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如何選題?

huaer朵朵


  第一步:把握“微課”特點

  要選好製作微課的“題”,就要把握“微課”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微課呈現以下特點: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教學內容較少而精(只是針對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講解,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主題突出、設計精緻(一個課程就是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點,研究的問題是來源於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又稱為“微課堂”)。

  第二步:盤點知識體系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它的基本特點。選題前,需重溫語文課程以上特點,還不要忘記盤點小學語文知識點,為選題做好準備,如:漢語拼音拼寫方法與規則、漢字(辨析同音字、形近字;查字典的方法;漢字的音形義等);詞語(關聯詞的運用、詞語的理解、詞語的歸類、詞語的運用等);句子(修改病句、理解句子、標點符號的使用、句式的轉換等等)、閱讀(朗讀的情感、技巧;讀懂一段話;理解某些文章內容的涵義;體會文章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情感等);積累(方法、技巧)、口語交際(如何說?怎樣說?方法和技巧)、習作(怎樣開頭結尾、怎樣運用細節寫人敘事、怎樣狀物繪景、怎樣擴寫、改寫、續寫等等)。

  第三步:選準知識點

  微課是翻轉課堂助推的產物,它是為學生自學服務的。因此製作微課選取的知識點儘量選擇教學中的典型、重點、難點或疑點,這些知識點,是傳統教學中不能很好解決或解決不好的問題。類型可以是教授類、解題類、答疑類、活動類不等。如一年級《如何寫好左右結構的字》,二年級《問號的正確使用》,三年級《如何寫好人物對話》,四年級《自編童話故事寫作指導》、《常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五年級《縮寫句子》等等。六年級上冊第五課《詹天佑》這篇課文,通過研讀課文,就會發現本課詹天佑的愛國情感貫穿全文,而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感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於是筆者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感》為知識點,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品讀、理解,製作成了微課,在課堂上加以使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微課強調一個“微”字,要求短小而精悍,是課堂的精華所在。所以選題儘量“小而精”,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它們更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5—10分鐘內能夠講解透徹,具備獨立性、完整性、代表性,能夠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如《書信的格式》、《“的”“地”“得”的用法》、《部首查字法》、《陳述句和反問句的互換》、《雙引號的運用》、《索溪峪怎樣“野”》等等,短小精悍,一目瞭然。


學習群


由於微課時間短,切記:

一、選知識點清晰,講解容易1、2、3;

二、概念不復雜,否則,學生難以理解的,就把你拖住了;

三、練習不復雜的。

例如:擴句比縮句好講;

自然段的段意比文章主要內容好講。


語文研究


你錄微課的意義是什麼呢?

現在錄微課的人很多,大都存在這些問題

一,教條化。我將之成為教案化。老師上微課,如圖念教案。

課程目標,課程講解,板書設計及作業。

試問這樣的內容,別說學生了,有幾個老師愛看的?

二,同質化,自問自答。幾乎所有的老師,錄微課像在準備公開課,形式主義,不切合實際,很多問題都像是提前準備好的,留給大家的思考時間很少,又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講完所有的內容。

三,PPT,問題同上。微課如圖準備PPT,追求結構完整,大而全,條條羅列,主次模糊。

其實,既然是微課,就不應該把它等同於公開課,微課首先是微,你不應該在極短暫的時間內,涉及所有的東西。

在我看來,既然是微課,就應該準備或者說提煉出這一節課最精華的部分,或者有疑問的地方,集中講解,其他的大可一言以蔽之。

我認為,微課哪怕只解答一個問題,也比公開課形式的大而全更有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