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建設海南自貿港高要求 儋州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出新招

對標建設海南自貿港高要求改革創新,探索強鎮擴權,推行極簡審批

儋州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出新招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今年初,儋州市相繼推出改革行政審批服務新招:儋州市不動產登記海頭便民服務點在海頭鎮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運行,把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出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同步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改革舉措。

“以擴大社會管理權限、健全鄉鎮政府職能為重點,下放社會治理、綜合執法、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公共服務等事權,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4月26日,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儋州將最大幅度簡政放權,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和極簡審批。

強鎮擴權

健全鄉鎮政府職能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儋州市不動產登記海頭便民服務點看到,海頭鎮那歷村村民鍾慶旺、鍾慶興正在辦理宅基地的不動產登記證,工作人員薛梅春仔細核對他們的資料。

“他們的宅基地符合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條件,但有的資料缺蓋公章,若章蓋全了,一天可以完成初審,再通過政務網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複審。”海頭國土資源管理所負責人樊有成說,複審後,再經過市政府審批,很快就能拿到不動產登記證。“以前辦證,村民要從海頭鎮到市區跑幾個來回。”海頭鎮是儋州最偏遠的鎮之一,離儋州市區約80公里。

海頭鎮新市居居民蘇開泰雙腿殘疾,出門需乘坐輪椅,到儋州市區辦理不動產登記證不方便,在知道海頭便民服務點運行的消息後,馬上來辦證。“感謝政府把服務送上門,便民服務點開在群眾家門口,方便殘疾人辦證。”

“初審權下放鄉鎮,優化業務流程,縮短服務半徑,壓縮辦理時限。”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孟維華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實現登記資料網上提交、網上審批,避免群眾多地奔波,節省群眾辦理時間,全力推進“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的新模式,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擴大社會管理權限,健全鄉鎮政府職能,能在家門口更好地服務村民。”海頭鎮黨委書記陳文成說。

極簡審批

提高行政服務效率

今年1月中旬,海南匯友影視藝術有限公司競拍獲得儋州那大城西片區187畝教育科研用地。隨後,在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辦公樓會議室,該公司董事長助理張環宇從孟維華手裡接過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時一同辦理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標誌著‘多規合一’背景下,儋州‘多審合一’改革再提速,規劃報建由審查制變備案制,提高政府行政服務效率。”孟維華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多審合一’改革是對招拍掛或者劃撥依法取得的土地,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後,同步受理並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手續。”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王俊剛說,改革之前,用地單位想要取得相關許可,需要在規劃和國土間兩頭跑,分別辦理審查手續;改革之後,審批事項合併精簡,報建材料大量減少,審批時間大幅度壓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便投資項目落地。辦證至少節省30天時間,大大壓縮辦理時限,讓企業“少跑路”,讓審批“大提速”,讓項目“快落地”。

海南匯友影視藝術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24億元,在那大城西片區建設海南電影學院,是2019年7月開工的儋州市重點項目,2020年度計劃投資6億元。4月26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同時開建的8棟宿舍樓正在緊張施工。

“‘多審合一’改革後,我們辦完相關手續,比改革前節省至少四五十天時間。項目後期所需的187畝教育科研用地,辦好相關手續後,便於項目總體佈局和施工,我們將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明年完工。”張環宇說。

(本報那大4月26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