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書法雅言》的這幾條,創作時才不會誤入歧途

項穆,明代萬曆年間書法家,大收藏家項元汴之子。項穆承其家學,耳濡目染,故擅長書法,撰《書法雅言》一卷,內有書統、古今、辨體、形質、品格、資學、規矩、常變、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捨、功序、器用、知識十七篇,

@書風法雨以為,其中常變、正奇、中和、取捨對書法創作有實用價值,發人深究。

常變

書法創作就像戰場用兵,一個是在紙上謀劃,一個是在沙場博弈,其目的都是為了取勝。“兵無常陣,字無定形。臨陣決機將書審勢,權謀廟算務在萬全。然陣勢雖變,行伍不可亂也。字形雖變,體格不可踰也。” 項穆的這段話給了今人一個警示,我們在創作當中都在竭力求變,而有些人變的楷書不楷、行書不行,亂寫一通。“常”為書體,“變”為字形,需要注意的是,再“變”也不能背離了“常”。如下面某書法家寫的“孫”字,書法不是書法,繪畫不是繪畫,著實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記住《書法雅言》的這幾條,創作時才不會誤入歧途

某書法家寫的“孫”字

正奇

“書法要旨有正與奇。所謂正者:偃仰頓挫,揭按照應,筋骨威儀,確有節制是也。所謂奇者:參差起伏,騰凌射空,風情恣態,巧妙多端是也。奇即運於正之內,正即列於奇之中。正而無奇,雖莊嚴沉實,恆樸厚而少文。奇而弗正,雖雄爽飛姸,多譎厲而乏雅。” 正與奇也是當今臨池之士所追求的,過正則狀如算子,缺乏生氣。過奇則滿紙繚亂,做作不堪。如當今的田楷,就因過正而飽受爭議,被人稱為“印刷體”。

記住《書法雅言》的這幾條,創作時才不會誤入歧途

田楷作品

中和

無過不及即為“中”,無乖無戻即為“和”。在《書法雅言》中項穆一切的主題都是“中和”,如形質中“瘦”與“肥”的中和,“方圓”與“正奇”的中和……。

在形質上要不肥不瘦,剛柔互濟。“若專尚清勁,偏乎瘦矣。瘦則骨氣易勁而體態多瘠;獨工豐豔偏乎肥矣,肥則體態常妍而骨氣每弱。” 瘦和肥都是病態的,在瘦的基礎上加入沉密雅潤,才會瘦而實腴。在肥的基礎上加入便捷遒勁,才會肥而實秀。比如蘇東坡的《寒食帖》,雖取法顏真卿的“肥”,但加了楊凝式的縱逸,便光彩照人,氣勢奔放。

記住《書法雅言》的這幾條,創作時才不會誤入歧途

蘇東坡《寒食帖》局部

在“方圓”與“正奇”上,要方圓互成,正奇相濟。“真以方正為體,圓奇為用;草以圓奇為體,方正為用……圓而且方方而復圓。正能含奇竒不失正會乎,中和斯為美善。” 如張旭的狂草,奇幻百出,又不越法度之外。

記住《書法雅言》的這幾條,創作時才不會誤入歧途

張旭草書《古詩四首》局部

取捨

流傳至今的古代書法作品多是經典之作,但並不是完美無瑕的,我們在學習時要懂得取捨。不可全盤皆收,否則與東施效顰無異。如學習米芾行書的時候,氣勢超動是他的長處,猛放驕淫是其短處,需注意揚長避短。古來都以王羲之為尊,而“智永世南得其寬和之量而少俊邁之奇,歐陽詢得其秀勁之骨而乏溫潤之容,褚遂良得其鬰壯之筋而鮮安閒之度,李邕得其豪挺之氣而失之竦窘,顏柳得其莊毅之操而失之魯獷,旭素得其超逸之興而失之驚怪……”諸如此列不一而足。 取法優劣,全在書者自己見解高低。

記住《書法雅言》的這幾條,創作時才不會誤入歧途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