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稲穂のささやき.mp31:52

來自幸會畢瀛皇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我們身處在物慾橫流的感官世界中,物質的繁盛與過剩,並沒有讓人們的內心獲得滿足與平和,反而讓人無所適從,心神迷亂、靈魂走向荒蕪!

當一個人把擁有奢侈品(Luxury)作為物慾來滿足,而並不是文化來感激生活恩惠的時候,奢侈品中最重要的意義:文化,完全被拋棄了。消費文化的喪失,是一種不可持續的貶值性行為,讓商業退化到只留存住最原始的產品性價比屬性,使本應如汪洋大海般的商業價值,最終乾涸。

設計的力量,能夠為商業留住文化的靈魂。我們之前和大家分享的無印良品,蘋果手機,之所以在產品之外都具備圖騰般的心靈印記,就是把設計作為商業核心能量而做出的元氣飽滿的品牌踐行。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今天和大家漫談一下中國曾經在眾多行業裡,最具文化的商業模式—老字號。老字號誕生於文化作為意識形態的商業母體,經過時間的洗禮、人情的記憶、手工藝的傳承,最重要的是以文化作為時代的精神和表情,代代相傳,與時代共生共享。

六必居是豪門雅士精緻中復歸平淡的生活滋味,湊巧賣的是醬菜;全聚德是在達官商賈間迎來送往的場面,以一隻鴨子作為這場面的載體;稻香村是親朋和睦父慈子孝的理想情懷,以點心果子來傳達這份人間情誼;同仁堂是救人濟世敬畏生命的杏林理想,以中藥文化的傳承不息擔當天下。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中國的老字號知行於文化意識,才會有百年的商業生命。遺憾的是,老字號在當下,皆步履蹣跚,處在被時代邊緣化的艱難境地。時間的洗禮可以說是是累積出的價值,歷久彌新;人情的記憶隨著生命迭代,漸行漸遠;唯有手工藝還可以戀戀不忘,師徒相傳。但是沒有了作為老字號商業靈魂的文化,割裂了文化與時代的同頻共振,中國的老字號集體所面對的,必定是客群迭代中的落寞、新生活方式下的格格不入。只留下所謂生活剛需中利潤微薄的性價比。老字號在消耗文化母體價值的歷程中,沒有用設計的力量重新激活文化與時代的鏈接,沒有設計的覺醒,就不會有品牌的新生。老字號只剩下一個空殼殘軀,只能用無法和時代同舞的手藝苦苦支撐,註定會走向因為價值和利潤的下滑,消失時代的車輪中。

然而,頗受中國人青睞的國外奢侈品都是老字號,但都煥發著時代生命力。代表英國貴族精神的Burberry,創始於1856年,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勇往無前的探險和擔當精神。生如逆旅,一葦以航,人生如在風雨中,歷練前行,風衣在身,心懷堅韌。當下的Burberry,在Riccardo Tisci 作為設計師的創新之路上,融匯英倫精粹於潮牌氣質,普世不低俗,打造易於接近的高端價值。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代表法國精緻優雅的Chanel,創始於1910年。百年來在潮流易逝風格永存的時尚探索中,無論是可可·香奈兒還是卡爾·拉格菲爾德,都在法式優雅的文化之上,不斷創新現代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自信精神,引領時代、綻放前行。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代表意大利性感浪漫的Gucci,創始於1921年。設計師米開裡以文藝復興的通感視角,重新激活了古琦百年來人性翩翩的文藝情懷,跨文化、跨時空的設計創新,為Gucci演繹出如夢如幻的時尚藝術。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設計的力量反哺文化的時代精神,使其生生不息。在時代演進與消費升級的歷程中,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要經歷物競天擇般的迭代與進化。讓我們用設計為商業留下文化的靈魂,讓物質的繁盛在文化的載體上,能夠: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幸會生活!畢瀛皇講設計》由畢瀛皇先生原創。

畢瀛皇先生是上海唯示品牌設計工作室 Vision & View 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設計師。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文化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心中之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