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溼潤施肥好嗎?

用戶7490350722165


如果是根外施肥,玉米地溼潤施肥是好的,因為有水,肥料才溶解。但是得注意不能太靠近玉米苗,也不能施肥太多,防止燒根傷苗。

玉米施肥的最佳時間:

攻稈肥。一般在6-8片葉,苗高30釐米時是需磷、鉀肥的關鍵期。攻稈肥能促進玉米上部葉片增大,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

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期即抽雄前期10-15天,12-13片葉時追肥。此階段為玉米生長髮育最為旺盛的時期,需肥需水量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重施穗肥,肥水齊攻,既能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果穗養分多,粒多而飽滿,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

攻粒肥。是指雌穗花絲開始抽出,授粉前後的一次追肥。主要是為了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促進灌漿,增加粒重,提高產量。

玉米苗期施肥原則:

當前正是玉米追施苗肥的季節。且夏玉米有兩大特點,一是生育期較短,一般為120天左右,苗期生長處於高溫多雨季節,二是夏玉米的種植方式為冬小麥 - 夏玉米輪作制。小麥收割完,馬上點播夏玉米,此時農民進行搶種搶收。既然是雙搶,就沒有時間翻地、整地,播種玉米之前施不了基肥,因此夏玉米的施肥方式只有靠種肥和追肥。  

玉米一般在播後25天開始拔節, 40-50天進入玉米雌穗小花分化期,此時需肥量最多,即需肥高峰期,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期,稱大喇叭口期。因此,玉米追肥要把握好最有利的時機,掌握前輕後重的原則抓住時機儘快追肥,以滿足整個玉米生長週期所需的營養。具體做法是在玉米播種時,結合播種施種肥,種肥的用量大約6公斤/畝,肥料選用的是氮磷鉀比例為10:10:5的複合肥。建議:

  1、要把握好追施苗肥的時間,玉米苗肥要早施。

  2、施肥種類上要注重種肥氮磷鉀養分平衡的施用,在苗肥追施上氮肥施用量佔施肥總量的30-40%,追10-15公斤。

  3、施肥過程中要注意儘量採用穴施或溝施,埋施深度為8-15釐米,不易離玉米根部太近,以防燒苗。尿素施後不宜立即澆水,可在追肥後3-4天澆水效果最好。   




裡郎苗寨艾岡


玉米地溼潤施肥好嗎?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需要分幾種情況。

我覺得你可能是問玉米的追肥。下面我簡單說下底肥,詳細說下追肥。

一、底肥。

1、機器播種玉米,一般是玉米和化肥同時入地,土地不能太溼,不然拖拉機打滑走不動,無法播種。土地幹或略潮溼,播種後需要立即澆水。

2、人工種植,也一樣,太溼人進不了地。種上玉米後,立即施肥、澆水。

二、追肥。

1、玉米地只是略潮溼,比如使勁攥一塊土,剛成型不散。可以施肥。

施肥分兩種:一種是在離玉米根4-5公分遠的位置撒上適量化肥;另一種是在同樣遠近的位置戳淺坑,放適量化肥,再回填土。

施肥後需要及時澆水。不然第一種化肥易揮發,第二種化肥易融化燒苗。

2、玉米地比較溼,比如使勁攥一塊土,會滴水。一般是在中大雨後。可以施肥。

建議在離玉米苗4-5公分遠的位置戳淺坑,放適量化肥,然後回填土。

直接把化肥撒地上可能融化不完,浪費了。

施肥後可以不用澆水。立即澆水的話,肥料會隨水滲入地下過深,造成肥力浪費。

三、化肥分幾種:

1、碳銨(碳酸氫銨,俗稱氣肥),氣味大,易揮發。最好是戳坑施肥,回填土。施肥後應該立即澆水。現在用的人少了。

2、尿素。直接撒地上或戳坑施肥都可以,可以等幾個小時再澆水。用的人比較多。

3、玉米專用複合肥。同尿素類似。

四、玉米地追肥時,最好穿的長袖衣褲,防止玉米葉剌傷,如果傷口沾到化肥會更加刺激人。雨後施肥最好穿長筒雨鞋,小心地滑易摔倒。玉米葉上有雨水或者露水,可以穿雨衣。


冀中老代


在玉米的生長期間肥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關乎產量高低,關乎農戶的經濟利益,所以肥料一定要上足、上夠,才能夠保證玉米的順利生長。

已受漬澇危害、未能及時劃鋤、除草和播種較晚的玉米田,要及時劃鋤、除草,追施拔節肥,對小苗、弱苗要偏施,促弱轉壯,提高田間整齊度。

拔節孕穗期間,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不能缺水,遇旱要澆好澆足水,以保證植株的良好生長和雄穗的正常分化,防止“卡脖旱”,達到地表見溼不見幹,滿足玉米在拔節孕穗期間的需要,田間持水量保持在70%以上。

據氣象部門預測近一週無明顯降水,要注意旱情發展,及時澆豐產水,不澆救命水。

在澆水的同時結合施肥攻穗肥。大喇叭口期是成穗的關鍵時期,追肥量應占總量的40~50%。一般畝追施尿素15公斤。追肥時要做到看天、看地、看莊稼。

追肥旱施趕雨季或伴隨澆水可以提高肥效,具體做法是施在株中間用追肥機械或人工刨穴進行追肥。

深施入土,以攻穗增粒,追肥澆水後,要及時進行深中耕除盡雜草。拔節孕穗期間要結合施肥、澆水,及時鋤地、培土,達到除草,保肥保溼、促根防倒等多種效果,確保豐收。結合培土,疏通三溝,確保遇澇能排,減輕澇漬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