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

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

為徹底扭轉小區居民因沒有時間給垃圾分類、對垃圾種類分辨不清、缺乏給垃圾分類的動力等現狀,西平街道積極探索智能化垃圾分類新模式,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4月24日一大早,沾益區第一個智能分類垃圾桶在西平街道柴油機廠小區正式上崗,工作人員正在為小區住戶登記造冊,併為他們講解智能分類垃圾桶的使用方法。

“智能垃圾桶是24小時都開放的,綠色的主要用於儲存廚餘垃圾,黑色的主要用於儲存其他垃圾,這兩種垃圾桶主要用於收集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黃色垃圾桶用於回收“紙類”“塑料”“玻璃”“金屬”這些可回收垃圾。小區的每戶居民都持有這樣一張“智能垃圾投放卡”,掃描卡上的二維碼,相應的垃圾桶就會打開,按要求放入可回收物,機器稱重後會按照重量折算成積分。積分可在兌換機兌換成生活用品。這機器還有人臉識別系統,忘記帶卡一樣可以投放垃圾。”工作人員的講解十分細緻,小區居民也聽得津津有味。

有的小區居民在親手試驗後表示:“垃圾分類大家都理解,關鍵是不知道怎麼分類,現在有了這個大傢伙,我們垃圾分類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還能通過垃圾分類換東西,今後我們一定大力支持。”

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
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

安裝智能分類垃圾桶的廠商向我們介紹:智能分類垃圾桶在分類儲存垃圾的同時,可以運用智慧大數據平臺對用戶的投放數量、投放比例和投放時間等進行數據分析,監督觀察用戶的參與熱度和分類投放情況,出現投放錯誤會向管理中心報警。垃圾滿了智能分類垃圾桶會向負責垃圾清運的部門報警,並對運輸車輛的行車路徑和停放地點進行監管,確保垃圾分類後續工作到位。

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
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
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沾益:智能垃圾箱+大數據平臺 垃圾分類有了好幫手

在下步工作中,西平街道將組織小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培訓,學會一戶向他們發放一套分類垃圾桶和垃圾袋。在示範點取得成效基礎上,將垃圾分類向城區住宅小區、社區樓宇、園區拓展延伸,讓垃圾分類成為全民參與的文明新風尚。

通訊員:張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