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花丨讓自己由內而外 女性春季這樣調養美美噠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也正是調養身體的好時節。俗話說:養生就是養健康。愛美女性朋友們除了以精緻的妝容和時尚的衣裝打點、展示自己之外,還應從身體內部調理以達到由內而外的容光煥發,給自己一個自信美好的狀態。本期記者走進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採訪了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首席專家王世彪主任,為女性朋友普及中醫養生知識,愛健康、愛美麗的女性朋友不妨多瞭解一些。

王世彪說,“中醫常講: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之寒變,奉長者少。”王世彪提出了一些中醫對女性春季養生的建議。

女人花丨讓自己由內而外 女性春季這樣調養美美噠

1

春季養肝為先

中醫認為,“肝屬木,應於春季”。“肝主疏洩”“肝藏血”,影響著氣機升降和血液運行,肝氣通達,就會身體輕鬆,精力充沛;肝氣受損,人很容易出現疲勞困倦、眼乾目澀等不適。因此,女性春季要重點養肝為先。因為女性以肝為先天,所以宜健脾養肝,使肝的陽氣升發,人體氣機調順,脾胃升降有常。一定要注意情緒調節,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春天陽氣上升,肝氣旺盛,加之氣候乾燥,變化無常,容易導致人心情煩躁,所以春天要注意精神調攝,特別要注意“制怒”,做到疏洩暢達,才能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建議喝茉莉、玫瑰等花草茶,幫助女性理氣開鬱,舒緩心情。風和日麗的天氣,外出踏青,遊山戲水,也有利於陶冶情操,精神旺盛。

2

鍛鍊提升陽氣

入春後要適應陽氣升發的特點,加強運動鍛鍊,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動,舒展形體。冬季,人體新陳代謝,藏精多於化氣,各臟腑器官的陽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春後就要加強鍛鍊。建議大家到空氣清新處,如公園、廣場、草地、樹林等環境舒適的地方,玩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取己所好,儘量多活動,使春氣升發有序,陽氣增長有路,符合“春夏養陽”要求。鍛鍊時需注意,經過冬季這個運動“低潮期”,人體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中樞神經、內臟系統功能相對較弱,故要循序漸進,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防止外傷。另外,運動後還要加強保暖,避免傷風感冒。由於春季氣候較為乾燥,運動中又要大量排汗,要及時補充水分。

3

合理春捂保暖

俗話說,“春捂秋凍”,固然春天初步回暖,但事實上縱然陽氣漸生,陰寒卻未盡。特別是女性更要注重下半身的保暖,保護自己的腰腹部不受寒冷侵襲。腰部在人身體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腰部的位置還正好是腎臟的位置。常按摩腰部,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另外還有一個不太受重視的地方是女性的肚臍。中醫的經絡學說把肚臍命名為“神闕穴”,認為有“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的功效,臍部在腸胃部位,容易受涼,所以要防止臍部著涼。在生活中,我們時常看到一些年輕女性早早地就穿上了“露臍裝”,王世彪奉勸這些女性,春季做好這些保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由於宮寒帶來的痛經等婦科問題。

4

飲食省酸增甘

王世彪說,春季飲食保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要避免過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如羊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多食用甘溫補脾的食物,如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在這些食物中,首推大紅棗。無論生食熟吃,都具有養顏補血、益氣生津、和肝養胃、軟化血管、促進食慾、增強記憶力之功效,是天然滋補食品。

另外由於春天是生髮的季節,同樣具有生髮之氣的芽類蔬菜,很適合春季食用。比如豆芽、豆苗、春筍、蒜苗、芽菜等,可清炒、煮湯、作餡,以清淡、溫熱為宜。韭菜、生薑、雞湯有助養陽,可以多吃點;草莓、橙子、獼猴桃也可適當多吃。還有,經過漫漫寒冬,人體陽氣消耗不少。初春時陽氣升發不足,人就感到非常睏乏。所以中醫講究“春夏補陽,秋冬補陰”,春季宜食茯苓紅棗粥、龍眼肉可補脾氣,多食枸杞、烏雞等可補腎氣,這些都可以緩解春困現象。

5

中藥辨證調養

1.氣血是健康之本。氣血充盈則容顏豔麗、身心健康。春季是女性調補氣血的最佳時機,但是一定要找中醫師辨證調補。

春季可根據自身情況,選用四物湯顆粒、當歸養血膏、養血八珍丸、益母草膏、歸脾丸等中成藥,也可選食黑木耳煲紅棗、黃芪龍眼粥、果杞大棗茶等補血養血食療之品。

2.春為肝氣當令,即肝旺可以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功能。且春天多陰雨綿綿,溼邪偏盛,容易患胃腸道疾病。建議喝山藥紅棗粥,淮山藥30克,小紅棗7枚,粳米100克,鮮薄荷葉15克。先將大米洗淨,放入淮山藥、小紅棗,同煮至爛,放入薄荷,燒滾成粥,當早點吃。

3.女性容易生氣,平素即有肝火偏旺,易怒暴躁,加之胸脅滿悶、納谷不馨等症候。春天陽氣升發,肝氣充盈,使得肝木乘脾更甚,進一步加重症候,往往出現情緒焦慮或精神抑鬱、失眠、胸脅作痛等。對此,建議喝荔枝核玫瑰茶,荔枝核15克,玫瑰花6克,水煎當茶喝。如果焦慮失眠者,建議喝安眠小麥粥,淮小麥30克,小紅棗7枚,甘草9克,酸棗仁15克,大米100克,冰糖10克,同煮至爛,吃時加入冰糖。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邸霞

專家支招

最後,王世彪給對按摩養生感興趣的女性朋友介紹了幾種方法:

1.常梳頭。多梳頭可以疏通經絡、氣血,除了緩解頭暈、頭痛等不適,還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感冒的幾率。具體的操作非常簡單,用牛角梳從髮際線一直往後梳到後腦勺,再倒著梳回來;從左耳朵上方往右耳上方梳,反方向再來一次;如此重複3-7次左右。

2.按穴位。每天起床和睡前,用右手的掌心圍繞著肚臍也就是神闕穴,在肚子上順時針揉36下,再逆時針揉36下,並點按中脘穴以及肚臍左右的天樞穴,然後再用兩隻手的食指同時在關元穴、命門穴上按幾十下。有補益元氣、強身固精、祛寒回陽的作用。還可以艾灸以上穴位,因為艾灸具有溫通經絡、祛除寒溼的特點,能補益人體陽氣,在春天陽氣升發的時候艾灸,養陽作用比單純按摩更好。

3.揉肚腹。揉腹能夠促進腹部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重點按中脘穴,它是胃經中氣血最充足的地方,按壓天樞穴,能強化升清降濁的功能,能幫助恢復運化功能,補益後天之脾。

來源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