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教授:讓孩子成為一個正常人比單純成為“學霸”更重要



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有好的發展、有一個光明燦爛的前景。但當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只剩下學習,這時我們的孩子就可能變得“不正常”。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問問自己,我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北師大教授:讓孩子成為一個正常人比單純成為“學霸”更重要


01

讓孩子成為一個正常人比

單純成為學習上的“超常”者更重要


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都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有好的發展、有一個光明燦爛的前景。但為什麼孩子的發展方向會與原先的設計背道而馳?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檢討的是自己的兒童觀,就是我們首先要問問自己,我要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是成功的?


2018年,北師大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和北師大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基於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代表性取樣,對全國近20萬名四年級、八年級的孩子及其班主任開展調查。數據調查發現,四年級、八年級學生都認為家長最關注孩子的是學習情況、身體健康、人身安全。四、八年級學生均感受到家長對成績有較高的期望,45.9%的四年級學生認為家長希望自己考到“班裡前三名”,42.7%的八年級學生認為家長希望自己考到“班裡前十名”。


這樣的出發點無疑是為人父母的一片拳拳之心,“為人父母,必為其計深遠”。但問題是,當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只剩下學習,當我們還要求孩子在學習上做到“超常”,這時我們的孩子就可能變得“不正常”。


北師大教授:讓孩子成為一個正常人比單純成為“學霸”更重要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多方面的成長需要,他們要找尋人生的意義、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他們有與人交往的需要,要在人生的多個方面證明自己“我能行”;他們首先是一個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學習的機器,他們需要豐盈的生活,而不是“吃飯—學習—睡覺”這樣簡單生活的重複。而且孩子是存在個體差異的,當我們評價孩子的成功與失敗只有“學習成績”這個指標並且必須是班級甚至年級前多少名時,就讓許許多多的孩子在還沒有真正開始人生之前就把自己定義為“失敗者”。


今天我們怎麼做家長?在孩子0~18歲的階段,我們要為孩子未來的幸福奠基,讓他們熱愛生活,覺得活著真好;讓他們有人的情感,對親人有感恩的心、對他人有惻隱之心;讓他們有基本的生活感知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抗挫折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正常人,比單純成為一個學習上的“超常”者重要很多。


02

讓孩子在大量日常

非目的性交流中瞭解規則和道理


家庭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生在家長每天與孩子的互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由於各種原因,一些家庭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如留守兒童、流動兒童,一些離異家庭的孩子,或爸爸媽媽工作太忙無暇顧及的孩子。同時,現實生活中,即使許多家長和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互動,同樣達不到滿足孩子成長需要的目的。


價值觀的傳承、代際的傳遞都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不帶任何目的性的互動中完成的。孩子在有溫度的日常生活中、在撫養人的絮叨和叮嚀中、在家人精心準備的一粥一飯中感受親情,體味情感的意義和價值,理解現在與家人、將來與其他人建立起穩固聯結的意義。孩子需要在大量日常非目的性的交流中瞭解規則和做人的起碼道理。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無論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還是八年級學生,都把“有溫暖的家”排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的第一位(分別為39.3%、49.4%)。但孩子渴望有“有溫暖的家”並不等於孩子有溫暖的家。數據顯示,有25.1%的四年級家長和21.8%的八年級家長“從不”花時間與孩子談心。另外,有二到三成的四、八年級家長“從不”問孩子學校或班級發生的事情、“從不”和孩子討論身邊發生的事情、“從不”和孩子討論電影或電視節目。且與四年級相比,八年級親子溝通頻率明顯下降。《報告》暴露出來的家庭教育問題,值得家長警惕與反思。


03

將孩子作為獨立個體

去教育欣賞尊重對其發展更有益


孩子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將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去教育、去欣賞和尊重,這對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眾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不允許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專制”型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往往缺乏溝通技巧,在人際交往中比較被動,容易盲從於權威,不太自信,幸福感也較低。


家長在與孩子的互動中,首先要尊重孩子,跟孩子說話時要認真聽孩子把話說完,不隨意打斷孩子,對孩子的話認真回應;當孩子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時,要允許孩子表達,允許孩子爭辯;當孩子做錯事時,要聽孩子解釋並向孩子說明理由,引導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不含糊其辭或者找藉口搪塞。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有15.4%的四年級家長和9.9%的八年級家長“從不”認真聽孩子把話說完,有17.4%的四年級家長和14.4%的八年級家長“從不”允許孩子表達與家長不同的觀點。只有正確地看待孩子,才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孩子、讓孩子去自我發現、自我探索,允許孩子犯錯誤,讓孩子在自我探索與修正錯誤中成長。


只有將孩子視為獨立的生命個體,孩子才能獨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才能尊重生命,才能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長成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