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文社科博士生?

本文以“雙一流”建設大學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質性研究,基於在讀博士生的視角探究當下我們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文社科博士生。研究發現: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核心旨歸是博學至精,明德至善;應掌握兩項重要科研技能,即善於寫作和工於表達;應培養三種學術思維,即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和跨學科思維;應增強四個自主意識:高度自律、篤定信念、心理健康和學術共同體。

人文社會科學作為科學的兩翼之一,是人類進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園,是對人類社會進步與人類自身生存的關注與思考,在科學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正如英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指出的:“無論是對英國的未來還是對世界的未來,人文社會科學永遠值得投入。”[2]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為高等教育與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傳承、創新提供智力資源的歷史使命,因此高質量的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生教育關乎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更關乎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未來[3]。基於此,本文通過對10位“雙一流”建設大學人文社科博士生的質性研究,從他們的視角來探究當下我們究竟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文社科博士生。


1.文獻回顧


國外對於博士生能力素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從國家層面對博士生能力素質進行研究。英國在關注博士生學術能力之外,兼顧博士生自身持續發展的能力;歐盟更加關注博士生與社會交流、促進社會發展的能力;美國則更為重視博士生的創新能力、教學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例如英國研究委員會和人文藝術研究委員會(AHRB)2014年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博士生應具備以下7種技能:研究技能與方法、研究環境、研究管理、個人效能、溝通技能、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職業生涯管理[5]。歐盟高等教育資格框架規定博士生要具備5種能力:知識和理解能力、應用知識能力、判斷能力、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6]。(2)對博士生綜合能力素質的探討,喬治·E.沃克等人認為博士生教育是個“養成”學者的複雜過程,注重培養博士生的教學能力、創造力、團隊協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堅持己見”的勇氣[7]。(3)在全球博士生培養理念從培養學者到培養精英轉變的趨勢下,博士生能力素質更凸顯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芭芭拉·M.科姆指出博士生往往被看作僱員或受訓者,更注重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以及在其專業領域內推進自己的職業生涯[8]。

國內關於博士生能力素質的研究主要從四個視角展開:(1)實證研究,趙世奎等人基於畢業博士對博士生教育回溯評價的實證分析,我們需要培養具有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和研究能力的博士生[9]。(2)比較研究,鍾周等人對世界排名前20位的一流大學博士生教育發展戰略進行比較研究,發現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生培養既注重學術能力(包括創造力、專精知識與獨立研究),又強調博士生的可轉移性職業能力(包括獨立思維、主動學習、自我規劃及有效溝通與合作)[10]。(3)思辨研究,包水梅基於歷史溯源和現實考證,認為堅實的知識基礎(包括系統紮實的專業知識、規範科學的研究方法知識、廣博寬厚的跨學科知識),卓越的學術能力(包括獨立的探究意識、豐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批判能力),以學術為志業的品質(包括獨立人格、對學術的熱情、忠誠於學術及堅強的意志力和敢於冒險的精神)是學術型博士生的基本素質[11]。(4)類比研究,趙蒙成在借鑑基礎教育學生髮展的核心素養框架的前提下,認為求真向善和追求獨立與自由的品德、自主學習能力、交往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以科研問題為線索的完善的知識結構等是研究生(含博士生)的核心素養[12]。

上述關於博士生能力素質的研究成果,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理論成果,但也存在著一定的侷限和不足,比如研究對象忽視了在讀博士生這一群體,研究方法很少涉及質性研究。而本研究正是以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的質性研究,從在讀博士生的視角探究當下我們究竟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文社科博士生。


2.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

質性研究是對某一個研究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樣本一般比較小,採取的是“目的性抽樣”原則,即抽取那些能夠為本研究問題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或事[13]。按照目的性抽樣方法,選取10名人文社科博士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其中女性3人,男性7人。涵蓋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7個學科門類。6人為二年級博士生,2人為三年級博士生,1人為四年級博士生,1人為五年級博士生。研究對象均為“雙一流”建設大學的博士生,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有6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4人,學校所在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江蘇、上海、湖北、河南和湖南等省份。


表1 人文社科在讀博士生訪談對象信息表


2

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即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是社會科學質性研究的一種主要方法,它通過與被調查者深入地交談來了解某一社會群體的生活經歷和生活方式,探討特定社會現象的形成過程,並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思路和方法[14]。湯姆·文格拉夫(Tom Wengraf)提出了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的兩個最重要的特徵:(1)“它的問題是事先部分準備的(半結構的),部分訪談提綱要通過訪談員進行改進,整體的訪談是你和你的被訪者的共同產物(joint production)”;(2)“要深入事實內部”[15]。魯賓(Rubin)指出,深度訪談的優點在於它不僅賦予採訪者,也給予受訪者一定的自由度來共同探討研究的中心問題[14]。


對10位研究對象的訪談主要是面對面的深度訪談,輔之以電話或微信視頻的方式。訪談時間歷時兩個月,每位訪談對象的訪談時間為30~40分鐘,

主要圍繞兩個問題:(1)以您的專業為例,博士生之“博”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2)您認為當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文社科博士生?訪談結束之後,將訪談資料進行文本轉換,然後編碼。


3.研究結果分析


1.核心

通過分析提煉10位人文社科博士生對“以您的專業為例,博士生之‘博’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的訪談資料,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核心旨歸可概括為博學至精,明德至善

為博學至精,明德至善。


(1)博學至精。博學至精是第一要義,指通過廣泛的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達到精通專業、臻於完美的境界。關於“博學”,《論語》和《中庸》都有相關論述,《論語》中提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中提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上述“博學而篤志”“博學於文”“博學之”都是要求廣泛地學習,掌握廣博的知識。《周易·繫辭上》記載:“《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由此可知,至精是博學的歸宿和更高層次的境界。


對於人文社科博士生,博學至精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夯實專業知識,既包括本學科的專業知識,也包括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人文社科博士生如果沒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其研究猶如無水之源、無本之木。(2)精通研究方法,人文社科博士生應熟練掌握定量研究、質性研究以及混合式研究方法。(3)學好一門外語,有助於人文社科博士生掌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10位被訪者在訪談中都提到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知識,最具代表性的是受訪者Ⅰ,他認為:“人文社科博士生的博學主要是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專業知識或交叉學科知識。專業書籍要多讀、多記、多問和多思,多積累廣博的專業知識基礎。第二層面屬於技術性知識,主要是統計學、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學、情報學等非教育類學科的知識。還需要在大數據背景下,學習或精通一兩款統計分析軟件,如Citespace、SPSS、SNA、Nvivo、Endnote等。第三層面是語言類知識。從民國時期一些著名的學者和大學教授的履歷與人生成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規律,很多取得巨大成就的研究者都是語言天才,如季羨林、趙元任、胡適等,他們都是精通幾國語言的天才。這一點也值得我們人文社科博士生反思。

”受訪者B也表示:“人文社科博士生要有淵博的知識。首先是本學科淵博的知識。從歷史學本身來說,就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因此,以前的歷史教育,很多導師教導學生,四十歲以前不要寫文章,就是說要儲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行。其次是對於其他學科的知識儲備,歷史本身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涵蓋人類過往的一切文化。在研究的過程中,往往要涉及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就先秦史而言,若是瞭解原始文化,必須懂人類學、宗教學、考古學的專業知識;研究商周史,又必須掌握文字學、音韻學、考古學、宗教學等。對於其他學科知識掌握的深淺,往往影響研究的厚度。”


(2)明德至善。明德至善指通過品德修養,明確道德責任,達到高尚的境界。明德至善是博學至精的自然結果和延伸。《大學》開篇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正如朱熹在《大學章句集註》中所言:“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深造自得和修身立德是人文社科博士生達到明德至善的途徑。受訪者A指出:“作為教育學專業的學生,我喜歡古典教育,經常閱讀《論語》《中庸》《大學》《孟子》《詩經》《禮記》等古典著作,讀它們可以淨化心靈,可以修身養性。讀博,不僅僅是學習專業知識,更要在學習中涵養自己的品性。”C也表示:“

我之前在《教育研究》上讀過田正平老師的一篇論文,題目是《讀書·修身·治家——閱讀札記》。曾國藩認為讀書貴在立志,重在深造自得,即不把讀書求學僅僅看作是與個人榮辱得失有關的事情,既當志存高遠,又應腳踏實地、修身務本。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是曾國藩一生的修己之道,更是他一生學問、事業成功的基礎。曾國藩可以說是我讀書和修身的榜樣。”受訪者J也認為:“當下社會急功近利,尤為浮躁,很多博士生,乃至學術大腕都難以靜心做研究,難以潛心做學問。要麼找人代寫論文,要麼剽竊或抄襲他人成果,甚至一稿多投或重複發表,這是嚴重的不道德行為,他們這種行為讓人嗤之以鼻。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日本等國外博士生需要掌握10種技能:應用合適的研究方法、工具和技術,批判分析,創新思維,學術道德,問題解決,觀點表達和書面呈現,制定工作計劃,項目管理,信息交流,學術網絡建構[16]。誠然,在訪談中,10位被訪者都談到人文社科博士生需要掌握的多項科研技能,其中善於寫作和長於表達是人文社科博士生的兩項重

文社科博士生的兩項重要科研技能。


人文社科博士生要習得寫作技能,鍛鍊口頭表達能力。之所以凸顯人文社科博士生寫作和言語的重要性,首先,基於研究的內在要求。人文社科的研究成果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方能為人們所知,而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則是最好的方式。其次,基於學術職業的使命。絕大多數人文社科博士生畢業之後從事學術職業,寫作和表達就成了工作的基本常態。再者,基於培養質量評價的需要。從博士生入學、上課修學分、課程考核、發表學術論文、博士學位論文開題、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等諸多環節,每個環節的質量監控都離不開寫作和言語表達這兩項技能。受訪者A、B、C、E、F、G、I等人一致認為:“作為人文社科博士生,書面寫作和口頭表達尤為重要。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較強的博士生在整個讀博期間乃至畢業之後的工作期間,必將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擁有‘筆桿子’和‘嘴巴子’,走遍天下都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