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增強免疫力最快最有效?

張秀玲1


免疫力不是隨便吃吃,動動,就能馬上得到提高的,是一個長期的住務。免疫力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應在平時堅持和點滴積累,這樣才能穩步提升,並使免疫系統長期處於健康狀態下,應對各種疾病。

1.什麼是免疫力?

雖然我們常常說起免疫力,但是很多人對它並不瞭解。醫學上所說的免疫力,是指人體免疫系統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能力,主要的任務之一是身體抵抗細菌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簡單來說,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身體能否抵禦疾病的侵襲,取決於免疫系統的強壯程度。

2.如何檢測身體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否低下,不能單純以是否“容易生病”或者感染的次數多少來衡量。

以感冒為例,不能說1年患10次感冒的人就比1年患1-2次感冒的人免疫力要低。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感冒用藥後通常三五天就好了,而免疫力低下的人治療效果較差,不易恢復,甚至還可能發展成肺炎。

但如果感冒、扁桃體炎、肺炎、腹瀉等疾病長期反覆發作,建議就醫檢查免疫力,包括免疫五項、化驗查血鋅銅等微量元素檢測以及血常規。

3.那怎樣做才能科提升免疫力呢?

A.保持健康飲食

吃什麼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呢?

大約70%的免疫系統位於腸道中,因此均衡飲食,提升腸道健康,有助於整體免疫力的提升。日常飲食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增加新鮮的食材。避免長時間放置,導致營養流失或變質。長期高熱量、高飽和脂肪和高糖飲食,會過度刺激和破壞免疫系統,導致病毒等侵入人體後,不能及時做出反應,從而患病,因此應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少油、控糖,並少鹽、限酒。

此外,還應多吃菠菜等綠葉蔬菜,柑橘類水果,堅果,漿果(如葡萄、獼猴桃、藍莓等),全穀類食物,富含維生素A、C和E的食物;適量的吃魚、禽、蛋、瘦肉。大蒜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但不要空腹吃,每日3-4瓣,不可過多。多喝綠茶,綠茶中的抗氧化劑是“身體清潔劑”,更是提高機體免疫力的重要元素。酸奶,可以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並將尿路感染的風險降低47%。瘦牛肉,富含有助於防止細菌病毒感染和寄生蟲的微量元素鐵和鋅。吃牛肉最好選擇瘦牛肉,每天不超過85克。蘑菇,吃蘑菇(冬菇和平菇)可以促進白血球的產生和活動,讓它們更具防範性。

B.保障充足睡眠

免疫系統雖然可以像電腦一樣晝夜不停的工作,但如果工作時間過長,也會出現“發熱”、“反應變慢”的情況,免疫力也就隨之下降,因此免疫系統也需要休息。當人體處於睡眠狀態下時,也是免疫系統休息、恢復功能的時間。

睡眠充足的人,要比睡眠不足人的免疫力更強。發表在《睡眠》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感染鼻病毒或普通感冒病毒後,每晚睡眠時間少於5個小時的人,患感冒的幾率,是睡眠時間超過7個小時的人的4.5倍。

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建議,成年人最佳的睡眠時間是7-9小時;老年人為7-8小時;6到13歲兒童為9-11小時;14到17歲的青少年推薦每日睡8-10小時。此外,睡眠並不是越多越好,對於成年人來說,睡眠超過9-10個小時,可能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比如難以入睡或難以保持良好睡眠狀態。

C.加強運動鍛鍊

運動具有抗炎作用,可以促進體內細胞修復,併產生免疫細胞,從而增強免疫力。此外運動還對心血管健康有益,促進心理健康並減輕壓力。健康成年人應每週進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或者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身體活動。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曾發表一項針對1002名成年人的研究,結果顯示,與經常久坐的人相比,每週至少運動5次的人,患感冒的風險降低了近50%,而且生病後的症狀也較輕。如果實在不願意運動,哪怕每天多走動,走個十幾二十分鐘,也是有益的。

4.免疫力越高越好嗎?

我們都知道,免疫力低下,容易被病菌、細菌等感染進而誘發疾病。那麼,是不是免疫力越高越好呢?

免疫力就像血壓、血糖,低了不是好事,容易引起細菌和病毒的感染,但太高也是病。免疫力過高反應太強烈,破壞力太大,容易錯把自己的組織或細胞當做有害的微生物加以攻擊,反而會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好的免疫力是處在一個均衡的狀態,正常人無需特意增強免疫力,比如吃各種保健品。


點滴耳東


增強免疫力,其實無外乎多動吃對。

動,就是適當運動。個人經驗認為最有效且最簡易的增強免疫力的運動方式就是——跑步。跑步,可以沒有時間、場地的限制,甚至對運動者的服裝也沒有嚴格要求。每天堅持20分鐘左右的慢跑,以周身微微出汗為度,可以很好的改善肺活量、增強免疫力,對於有慢性鼻炎、咳嗽等症狀患者,也可以很好的改善臨床症狀。

其他運動,如游泳、打球、跳廣場舞等,固然也是很好的鍛鍊方式,但還是得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不過,對於體重超標人群而言,首先推薦的就不是跑步,而是游泳了。跑步,在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對於這類人群可能因為體重過大,導致膝關節的磨損,而膝關節的磨損很多程度上是難以逆轉的。

吃,就是正確的營養均衡的飲食。

其中,優質蛋白的攝入是非常重要的,如奶、蛋、肉。優質蛋白對於人體來說,相當於建築用的磚,房子有磚才能蓋得牢固,才能抵抗風吹雨打。

很多老人,總是擔心“發物”,不敢吃這種肉,不敢吃那種肉。其實,中醫理論上的“發物”,並不是某些固定的食物,而是不同疾患有不同的、可能誘發病情反覆甚至加重的食物。比如,痛風的病人,不能吃高嘌呤飲食,但是像一些魚肉,嘌呤含量比較低,是可以吃的;雞蛋也是低嘌呤食物,也不用擔心;非急性發作期,可以適當進食如豬肉、牛肉之類的紅肉。

再有,肉類食物中的蛋白質,其實說簡單了,是肉,而且是不能溶解於水中的。也就是說,燉湯燉湯,其實是通過燉煮的方式讓肉食更容易消化、更美味的方法,但是真正的營養成分其實還是各種肉,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湯更是不能喝,那就是一碗碗的嘌呤。


戴醫生有話說


要想增強免疫力,其實還是要花費一些心思的,因為影響免疫力的因素還真的有點多,比如長期便秘的人通常免疫力會變差,經常久坐不動的人,免疫力會下降,以及飲食不均衡的人免疫力也會下降,更重要的是經常情緒不佳的人,壓力過大,煩躁焦慮的人通常免疫力也會下降,所以要想快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首先就要從這些方面著手調整,免疫力自然很容易就回來了。

第一步當然是從飲食上著手,能夠幫助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方式,首當其衝的就是蛋白質,所以平時的飲食要攝入富含蛋白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豆製品,海產品,畜禽肉,每天都要有。而另外一個就是維生素C,而維生素主要富含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並且不同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的量不同,所以每天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攝入的種類越多越好,具體每種食物每天攝入的量可以參考下圖:

最後更重要的是,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每天適量的運動不少於1小時。避免久坐,足量飲水1500~1700ml以及飲食葷素搭配以更好預防便秘。最後經常戶外活動,減輕自身的壓力,保持良好的情緒,強大的免疫力自然就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