笑,說雷總出的是智力題,其實雷總希望我們靠口碑來做產品,不能做廣告,我們只好逼自己做新媒體”,黎萬強曾對媒體表示。

幸運的是,當時微博興起,黎萬強抓住了社交媒體的爆發期,同時迅速建立手機論壇,供米粉們互相交流。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在他的主導下,小米通過口碑營銷和互聯網紅利,省略渠道商、零售商等中間環節,將市場成本降到近乎為零,這也讓小米手機在三年內斬獲國內銷量第一的名次。

2014年,在小米如日中天的時候,黎萬強出版《參與感》一書,將小米營銷秘訣公之於眾。他總結小米成功的三三法則: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

但當時沒人會想到,兩個月後黎萬強突然宣佈將去硅谷閉關,小米網的工作將由林斌負責。

黎萬強走後,小米負面頻出。2015年,先是小米5推遲一年發佈,小米Note銷量慘淡,紅米Note2還爆出屏幕門事件,生態鏈產品空氣淨化器也被爆出質量不行。

同時,眾多友商也實現銷量反超。據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華為超過小米,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OPPO、vivo等手機廠商也憑藉著門店優勢快速崛起。

此時,一出小米的黎萬強卻找到了自己的瀟灑人生。

2015年,黎萬強偶然發現將花與草地的照片倒放,可以組成了一個星空。隨後他確定畫展主題,開始拍攝花與樹的主題照片。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花與樹的星空》11號作品,圖片來源於今日美術館官網

此時的雷軍在內憂外患下焦頭爛額。

當年8月9日,瀟灑了一年的黎萬強,從幾萬張照片中選出23張,在今日美術館舉辦“花與樹的星空”個人作品展。

在攝影展現場,黎萬強宣佈不再瀟灑,將在年底迴歸小米。

迴歸後的黎萬強,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的拓展。在黎萬強的帶領下,小米手機業務逐漸回溫,但小米影業卻毫無動靜,直至在2017年初宣佈解散。年底黎萬強被任命為首席品牌官和順為投資合夥人,小米市場部日常工作由梁峰負責,直接向雷軍彙報。

就此,黎萬強退出小米營銷一線,除為小米上市奔波外,他也鮮少對外露出,甚至讓不少網友在其微博呼喚回歸。

然而,黎萬強終究沒有迴歸,2019年11月29日,他宣佈正式離開小米,以“謝謝這沸騰滾燙的10年”為結尾,為10年小米生涯畫上了終章。

雷軍也在內部信中表示,“祝阿黎從此徹底放飛自我,快意人生!”

黎萬強離開後的小米,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從專注性價比到衝擊高端旗艦機;利用互聯網賣手機到開出6000多家小米線下終端;在十週年之際宣佈制定“YOU計劃”,招聘2000多名應屆生,用五到七年時間培養成管理及技術專家。

阿黎放飛,但雷軍仍需堅守。下一個十年,誰會陪雷軍走過?

16個月百度「變法」,如今陸奇成創業導師

離開百度的陸奇更忙了。

4月8日,作為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的陸奇,在騰訊產業孵化器畢加所進行了主題為《數字化進程加速帶來的創新機會》的線上分享,系統性講述了數字化帶來的機遇,以及對創業者的建議。

如今的陸奇,既是一名創業導師,也成為了一名創業者。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陸奇 圖源:視覺中國

演講、找項目、投資,成為了陸奇的主要工作。就在上個月,由於疫情影響,奇績創壇加速器還全面開啟線上面試,陸奇直接通過視頻會議,判斷是否對項目注資並提供創業指導。

2018年5月18日,李彥宏宣佈陸奇將在7月起離職,同時副總裁王海峰晉升為高級副總裁併擔任 AIG (AI技術平臺體系)總負責人。

李彥宏或許沒有想到,資本市場對陸奇的看重。在宣佈陸奇離任後,百度開盤股票大跌,市值一夜蒸發90多億美金,而在5月17日,百度市值達到990億美金,離千億美金只差一步之遙。

與此同時,陸奇離任後,李彥宏也一改口風,表示從沒說過All in AI,百度大多數資源還是集中在百度搜索以及百度信息流等核心業務上。

時間迴轉,2018年1月,李彥宏登上《時代週刊》(亞洲版)封面時,三句話離不開AI,他表示百度可以通過利用中國最大的優勢“規模”來主導全球的人工智能市場。

百度,也將真金白銀投向人工智能。據百度財報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百度營收90億美元,拿出約12億美元再投入研發,其中大部分投向了人工智能的開發。

彼時的百度,爆發魏則西、血友病吧等事件,業績急劇下滑,迫切需要找到突破口,將百度從泥沼中拉出來。押注AI成為百度的救命稻草,陸奇則成為手握稻草的人。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2017年1月,百度宣佈陸奇加盟,擔任百度總裁和COO一職,在其就職發佈會上,李彥宏說道,“百度正由搜索向人工智能艱難轉型,需要他發揮百分之百的能力,這是其他平臺所不能給他的。”

李彥宏對陸奇寄予厚望,也相信陸奇能夠力挽狂瀾,為此還賦予了陸奇在百度創建17年以來的最大權力。其中六大事業群副總裁向陸奇彙報,陸奇則直接向李彥宏彙報,這讓他立刻成為手握重權的百度“二把手”。

上任後,陸奇隨即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內部裁撤百度醫療事業部;整合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收編自動駕駛事業部、智能汽車事業部、車聯網業務;整合成立AI技術平臺體系等一系列舉措。

在外部則進行投資收購,先是投資新西蘭人工智能初創公司8i,隨後全資收購渡鴉科技,CEO呂騁加盟百度,擔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還花了1億美元投資蔚來汽車。

調整期間,百度也經歷了一波人事動盪。前百度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百度高級副總裁兼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汽車業務主要負責人鄔學斌、百度副總裁陸復斌等人均先後離開。

儘管多位高管離開,但陸奇的改革起到了效果。2017年第一屆AI開發者大會上,陸奇全面梳理了百度AI戰略、業務和路線,此次大會振奮了死氣沉沉的百度士氣,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百度形象。

與此同時,陸奇在任期間,百度營收也實現大幅增長。據百度2018年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顯示,百度總營收20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1%,淨利潤6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77%。

然而,在距離百度第二屆AI開發者大會僅有兩個月時,陸奇突然宣佈離任。

重掌大權的李彥宏並不順利。2019年7月3日,百度舉辦第三屆AI開發者大會,在這個百度公佈AI發展情況的重要時刻,李彥宏當眾被人從頭頂澆了一瓶礦泉水。

儘管當時李彥宏隨機應變,表示“AI發展道路上總會遇到這樣的挫折”,但失去陸奇的百度,能否成功度過AI轉型的陣痛期,或許只有李彥宏才知道答案。

14年老將離開,向海龍轉身投資

2019年5月17日,伴隨著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財報,百度又公佈了另一個爆炸性消息:高級副總裁、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離職。

當天,李彥宏發了一封近千字的內部信,只用了短短26個字評價向海龍:我們感謝海龍過去14年的陪伴和貢獻,並祝他未來一切順利。

“百度能有輝煌,海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功勞”,一位百度中層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回憶。資料顯示,向海龍2000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系,同年創建上海企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2005年2月,該公司被百度收購,向海龍正式加入百度,任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向海龍

供職百度14年,他的名字一直和競價排名綁在一起,曾一手建立起百度龐大的銷售團隊,其負責的搜索業務可以說是百度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據Tech星球瞭解,向海龍離職後,曾收到多家上市公司邀請,大多數他都拒絕了,最終,在國美高層的邀請下,向海龍成為了國美控股集團顧問,推進國美線上轉型。

另外,離職後的向海龍目前專注於投資業務。他的新身份是謙謙匯、龍眾新宜基金創始人,專注於2B企業,天使輪。向海龍從2014年就開始關注2B賽道,從2017年開始思考佈局2B,離開百度前,已投資了二十來個項目。

但他曾供職的百度已經不似當初。

谷歌退出中國後,百度一直過得很安逸,一位百度銷售中層曾對Tech星球表示,百度特別適合養老。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掉隊明顯,用戶體驗較差,垃圾廣告一直被詬病。今時不同往日,搜索入口被巨頭們輪番瓜分,百度遭遇了來自字節跳動的降維打擊,自動駕駛變現之路遙遙無期,雲業務突圍困難重重。

“百度可能在人們的心裡註定不能算是偉大,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曾經以及現在依舊是一家‘大’公司的事實。”一位百度前員工對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感嘆道:百度就算千錯萬錯,在互聯網至少未來5年的發展中,沒人能取代。

船大難調頭,公司大了,每一次改革都要深思熟悉,但好在,改變已經在百度內部悄悄發生。

過去一年,經過頻繁調整,百度重新梳理出來的組織架構:王海峰為CTO,負責基礎技術體系,人工智能事業群組,智能雲事業群組;沈抖負責移動生態事業群組;崔珊珊負責人力資源。

僅從數據上看,百度的改革還未見成果。如今,百度的市值一直在350億美元左右徘徊,已經掉出了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前五名。

“陸奇在第一次新風會上的演講主題就是:從大公司到偉大公司。”一位百度中層回憶道。如今,百度依然大,但他最終能否成為偉大的公司,除去戰略正確,還要更多能打的將士。

百度被吐槽最多的一直是人才流出問題。據Tech星球瞭解,百度正在逐漸放寬晉升的標準,“以前M4b才可以叫VP,現在M4a也可以了”。

或許,留住了人才就是留住了一切。

李彥宏正期待通過這樣的方式帶領百度重回巔峰,但這注定是一條刮骨療傷式的崎嶇之路。

王興背後的男人,壯年隱退

2020年12月28日,這一天是美團“二把手”王慧文在美團十週年的日子,也是他正式退休的時刻。

“這十年激烈精彩,不負年華。屆時我將退休,換一個人生軌道和生活方式”,王慧文在內部信中表示。

今年1月20日,美團在春節前公佈了一則人事調整,美團創始人王興宣佈聯合創始人、S-team成員、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將在12月正式退出具體管理事務。

郵件中還公佈了多項人事調整,其中S-team成員、高級副總裁劉琳也將於今年轉任公司高級顧問,同時增補副總裁郭慶、副總裁李樹斌為S-team成員。

在美團奮鬥十年後,王慧文終將退出美團,而在此前,他也陸續卸任了美團多個公司的職位。

鐵打的CEO,流水的二把手

王慧文

2019年10月,王慧文卸任上海路團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這是美團打車的運營主體。此後,他先後卸任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及摩拜公司的相關職務。

“過去幾年,老王和我多次討論過他的退休計劃,公司也為此一直在做準備,今天,我們正式和大家溝通這件事,我心裡有理解,也有不捨,但更多的是感謝和祝福,”王興在內部信中表示。

時光拉回到十年前。2010年,王興創辦美團網時,王慧文還在做二手房網站淘房網。原本兩者毫無交集,但王興給王慧文打了一個電話,勸說其加入美團,沒過多久,王慧文與王興再次成為創業夥伴。

然而,王慧文剛加入美團,就遇上當年爭奪激烈的千團大戰。當時各大團購平臺均獲得高額融資,2011年4月,拉手網宣佈完成C輪1.11億美元融資;當月大眾點評也宣佈完成超1億美元融資;5月,人人網打包糯米登陸紐交所,由此糯米網獲得上億美元加持。

幾乎所有團購平臺都想通過燒錢,實現快速擴張,以此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宣傳上更是包下公交、地鐵、電視等傳播途徑進行狂轟濫炸,就怕對手的宣傳比自己更猛烈。

彼時的王慧文,憑藉著在淘房網做廣告的經歷,發現花錢並不能產生多大效果。為此,他選擇通過新聞採訪等免費方式推廣,同時與團購導航網站、hao123導航等合作,購買與團購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推廣。

與此同時,王慧文的開城策略也是邊算賬邊擴張,他會按照城市的人口、淘寶消費指數、肯德基數量等指標來計算投入產出比,只有合適時才會進行擴張。

儘管這種策略也會出現些許漏洞,但在當時全行業瘋狂燒錢的背景下,美團靠著這一策略熬到了最後。2013年3月,美團對外宣佈在165個城市成為團購網站第一,整體市場份額佔比達到52.4%,以此奠定行業地位。

當年,無邊界的美團同步開啟外賣業務,王慧文從零開始組建團隊,逐步摸索著開啟外賣生意,當時美團為了維持外賣業務,每個月要燒掉3億元人民幣。

經歷千團大戰的王慧文知道,燒錢能擴張,但做精細很難,他認定最後外賣拼的是服務體驗。

為了找到合適的運營總監,他先是在互聯網、零售行業轉了一圈,沒挖到合適的人後,轉而從貝恩、麥肯錫、波士頓三家知名諮詢公司挖人。

新的運營人才加入後,美團外賣擁有了更精細的成本控制與運營,也逐步獲得了消費者青睞。2014年,美團全年交易額突破460億元,相比上一年總交易額增長180%以上。

此後,王慧文探索餐飲產業鏈上下游,隨即2014年美團在餐飲B端領域發起多項投資或收購。

“2014年左右,美團和點評都分別投資了一些餐飲軟件公司。今天回頭看,當初的投資是不對的,美團應該更早、更堅定地自己做”,王慧文曾表示。

就此,王慧文一手組建起了美團外賣、RMS 美團B 端等核心戰略業務,這也奠定了他在美團網“二把手”的穩固地位。

“美團十年,老王全情投入、貢獻卓著”,王興在內部信中說道。

如今,王慧文的離去,也意味著美團開啟了下一個十年人才梯隊的培養計劃,即將退休的這一年,“二把手”王慧文正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人才梯隊的培養。

參考資料:

《黎萬強:小米營銷教父的滾燙十年》獵雲網

《對話黎萬強:小米4個“逼瘋”的時刻》網易財經

《陸奇“救火”百度的486天》界面新聞

《美團二號人物王慧文年底退休:從清華學渣到王興“背後的男人”》動點科技

《一朝功成名就,美團二把手王慧文壯年退隱》商業風雲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