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都有什么人间佳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段话出自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学者戴圣所作的《礼记》,它的意思是说天下是属于百姓的,天子之位,应该选择贤德圣明的人来继承,而非子承。

这句话在我国远古时期就有所体现,虽然当时只是昙花一现,但是直到现在,这个观点仍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人间佳话

还是原始社会时期,那时候黄帝时期过去了有一阵子,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部落首领,他叫做“”,姬姓,名放勋,他是帝喾(kù)的儿子。

古籍记载,他勤政为民、派鲧(gǔn)治水,并完善了当时部落的政治体系,为后世国家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关于他最有名的事迹,却并不是这些。而是他把首领之位禅位于虞舜(shùn),却不传位于子的作风

。后世,他这种选贤于能的做法,仍然使他受到了天下百姓的纪念、称颂。

据传,尧的儿子丹朱性格顽劣,所以尧认为他的儿子不堪重用。

为此,渴望贤能之士的尧,就和他手下分管四方的诸侯商议,推举什么人担任以后的首领之位最合适?

四方诸侯纷纷向尧建言,可以让有德行的“虞舜”担任首领之位,尧听后很开心,他觉得继承首领之位的人选终于是有了着落。但是他仍然十分谨慎小心,为此,他从多方面考验了虞舜的能力,最后这些考验都显示了虞舜有德行、有孝心。

于是尧终于放心的把首领之位禅位给了虞舜。

远古时期都有什么人间佳话?


人间佳话只是氏族博弈的结果?

有些史学家,根据一些反面的史料认为,所谓的“禅让制”,根本就不是选贤于能的制度,也不是真正的民主的制度。真正的“禅让制”,也有民主的一面,但也只不过是“贵族氏民主”。

根据考古科研的成果显示,原始社会的这一时期,由于私有制的逐渐盛行,贵族阶层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势,所谓的由一人就可选定继承首领之位的人的现象是很少存在的。

并且有诸多史料都记载,尧也并不是凭借着选贤于能的本心禅位虞舜的,本来尧也是想推举自己的儿子丹朱为下一任首领的,但是由于诸多贵族阶层都推举虞舜为下一任首领,尧本身也无可奈何。

甚至说,尧推举自己儿子作为首领,本来就违背了某种规则。

不管如何,在小编看来,这两种说法无非是对当时政治体系的深入讨论,但不论如何,都是在承认尧舜功绩的基础上进行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两种说法,有不同也有相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之一,就是“禅让制”这种比较先进的王位继承制度,其实根本上就是“选举”制度。

所以说“选举”制度,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并且为原始社会所实践过了。

这种“选举”制度本质上是没有错的,但是深入的说,选举制度的成功,是建立在众生同心、人人为公的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众生同心、人人为公的条件的话,其实选举制度,是不确定因素最多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私欲的存在,并且人是容易被蛊惑的。

但是不论如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是被很多人所认同的,而不管是什么样的王位继承制度,其实根本上,都应该是朝着这方向进行发展的。如果王位继承制度不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一个政治体系完善的集团是必然不能长久的。

人们之所以传颂“尧舜禅位”,也多是因为尧禅位是以贤德为标准的。

远古时期都有什么人间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