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練習生》——hey Bro 向你推薦小鬼

作者|懶湯圓


《偶像練習生》——hey Bro 向你推薦小鬼

圖片來源:《貝加爾湖說再見》

今天想要說兩個人,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看到這樣的開頭,是不是以為我要講一個愛情故事?當然,我不會走這個套路的!

這是一個偶像與粉絲的故事。

女孩是那個粉絲,也是“兩都腹” 微信公眾號的第一個關注者,自從她知道我開始寫文後,就隔三差五的在我耳邊施展魔咒- 你寫個關於小鬼的文嘛。

由於我本身只是個路人,思索了很久,終於還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所以只得轉而談談我眼中的這個綜藝。

中國近幾年的綜藝節目漸漸的開始出現多樣化的形式,當然,很多是抄襲,這個我就不多說了。

就在前不久,愛奇藝出了一個綜藝《偶像練習生》。這個綜藝節目是“借鑑”韓國的選秀節目《Produce 101》,從賽制到佈景再到選歌,“借鑑”的相似度高達88分,榮幸的被戛納電視節點名批評。

然而,抄襲不會影響很多國人的觀看選擇,所以這檔包含養成情節的綜藝節目瞬間火遍了網絡,順便將其中的練習生推上輿論的頂端。

100 個人中,由網民投票篩出9個男生組成一個組合,整個過程完全由網民投票選擇。這個賽制其實很有趣,增加了觀眾的互動性,同時又具有養成節目的特點,極容易受到女生的青睞。

就像當年的TF Boy,很多粉絲都是阿姨粉,他們費心費力的連高考資料都整理好,送給他們做禮物。養成遊戲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女性粉絲的母性心裡,當這些偶像成名時,粉絲會有一種自己一手把他捧紅了的心理成就感。

同時,這類養成節目還有一個心理要素就是“雲養”模式,現在很多人喜歡曬自家的寵物,分享自己與寵物的故事,這類博主通常也會有很多粉絲。

而這些粉絲中一部分人存在的心理就是,雖然我沒有養寵物,但是看到它每天分享的故事,我覺得很滿足,就像這隻寵物是我自己養的一樣。

同理,偶像養成類節目也有這樣的心理。這些還沒上大學的男孩子每天在一起吃住,為了夢想努力學習唱歌,舞蹈,要經受很多人的考評,然後以層層闖關的模式被大眾選擇。

粉絲看到他們這樣的努力很容易激起一種“雲養”心理,即,他們好努力,看到他們這樣努力,就好像我也很努力的生了一樣;或者,他們好努力,看到他們這樣努力生活,好像會一直激勵我努力生活。

通過上述的兩種心理,偶像養成節目瞬間火爆。

當然,後續的問題也是值得思考的,當年的《超級女聲》也是很火爆,可是後面幾期我就漸漸沒了印象。

現在《偶像練習生》選拔出的9個男生其實多少還是有些實力的,但是這種養成節目想要來個1,2,3,45 部,可能就很難維持生計了。

畢竟第一批偶像培養出的粉絲會非常護短,覺得節目是在那拿些孩子消費,把孩子當成賺錢的工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粉絲如果被大批量分流,很可能不會引起最初的轟動。

對於參加這些節目的“偶像"來說,如何選擇向後的發展方向還是很重要的。

當年的TF Boy 我也同樣理解不了,但是後來三小隻非常努力,找到了各自發展的領域,那種認真的態度倒是讓我路偏粉些。

像9 percent 的成員,本就來自不同經濟公司,向後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發展方向才不會被這類選秀節目消費。

嗯,最後推薦9 percent 成員小鬼,用我同事的話來說就是奶萌奶萌的,13歲開始學習跳舞,舞蹈實力棒棒的。

對他的主要印象是rap 實力還不錯,據說是兩年前才是學習,這樣也是屬於自帶光圈屬性啦。雖然我不懂rap ,但是,至少聽了他的rap 不會覺得聒噪。

他寫的《good night》推薦一聽 ~

另外他最近出了新歌《撲朔迷離》(你好,這是赤裸裸的打歌)

兩都腹:記錄兩個平凡人對世界的看法

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