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句話,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不管是在幼兒園門口,還是小學門口,都有這麼一番景象:媽媽,我不想上學……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時,父母的回答很重要,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你的一句話,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教育家張捷說:人的天性,首先是好吃懶做,然後是不勞而獲。如果你想讓孩子們上學很快樂,那只有讓他們少學或不學知識。但少學、不學的結果是什麼?長大後缺乏競爭力。

對於孩子來說,目前最開心的就是不用上學不用做作業,其他都不重要,所以他們不懂不好好學習長大後是要走很多彎路的道理。

大人常常說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小孩也一樣,如果捨不得逼孩子,一味的放縱,只會讓他長大後埋怨你。

以前在我老家,父母都不會過多的逼自己孩子上學學習,但會說:要不要讀書看你自己,你讀的話多少錢都供,不讀的話以後不要埋怨我們就行(現在才覺得父母的求生欲很強啊)。

讓我想起《家有兒女》中的一段經典對話,至今發人深省:

劉星問他媽媽:“媽,你為什麼當初不逼我?”

他媽媽說:“小時候給你報這班報那班,想讓你學,你自己不學啊!”

你的一句話,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劉星反駁:“我不願意學,您就不讓我學了?那時候我還小,我不懂事,您還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從小您就逼著我學呀!”

雖然嚴厲的管教會讓孩子沒有太多的快樂,但起碼長大後能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另外,父母的言傳身教也很重要,你們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一輩子。

老話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一個人的成長,受到他所在家庭的影響特別大。如果他的父母優秀的話,那麼他們的子女,優秀的可能性就特別的大。

董卿剛生完孩子的時候,很是迷茫和無措。因為以“女強人”著稱的她——生活重心突然全部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完全沒時間考慮自己的發展。

你的一句話,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這時,她朋友說了一句話,讓她如醍醐灌頂。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只有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就可以了。”

董卿說,明白了這一點後,孩子成了她新的動力。

生完孩子回到央視,她以製作人身份推出的節目《朗讀者》,驚豔四座。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教育的王道,就是成為最好的自己,所以父母必須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曾經說過: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很多家長錯誤的以為,好的教育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環,家庭教育。

《極限挑戰》有這麼一個場景:一群學生站在操場上,他們前面被畫上了六道線。節目嘉賓,依次向孩子問出六個問題。如果有一個答案是肯定,就向前六步。如果沒有,就站在原地。

這六個問題分別是:

父母雙方是否都接受過大學教育?父母是否有能力支持你學特長,一直堅持到現在?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18歲前是否有過出國經歷?父母是否承諾過你出國?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一直在親友面前誇耀你?

不過才短短几分鐘,一起出發的學生們,開始站到了不同位置,甚至相距甚遠。

你的一句話,也許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你以為自己不努力,只是自己過得不好。但你想不到,你的不上進,也會毀掉孩子。

你沒有好的學歷,就不會提前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

你不懂得教育是一個過程,就永遠培育不出適應社會的孩子。

作為父母應該不斷去學習和提升,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這樣孩子才會受影響。

不管是低學歷的媽媽還是想繼續提升自己的媽媽,歡迎來諮詢瞭解學歷提升,給孩子做個榜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