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

——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

民族日報記者劉剛林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政縣旅遊開始進入全面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

持續打造大美和政,努力佔領全域旅遊制高點——這是和政縣旅遊業新的奮鬥目標。

全域旅遊就是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通過資源整合、業態重構、產業融合、管理創新,實現旅遊產業聚集,形成點、線、面相互支持、科學分佈的發展格局。簡單點說,就是處處皆是景區。

和政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巍巍太子山在這裡綿延,境內古動物遺蹟豐富,自然景觀獨特,素有“中國雙低雜交油菜之鄉”“隴上綠色明珠”“古動物化石之鄉”“中國花兒傳承基地”等美譽。近年來,和政縣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按照“山水和政、冰雪和政、綠色和政、美麗和政”的發展定位,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整體謀劃、全面推進,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全域大花園。目前,和政縣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正逢其時,前景廣闊。

4月25日,記者來到和政縣,沿著整潔乾淨的公路前行,只見大南岔河水泛著清清柔波,岸邊步道上紅的、黃的、紫的等一簇簇花卉漸次開放,與周邊的村莊、山巒、樹木相映成趣,風景別樣秀麗。

大南岔河發源於太子山,全長55公里,屬洮河的二級支流、黃河的三級支流,臨近松鳴巖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由於區位優勢,使它成為松鳴巖大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全力改善河道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該縣還重點實施了大南岔河生態修復及綜合治理工程,建起液壓翻板壩,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修建了沿岸步道,築起了浮雕景觀牆,打造出了一道絢麗多彩的河岸風情線。

今年,該縣著力在大南岔河、牙塘河、吊漫路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依託傅廷棟院士油菜西北研究基地,打造萬畝花海、油菜花金色長廊,並種植景觀樹和各類花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美麗,實現人在畫中游的美麗願景。“今年,在這三條旅遊景觀帶,我們引導動員群眾種植油菜花近3萬畝,每畝給群眾300元的獎補資金,再過兩個月,這裡將是一片金色的海洋、花的世界。”和政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曹全熙說。

在大南岔河沿線還有一個集觀光農業、娛樂互動、採摘體驗、親子研學等為一體的體驗型鄉村旅遊項目——“開心農場”。走進“開心農場”,一塊塊方正、有序、平整的地塊映入眼簾。據介紹,該項目以“親近自然·品味鄉村”為主題,滿足遊客迴歸田園、小憩鄉村的旅遊觀光采摘體驗,以“親子游”農作物趣味研學體驗和遊客訂單種植服務等需求為經營策略,擬打造和政及周邊地區富有特色的觀光農業種植基地、“親子游”研學體驗基地和農村戶外體驗基地。目前,該項目已全面啟動。

“今年,該縣按照州上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的部署和縣上‘一心、三帶、三區’發展定位,重點聚力打造大南岔河、牙塘河、吊漫路旅遊觀光帶,並建設田園綜合體3處。接下來,我們將舉辦梨花節、油菜花節、‘花兒’會等節會,通過一系列活動和實施‘旅遊+’融合發展,使和政縣的旅遊業提質升級,讓美麗戰勝貧困、旅遊助推脫貧。”和政縣文旅局副局長張虎說。

總投資2.06億元的吊漫路,是全州旅遊扶貧大通道的重要路段,計劃於今年6月底建成通車。該項目起點位於和政縣松鳴鎮吊灘村,途徑新莊鄉、新營鄉、買家集鎮、羅家集鄉,終點位於臨夏縣漫路鄉政府。這條旅遊扶貧公路連通了松鳴巖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古動物化石地質公園、太子山風景區,將成為輻射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旅遊大道、扶貧大道、生態大道。和政縣精心打造的美麗鄉村松鳴鎮就坐落在這條路上。

走進松鳴鎮,一幅詩意山水、美麗宜居的村莊如畫般展現在眼前。“縣上把我們村打造成旅遊村,環境這麼美,我就想發展旅遊肯定能賺到錢。去年,五一前,在旅遊局的幫助下,我把家裡重新裝修了一下,開起了農家樂,半年就掙了近5萬元,還享受到了2萬元的旅遊發展資金。”步入松鳴鎮狼土泉村群眾祁自虎的農家樂,網紅吊椅、乾淨整潔的環境,顯得舒適愜意。

祁自虎的農家樂緊挨著村委會,出門便是鄉村旅遊環保主題公園,這也為他的農家樂增添了不少人氣。“去年,縣上在狼土泉村投入旅遊發展資金100萬元,打造了一個主題公園,今年準備再投入100萬元,建設一座景觀門和一個遊客服務中心,並對主幹道美化、綠化。”和政縣旅遊局高級旅遊經濟師楊曉龍說。目前,和政縣投資1千萬元,成功打造像狼土泉村一樣的旅遊扶貧村5個,扶持開辦多家星級農家樂。

松鳴鎮大山莊村油菜觀光基地圍繞古動物化石之鄉主題打造,其中古動物化石之鄉為文字圖形,和政羊、象、犀牛、馬、長頸鹿、狗為圖案,彩色油菜種植為帶狀或點狀、圓環形。搭建觀景臺兩處,在國道邊用十色百日草、彩色油菜、金盞菊、萬壽菊等種植花海一處,沿農田道路設置拱形廊架15處、拍照打卡點5-9處。“該基地將直接解決該村20名群眾就業問題,有助於發展旅遊支柱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積極助推打造油菜觀光產業及產業扶貧。”楊曉龍說。

大南岔河、牙塘河、吊漫路覆蓋串聯起了和政縣全境,在這兩河一路沿線,“全域旅遊”的號角聲聲清越。自發展全域旅遊以來,和政濃墨重彩繪新景,山水風光、人文底蘊、田園野趣、綠色生態……在新畫卷中一一綻放;旅遊、生態、農業、文化、體育……在新文明中共舞交融。夢幻和政,闊步邁向“美麗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