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上黨堆錦俗稱長治堆花,是山西省長治市(舊稱上黨)特有的傳統手工藝品,也是工藝美術行業中唯一保留的一個地域性民間手工藝品種。主要的藝術特點,一個是“堆”,一個是“錦”。所謂“堆”,就是在一個平面堆起來;“錦”就是色彩鮮明,效果漂亮。尤其是使用絲綢這種特殊的材料。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堆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動物活靈活現、花草逼真誘人。用絲綢、錦緞詮釋傳統意義上的繪畫,給這一民間工藝增添了神秘色彩。上黨堆錦也被稱為立體國畫。

2008年,上黨堆錦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公元6-10世紀(隋唐時期),潞綢已聞名北方,潞綢做工極為精細、染色工藝相當精美。潞綢的鼎盛帶動了一批潞商的興起,當時大部分農戶開始 “專事機杼,不問耕耘”,故明清時“澤、潞豪富甲天下,非數十萬不足富”。這為上黨堆錦的製作和銷售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公元7-10世紀(唐朝)時,唐玄宗李隆基以潞州別駕的身份龍潛上黨,不僅把宮廷音樂帶到潞州(後稱長治),也將宮廷裡用絲綢製作的工藝品“堆絹”帶到了上黨古城,於是上黨民間就有了一種叫“堆花”的手工藝品。在古代的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絲織品,所以堆錦在用料和工藝上都極為考究。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20世紀初(民國年間),上黨堆錦藝人還為馮玉祥、吳佩孚、閻錫山等人制作過堆錦肖像,為外國傳教士堆制過教皇、耶穌像。後來,鉅富的晉商爭先恐後地將堆錦藝人請到自己的家中,堆制六條屏、四條屏、中堂和規格不同的單幅畫等。一時間,收藏上黨堆錦成了達官貴人、商賈富豪追逐的一種時尚和顯示身份的資本。祁縣喬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莊園的數十幅上黨堆錦精品,均製作於19世紀80年代末到20世紀40年代初。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21世紀初,上黨堆錦的發展日益受到佛教界、中外遊客以及國際市場的關注。上黨堆錦藝術與佛教文化的緊密結合,使佛像又增添了一種新的絲質軟體浮雕造像形式,豐富了佛教文化表現形式。上黨堆錦傳承人還採用古老的上黨堆錦工藝,成功研製出西方油畫堆錦作品,使東方古老的工藝美術和西方獨特的油畫藝術非常巧妙地融合,使堆錦藝術不斷創新發展。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上黨堆錦以絲綢織物為主要面料,草板紙、棉花為骨架,經剪裁、貼飛 邊、壓紙捻、絮棉花、撥硬折、捏軟褶、渲染描繪等十餘道工序製成。其單體造型小巧精緻,以人物為例,一般身高在15至25釐米之間。因製作中各部分棉花的厚薄不均,邊緣粘貼的紙捻粗細各異,再加上撥摺疊壓時的順序變化,使畫面產生立體感。上黨堆錦對人物的頭、手、佩飾、道具的製作要求十分精細,手指必須內填棉花,外包綢緞,頭飾、道具要用金銀箔料刻成十分精美的圖案,一些地方還要彩繪。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上黨堆錦藝術無論是對人物的塑造,還是對花鳥動物的刻畫,都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尤其是堆製出的佛和菩薩的造像,不僅體現出了傳統佛教藝術中的莊嚴、肅穆和神秘的色彩,而且成功地融入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將溫柔婉約之美和崇高莊嚴之美融合在一起。精湛的工藝、獨特的層次、變幻莫測的紋理、優美而不失質樸的情趣,形成了堆錦獨特的視覺效果。

晉山晉水·晉文化:上黨堆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