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遇上疫情怎麼辦?別慌,不妨試試這5種途徑!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創歷史新高。畢業季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雲招聘”上線、公務員擴招、入伍優待……近期,從國家到地方層面頻頻出手促就業,幫助應屆生度過這個特殊的畢業季。


畢業季遇上疫情怎麼辦?別慌,不妨試試這5種途徑!

資料圖:某學校就業部門的老師正在監控“雲“招聘會的數據。 戴可 攝


“雲招聘”助力求職!


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地方把招聘會搬到了網上。


“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為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湖北今年提出了包括組織網上就業市場在內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充分利用國家、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平臺(網站),通過“互聯網+就業”模式提供招聘、指導和服務。


而在一些地方,除了“雲面試”還有“雲簽約”。


在遼寧大連,全市的普通高校2020屆畢業生可通過“遼寧省大學生智慧就業創業平臺”,採取“不見面”網上籤約的方式,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


陝西則為畢業生搭建起了“雲”人才市場。


此前,來自陝西省教育廳的數據顯示,全省高校已舉辦網絡視頻招聘會126場。此外,陝西還邀請各用人單位通過學校就業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開展線上招聘會、“雙選會”。


畢業季遇上疫情怎麼辦?別慌,不妨試試這5種途徑!

資料圖:2018年12月2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9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在全國各考區統一舉行。圖為考生在南京林業大學考點進場參加考試。中新社發 蘇陽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國企、公務員擴招!


往年,進國企或者考公務員是不少應屆生畢業後的首選。今年,畢業生將迎來利好——多地提出國企、公務員擴招!


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對外公佈。


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意見》提出了多項舉措,其中包括國有企業今明兩年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不得隨意毀約,不得將本單位實習期限作為招聘入職的必要條件。


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武漢,日前已明確,該市各類國有企業從新增崗位中拿出不低於60%的崗位專門用於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


另外,各地公務員崗位今年也進一步向高校畢業生開放。


例如,湖北已明確2020公務員招錄計劃增加20%,選調生招錄計劃增加50%;山東德州此前也提出,今年市縣鄉公務員招錄計劃要增長140%以上。


畢業季遇上疫情怎麼辦?別慌,不妨試試這5種途徑!

資料圖:大學生返鄉創業開蘭花網店。 張金川 攝


創業有補貼!


促進就業的同時,各地也出招鼓勵應屆生創業,並且給予一系列優惠政策。


例如,南京就發佈了《關於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十項措施》,涵蓋放寬落戶門檻、保障人才安居、拓寬就業渠道、有效支持激勵自主創業等10方面舉措。


其中明確,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工商登記起,3年內可按每年1.44萬元限額依次扣減相關稅費;擴大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遴選並給予10-50萬元資助,對已資助項目中發展前景好的可給予最高300萬元接力投資。


湖北則提出,疫情結束後,全面實施“我選湖北”計劃,吸引更多大學生在鄂就業創業。對2020屆湖北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畢業季遇上疫情怎麼辦?別慌,不妨試試這5種途徑!

資料圖:2018年10月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內,考研生在認真學習。 孫宏瑗 攝


研究生擴招!


今年,繼續深造也可以成為更多畢業生的一個選擇。


早前教育部印發通知,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明確2020年將計劃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


按照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萬人。就此推算,擴招之後,今年的研究生招生規模或將達110萬人。


在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歷史最高的背景下,對於考生而言,每增加一個招生名額就多了一份被錄取的希望。


畢業季遇上疫情怎麼辦?別慌,不妨試試這5種途徑!

資料圖:2017年12月28日,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舉行2015級定向士官入伍歡送儀式。楊華峰 攝


入伍有優待!


除了研究生擴招,今年國家還將擴大入伍規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擴大大學生應徵入伍規模,健全參軍入伍激勵政策,大力提高應屆畢業生徵集比例。


近期,各地也紛紛出臺大學生入伍優待政策。


例如,南京已提出,鼓勵大學生入伍,大專和本科學歷入伍獎勵金標準由原家庭優待金的50%、60%提高至70%、80%。安徽省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近期也公佈全省各市縣大學生入伍優待政策。

各地均給出了不同的優待政策,其中滁州應徵入伍的碩士畢業生每人一次性獎勵6萬元,本科畢業生每人一次性獎勵3萬元,專科畢業生每人一次性獎勵2.5萬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