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公路復工辛勤又忙碌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把養路、護路當作是一生的承諾,這一干啊就是一輩子。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我們才有了出行的安全。他們每天都在風裡雨裡,在非常艱苦的環境中,守護著“天路”養護任務。他們亦是最美養路工,他們淳樸善良,他們毫無怨言。他們穿著橘紅色標誌服,看那靚麗的顏色,如火似霞。更似公路上跳動的音符,譜寫著他們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奏響著公路坦途的奉獻之歌。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公路復工辛勤又忙碌

圖片來源網絡

玉樹總段管養公路里程在逐年增加,自然環境惡劣。不僅要修路沿,還需要打掃冰雪,整平路面,公路養護365天,每天都是工作。儘管十分辛苦,但只要你真正理解了養路的責任,你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會樹立一個信念,那就是把路養好。因此,辛苦工作的他們都熱愛他們自己的職業,吃苦耐勞,甘為公路事業獻身。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公路復工辛勤又忙碌

圖片來源網絡

李懷臣,經歷過家鄉的災難。他說,自從地震以來,玉樹可謂是重生了,1999年12月,他來到玉樹工作,親身經歷了玉樹地震,並參與到災後重建過程中。十年的時間裡,無論從玉樹的城市建設,還是人文素養,都在不斷改變,而且是越變越好。他說,感謝黨和國家的幫助,感謝人民群眾的救援,是他們幫助建設了一個的玉樹,謝謝你們。十年期間,李懷臣帶領著他的機械班默默付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玉樹自然環境惡劣,由於地處高原,常年遭受風雪,十分缺氧。在玉樹養路的人員少,但是路線長,所以每個人的任務都十分沉重,這也是養護機械隊需要克服的困難之一。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公路復工辛勤又忙碌

圖片來源網絡

據瞭解,李懷臣22歲就從部隊轉業分配到養護隊,現如今他已經45歲了。他說這些年,他把青春和的想都獻給了養護隊,但回頭想想,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每天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想著為國家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以路為業,他不悔,他願意把自己最好的年華獻給公路事業,只希望人民可以安全從路上走過。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公路復工辛勤又忙碌

圖片來源網絡

吉元勳也是玉樹公路總段結古公路段一名養護工。2004年,他從部隊轉業分配過來。作為最基層的養路工,他主要負責清掃路面,修補一下坑槽,並割除雜草,這項工作單調枯燥且辛苦,但他還是默默地堅持著。可能,這就是養路人獨特的品格吧,不怕吃苦,兢兢業業。2007年,他認識了新分配來的大學生何英柱,他們兩個人年齡相仿,在工作中相互鼓勵,相互照顧。在這份枯燥又辛苦的工作中,他們相知相愛到相守 就這樣他們走進了婚姻殿堂。他們說,這些個玉樹公路總段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會議,他們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只想著把公路養護好,讓大家出行方便,我們兩個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公路復工辛勤又忙碌

圖片來源網絡

“記得有一次,我們維護的路面突然出現了塌方,大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八個小時的搶修,才將道路恢復暢通。八個小時的不眠不休,當時我們飢寒交迫,精疲力盡,但是心裡卻很有成就感。”吉元勳說,我們從來不後悔做這個工作,長期的時間,公路就像需要我們照顧的孩子,我們必須清楚地瞭解每條公路的基本情況。養護區域內每條公路的長度、路況他都清清楚楚。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公路復工辛勤又忙碌

圖片來源網絡

吉元勳夫婦說,我們也是玉樹地震的親歷者,看著玉樹這些年的變化,我們打從心裡面開心。我們早已經把這裡當成了家,能為“家鄉”做點貢獻,我們感到十分光榮!歷經千辛萬苦,玉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堅信,公路養護事業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我們期待國家也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也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