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寶貝二:哥弟明爭暗鬥--嫉妒造就的絕世珍品

國博寶貝二:哥弟明爭暗鬥--嫉妒造就的絕世珍品


龍泉清瓷產自唐中晚期,出道後深受歐洲和東南亞人民的喜愛。尤其是爪哇人民,不惜斥巨資大量引進,還把龍泉清瓷作為陪葬用品,死後擺在墓旁彰顯財富。


龍泉清瓷分為哥窯和弟窯。哥窯胎色灰黑,以
古樸紋飾裝飾,弟窯胎白釉青,以粉青,梅子青為主。

國博寶貝二:哥弟明爭暗鬥--嫉妒造就的絕世珍品


傳說龍泉縣有兩兄弟,哥哥章生一,弟弟章生二。哥哥產的是哥窯,弟弟產的是弟窯。同一師傅,哥哥產品總比弟弟的受歡迎。


當年該隱和亞伯同為耶和華進供,耶和華選了亞伯的貢品。小小一件事,該隱因此殺兄弟洩憤,更何況有競爭關係的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


既生一,何生二?弟弟嫉妒了,他的嫉妒讓哥窯從此名垂千古,由此可見--好的“嫉妒”讓對手進步!


在哥哥燒瓷過程中,弟弟故意搞破壞,關鍵時刻,喝一口水噴到哥窯中,瓷器全部損毀,佈滿裂紋。


國博寶貝二:哥弟明爭暗鬥--嫉妒造就的絕世珍品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批“殘次品”被放到市場處理,竟被搶購一空。哥哥深受啟發,一不做二不休,此後專心研發“紋路”瓷器,比如鱔魚紋,冰裂紋,大小格子紋等,從此飛黃騰達,聞名於世。


國博寶貝二:哥弟明爭暗鬥--嫉妒造就的絕世珍品


傳說有待考證,歷史上的哥窯瓷器,是如何煉成的呢?


瓷器生裂紋的過程叫開片。開片是指燒造過程後冷卻時,因釉面和瓷胎膨脹係數不同而產生裂紋。窯工利用這種缺陷,打造出神奇的哥窯瓷器。


乾隆曾為哥窯題詩:

伊誰換夕薰,香訝至今聞。

制自崇魚耳,色猶纈鱔紋。

本來無火氣,卻似有云氳。

辨見八還畢,鼻根何處分。


工匠把有裂紋瓷器放在炭黑水中,裂紋生出黑色鐵線。冷卻不代表開裂的結束,瓷器還會再開裂,持續兩年左右。後續裂紋和空氣接觸,充分氧化後生金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為“金絲鐵線”。


國博寶貝二:哥弟明爭暗鬥--嫉妒造就的絕世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