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一首比較特殊的詞,抒寫不務正業的悲慘結局,讓人感慨萬分!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是北宋一首比較特殊的詞,它有著警示後人的作用。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這是宋徽宗被金兵俘虜後的作品。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陷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在被金兵押往北方的途中,詞人以花喻人,借杏花橫遭摧殘的命運寫自己的悲慘生活,抒發自己的的亡國之思。

宋代一首比較特殊的詞,抒寫不務正業的悲慘結局,讓人感慨萬分!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宋代: 趙佶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上片描寫杏花,筆觸細膩。先寫杏花的姿態,杏花如那裁剪的白綢,花瓣重重疊疊,均勻地暈染上淺淡的胭脂。這是一幅多麼絢麗的杏花圖啊。接著詞人筆鋒突轉,這令絕色美女都自慚形穢的花兒,卻遭到無情風雨的摧殘,黯淡凋零了。這裡詞人憐杏,更是自憐。他本來是一個帝王,如今卻淪為階下囚,與這杏花有著同等的遭遇。

宋代一首比較特殊的詞,抒寫不務正業的悲慘結局,讓人感慨萬分!

下片抒寫自己的悲憤。詞人一路北行,見燕子飛來,想要託燕子寄去心中重重離恨,但燕子又怎麼懂得人的語言呢。既然託書不能,詞人只能空自懷想故國,故國是那麼的遙遠,回首南望而望不見。於是只能求之於夢寐之間了,但近來卻連夢都不做。詞情愈轉愈深,哀音不絕,讀來令人哽咽不止。

宋代一首比較特殊的詞,抒寫不務正業的悲慘結局,讓人感慨萬分!

這首詞抒寫了一個不務正業的君王的悲慘結局,讓人感慨萬分。宋徽宗接手的北宋還算比較繁華,但他卻熱衷繪畫、書法,甚至流連青樓之地(私會李師師這事周邦彥詞中有寫),唯獨不喜歡治理國事,導致北宋民變四起,國力嚴重衰退,以至於最後被金國攻破都城做了俘虜。

宋徽宗的結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做哪一行,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定要做好,有個人愛好是好事,但不能將愛好凌駕於主業之上,否則終有一天會自食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