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2020年是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年,及時發現、報告、診斷和治療輸入性瘧疾病例,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是實現消除瘧疾的關鍵。

為促進社會和公眾在防控輸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時,提高防控輸入性瘧疾意識,今年“全國瘧疾日”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2020年4月26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還有幾天就是“五一”假期了。

是不是想著帶孩子出去轉轉呢?


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特別提醒家長們

還需提高警惕

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個人防護!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

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寄生蟲病!


到底什麼是瘧疾?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於人體、經按蚊傳播的寄生蟲病。

臨床症狀:以週期性發冷、發熱、出汗和脾大、貧血為特徵。瘧疾包括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四種。


瘧疾的流行因素是什麼?


傳染源:

現症病人(有臨床症狀,有明顯的瘧原蟲血癥)和帶蟲者(無臨床症狀,但血液中可查出瘧原蟲),當其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體時即具有傳染性,成為傳染源。

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圖片源自網絡


傳播途徑:

主要有以下三種:蚊傳瘧疾、輸血瘧疾、胎傳瘧疾。其中,蚊媒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1 蚊傳瘧疾

蚊媒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瘧疾是重要蚊媒傳染病,按蚊是傳播人瘧的唯一媒介。在我國已知的56種按蚊中,其中有5種被證明是傳播瘧疾的主要媒介,即中華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和日月潭按蚊。

2 輸血瘧疾

一些低瘧原蟲血癥者雖常規血片檢查陰性,但輸血後仍可使受血者感染髮病。

3 胎傳瘧疾

帶蟲或患瘧的孕婦瘧原蟲可通過有損傷的胎盤進入胎兒,或在圍產期通過羊水、產道損傷進入有損傷的胎兒體內,引起早產、流產、死產或新生兒瘧疾。



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易感人群:

人體對各種人類瘧原蟲普遍易感。多次發作或重複感染後,再發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表明感染後可產生一定免疫力。


預防是重中之重


★特別關注:做好瘧疾的預防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 控制傳染源:根治瘧疾患者及帶瘧原蟲者。

2. 切斷傳染途徑:滅蚊、防止被蚊叮咬。預防瘧疾最有效的辦法是防止蚊蟲叮咬。

在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到野外活動,如必須在戶外活動,可穿長衣長褲及塗抹驅避劑以防蚊叮咬。

3. 保護易感人群:化學藥物預防。


消除瘧疾控新冠,同防輸入再傳播


2020年瘧疾防治宣傳核心信息

1. 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寄生蟲病, 發病的典型症狀是發冷、發熱和出汗。

2. 瘧疾通過蚊子叮咬或者輸血傳播,預防瘧疾最好的辦法是防蚊滅蚊,禁止瘧疾患者獻血。 

3. 非洲和東南亞是瘧疾高度流行區,出國前應當瞭解目的地的瘧疾流行狀況,做好個人防護準備。

4. 派駐瘧疾流行區的隨隊醫生應當具備瘧疾診治能力,指導團組做好瘧疾防護,並及時診治可能的瘧疾患者。

5. 重症瘧疾會危及生命,去瘧疾流行區旅行後出現發冷、發熱、出汗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就醫途中要做好個人防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入境和就醫時應主動告知旅行史。 

6. 醫務人員應注意輸入性新冠肺炎和輸入性瘧疾的鑑別診斷,對確診的瘧疾患者應按照《抗瘧藥使用規範》(WS/T-485-2016)給予規範的抗瘧治療。

7. 瘧疾患者應按照醫囑全程、足量服用抗瘧藥。


來源:大連市兒童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