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隔輩教育教不好孩子?讓孩子在雙倍的呵護下成長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孩子送去老家,純粹的丟給家裡的老人帶了。他們很多人都選擇了把老人接到工作的地區,這樣,既可以陪伴老人,在自己上班工作的時候,老人還能幫助年輕的一輩操持家務、照顧孩子。

最近到小區樓下花園隨便逛逛,發現很大一部分帶著小孩在下面散步的都是老人。誰說隔輩教育都是不好的?用對方法,老人也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誰說隔輩教育教不好孩子?讓孩子在雙倍的呵護下成長

我的一位鄰居胡阿姨,他兒媳在在生下孫子嘟嘟兩個月後就上班了。嘟嘟一直就由胡阿姨照料和教育著。她知道照顧孩子的責任重大,兒子兒媳把嘟嘟交給她,她就要盡心盡力把孩子教育好。

現在的嘟嘟已經6歲了,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見到小區的保安叔叔在值班,會跟保安叔叔說:“保安叔叔,你們辛苦了!”每次碰到我,都會對我說:“阿姨,你今天好漂亮!”

這都跟胡阿姨的教育有關,從小,胡阿姨就一直教導著嘟嘟,要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也一直以身作則的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嘟嘟的學習也不錯,在幼兒園,一直是班上的領頭羊,班級的老師也都特別喜歡他。因為他不僅是個多才多藝的小夥子,還能幫助老師分擔工作、協助老師管理同學。

對於家裡大的安排的興趣班,小嘟嘟一直不用大人操心,每次都積極主動的去上課。而且,他是一個特別自律的孩子。一般6歲的孩子,自律性都會比較差,還需要大人的監督和引導。可是小嘟嘟卻是一個非常自律的孩子,胡阿姨跟他約定好,每天看30分鐘的電視,每次到了時間他就會叫胡阿姨把電視關掉。

胡阿姨說:我愛他,但是我不慣他。他以前自制力也不好,每次想要看電視,就跟我撒嬌,但是我知道看電視對孩子不好,所以,我不心軟。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了,這個原則是不能打破的。習慣也就慢慢養成了。

誰說隔輩教育教不好孩子?讓孩子在雙倍的呵護下成長

教育孩子,一定要堅持原則,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像胡阿姨這樣,愛孩子卻不慣孩子。

其實,有多少父母都做不到胡阿姨這樣。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孩子對電子產品上癮?其實這都是大人慣的。電子產品被大人當做哄娃神器,當孩子哭鬧時,當家長忙碌時,把電子產品甩給孩子,孩子也不哭了,家長也省心了。為了一時的省心,得不償失。

很多人說,祖輩們的育兒知識有些過於落伍了,而且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對孩子的成長並不一定好。

英國哲學家羅素,其父母早逝,所以他是由祖父母撫養長大。身為高官的祖父為羅素提供了人生指導,祖母安娜·瑪利亞為他制定了學習計劃和時間作息表,並且鼓勵他多看書。正是在這樣的祖輩教育下,羅素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大學者。

我認為,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參與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祖輩們也有他們的優勢和經驗:

首先,祖輩們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容易讓孩子從他們身上學習一些優良的文化傳統和行為習慣。

其次,大部分老人帶孩子都比較有經驗,跟新手爸媽相比,帶起娃來會更得心應手一些。

而且,跟著老人一起生活,孩子耳濡目染也會跟父母學習,去尊重長輩,照顧長輩,養成尊老愛老的好品質。

蘭海老師曾說過:隔代教育的美好,來自於人生體驗的相互交融,晚飯後,燈光下,兒孫圍繞,聽老人家講他們的故事。這才是隔代教育最溫暖的部分。

誰說隔輩教育教不好孩子?讓孩子在雙倍的呵護下成長

小皓一直跟隨爺爺奶奶住在老家學習,從小在爺爺奶奶的嚴格要求下,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硬筆書法年年比賽都是第一,而且還學習了吉他、圍棋等,成績都非常不錯。

他也是一個非常懂事、孝順的孩子。每次放假過來父母這邊時,都會幫著父母照顧、管教弟弟,因為弟弟從小一直跟父母生活,性格比較嬌縱,小皓說:媽媽,你去上班吧,弟弟我會好好管教的。於是放假的兩個月,他就帶著弟弟,安排著弟弟的作息時間,改掉了弟弟不少的壞毛病。

所以說,孩子到底是跟隨著父母好?還是跟隨祖輩好?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方法是否得當。

小皓跟隨爺爺奶奶,能夠如此聰明、懂事,自律,肯定是爺爺奶奶平時的教育得當。

而小皓的弟弟,雖然在父母身邊,可是由於父母過於嬌慣,平時工作繁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管教孩子,而是把孩子放在了早教幼兒機構。而導致了弟弟的不良習慣的形成。

誰說隔輩教育教不好孩子?讓孩子在雙倍的呵護下成長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說:親子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基礎的組成部分。缺少父親的陪伴,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沒有母親的關心,會使孩子缺乏幸福感和親切感;以上兩者的任何一方缺少,都會使孩子在前途的選擇、人際關係的溝通上產生障礙。

所以說,教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責任,年輕父母不管多忙,都不要忽視了孩子的教育。而隔輩老人帶孩子也需要掌握合適的方法,有的經驗是好的,值得借鑑。而有的經驗已經過時,就不能硬搬照做。

教育孩子,是全家的責任,兩輩人一起教育孩子,不要一言堂,要多溝通,多交流。

老人家要開明一點,願意聽從年輕父母的觀念和意見。在帶孩子方面,大家都是學習者, 也是實施者。

而年輕父母也要懂得尊重老人,體諒老人,老人能過來幫助我們帶孩子,我們首先要知道感恩。我們要做到,既要把孩子教育好,也要維護好長輩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