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期貨獲批,和約細則是什麼?哪種養豬人不適合玩?


生豬期貨獲批,和約細則是什麼?哪種養豬人不適合玩?

4月24日,中國證監會表示,近日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首個活體交割品種即將上市。歷經近20年,生豬期貨終於來了。

20年曲折上市路

生豬期貨不是新事物,長期以來,國內就有人關注、研究、推進。

2001年起,大商所就開始生豬系列標的研究,2008年就完成生豬期貨初步設計方案,並對白條、仔豬等標的開展研究;此後對各種形態持續跟蹤研究,2013年開始對分割豬肉和價格指數編制進行研究;2016年完成分割豬肉初步設計方案。幾經周折,後來還是回到了以生豬活體為交易標的設計合約方案。

2018年2月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已批覆大商所的生豬期貨立項申請。2020年4月24日,中國證監會官宣,批准大商所進行生豬期貨交易。20年曲折上市路,終於“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

好事多磨,《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採取期貨交易等措施穩定發展養豬業,並要求在適當時機儘快推出生豬期貨交易。但直到雞蛋期貨在2013年上市以後,又過去7個年頭後,生豬期貨才姍姍來遲,追究根源,主要原因有3點:

一是過去養豬業散戶眾多,豬種繁多,飼養方式五花八門,標準化和規模化程度很低,不利於交割。2006年,年出欄500頭以上豬場佔市場總量比重僅為27%。不過上述局面在近年有了顯著改善。2019年,年出欄500頭以上豬場的比重佔到57%。此外,根據中國豬業高層論壇統計,2019年前20強養豬企業總出欄量達到6208萬頭,佔市場比重11.48%。

二是豬肉價格與CPI息息相關,一些人擔心會影響物價穩定。比如2020年2月CPI上漲5.2%,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35.2%,影響CPI上漲約3.19個百分點。

三是國內養豬業疫病複雜,活體交割會有生物安全隱患,讓人頭疼。

近年,隨著產業發展,再通過合約的針對性設計,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生豬期貨獲批也就水到渠成。

生豬期貨上市的意義

生豬業是個大產業,市場規模3萬億元,而且事關民生。整個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種植、動物育種、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諸多行業。生豬期貨的上市,為養豬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價格發現和避險平臺,如果功能充分發揮,對於完善生豬價格形成機制、提升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能力和助力生豬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一,大佬們可以放心擴張了。生豬期貨交易推出後,養豬企業多了一種避險工具,可以根據出欄計劃,通過賣出套期保值鎖定銷售利潤,規避行情下跌帶來的損失。目前豬價漲幅巨大,後期會有很大的價格回落風險,生豬期貨能為他們的生產經營保駕護航,讓他們放心復產和擴張。

第二,長遠看,有助於穩定CPI。生豬期貨的上市,為產業提供了公開、透明、連續的參考價格,通過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有助於平抑生豬價格波動,起到穩定CPI的作用。

第三,形成閉環的風險管理工具。生豬期貨上市後,加上豆粕、玉米等上游期貨品種,整個產業鏈條從成本控制到產成品保值形成了閉環,期貨成為養豬業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

生豬期貨獲批,和約細則是什麼?哪種養豬人不適合玩?

第四,生豬期貨的上市,為養豬業提供了一個遠期價格,養豬人可以參照這個價格調整養殖規模。

第五,有助於生豬保險推廣。養豬業事關國計民生,生豬期貨的上市為行業“保險+期貨”創新業務的實踐提供了切實的抓手,可以為生豬提供“再保險”通道,打通了金融服務養豬戶的最後一公里,有助於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第六,有助於復產保供應。2019年下半年以來,由於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很多人感嘆吃不起豬肉,不但影響了物價穩定,也影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雖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生豬復產,由於憂心非洲豬瘟疫情威脅和後勢豬價大幅回落,養豬人的熱情受到影響。現在有了生豬期貨,有助於規模化養豬企業放心擴張,有利於促進生豬產能的恢復。

生豬期貨何時交易?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督促大商所紮實做好生豬期貨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生豬期貨平穩推出和穩健運行。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大商所已完成生豬期貨合約和規則方案的整體設計,交割倉庫徵集正有序推進,相關業務、技術系統也已準備就緒。

按照以往的經驗,證監會批准期貨品種上市後,到交易所正式上市,快則1個月,慢則數月。由於目前處於保供應、穩物價的重要時期,我們認為,大商所10天內公佈期貨合約的概率很大,3個月內生豬期貨實現正式交易的可能性較大。

生豬期貨合約細則有哪些?

截至目前,大商所生豬期貨合約的具體細則尚未公佈。根據此前生豬期貨論證會的信息,為了滿足養豬人的需求,下面進行了初步梳理,要提醒的是,最終合約細則也許會有變化。

生豬期貨獲批,和約細則是什麼?哪種養豬人不適合玩?

上述合約僅供參考,最終合約以大商所正式公佈版本為準。

養豬人如何操作套期保值

生豬期貨已經準備了近20年,如今上市在即,想要套期保值的養豬人要早做準備,熟悉規則,這樣才能避免成為“中國銀行原油寶”那樣的韭菜。

生豬期貨套期保值是指把生豬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讓不願承受較大風險的人將風險轉移給願意承受部分風險的人,提前鎖定未來的價格。對於養豬場來說,一般適用賣出套期保值。他們為了規避未來豬價下跌的風險,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現貨數量、出欄時間相應的期貨合約。

假設4月28日的生豬價格為32.5元/公斤,即32500元/噸。某豬場計劃在10月份出欄生豬1.6萬頭,10月份期貨價格為54萬/手。這個豬場該如何套期保值?

生豬期貨獲批,和約細則是什麼?哪種養豬人不適合玩?

從表1可以看出,由於1手生豬期貨等於大約160頭標豬,豬場需要以54萬/手的價格賣出100手10月生豬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假如10月10日生豬價格下跌至26元/公斤,1.6萬頭豬出欄後少盈利1170萬;在賣豬的同時,豬場平倉期貨合約,完成套期保值。由於期貨價格跌至45萬/手,豬場可以從期貨市場盈利900萬。換言之,豬價大跌的情況下豬場進行套期保值,最後利潤僅減少270萬。

當然,套期保值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上述例子中,如果10月10日生豬價格沒有下跌,反而有一定的上漲,這種情況下套期保值就會給豬場帶來損失。

生豬期貨獲批,和約細則是什麼?哪種養豬人不適合玩?

由表2可以看出,如果10月10日生豬現貨價格為36500元/噸,期貨價格為63萬/手。這種情況下,豬場在現貨市場能帶來720萬的利潤增長,但在期貨市場上有900萬的虧損。換言之,豬價上漲的情況下豬場進行套期保值形成180萬的損失。

看上去是個失敗的案例,其實不是。套期保值的本質是對沖,等於是花保險費用提前鎖定了鉅額的銷售利潤。

生豬期貨推出後,豬價波動減弱還是放大?

在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雙重疫情影響下,生豬現貨市場複雜多變。生豬期貨上市之初,一定時間內,並不會使豬價波動變得平緩,“羊群效應”仍然會存在。相反,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短期內很可能出現行情波動加劇的現象,這一點,瞭解雞蛋期貨的都懂得。所以,養豬人和投資者要對生豬期貨市場的運行有合理預期。

但從中長期來看,生豬期貨有助於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當行業的集約化程度足夠高的時候,豬週期也就被熨平了,有利於物價穩定。

哪些人不適合玩生豬期貨?

第一,缺錢的人不能玩。按照目前的豬價,一手生豬期貨合約就需要幾十萬元,幾百萬的資金量都是小散戶。

第二,心臟不好的人不能玩。轉眼間就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盈虧,心臟不好的人享受不了這種心跳的感覺。

第三,沒時間盯盤的人不能玩。期貨有10倍槓桿,碰上下跌行情,一不小心就會爆倉。當然,最多賠光本金,不會出現“原油寶”那樣倒貼的穿倉現象。

第四,紀律性差的人不能玩。嚴格控制倉位,不宜超過3成倉。要能管住自己的手,不投機,只套保。不要認為熟悉養豬業是優勢,玩投機,你搞不過那些金融玩家。

目前,大型養豬企業正在加速復產擴張,但苦於沒有避險工具,一旦生豬價格進入下跌週期,將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生豬期貨的推出,大型養豬企業有了避險工具,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有利於保供應、穩物價,有助於養豬業可持續發展、效率提升。但散戶不宜參與,期貨有10倍槓桿,風險太大,很容易成為炮灰。


生豬期貨獲批,和約細則是什麼?哪種養豬人不適合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