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病危”:汙染、乾旱、物種滅絕…修復生態刻不容緩

長江“病危”:汙染、乾旱、物種滅絕…修復生態刻不容緩

周兼明

最近,數則與長江有關的新聞被媒體熱議。

一則是,中國長江水產研究科學家危起偉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佈的一篇研究論文,公開了一個噩耗:在2005年到2010年之間,“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證實已滅絕。上世紀70年代,長江白鱘還是常見魚類,每年可從長江捕獲25噸。不到40年,一個有上億年曆史的遠古魚類,卻在我們生活的年代走向滅絕。

危起偉參與的另一個科研項目調查發現,長江共有430多種魚類,但目前已有140餘種魚類採集不到標本。這說明長江裡的不少魚類已很稀少甚至滅絕了,長江生態狀況非常嚴峻。讓人擔憂的是,中華鱘和長江鱘也即將滅絕。危起偉表示,目前關於它們的保護都未在國家層面立項並付諸實施。

長江白鱘的滅絕,原因很多。如危起偉所言,無法繁殖是原因之一。葛洲壩的修建切斷了白鱘洄游通道,使它們無法在上游產卵;過度捕撈,如絕戶網、地籠、電魚等捕撈法,將江中大魚小魚一網打盡,使白鱘的食物越來越少;加上江上航道較多,壓縮了魚的活動空間,圍湖造田、化工圍江、燃油洩漏等導致水質嚴重汙染等,都成為長江白鱘滅絕的主要因素。

長江“病危”:汙染、乾旱、物種滅絕…修復生態刻不容緩

已有大量報道與報告顯示:長江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首先水汙染嚴重,重要湖庫處於富營養化狀態,30%的環境風險企業位於飲用水水源地周邊5公里範圍內,汙染產業向中上游轉移,跨區域違法傾倒危險廢物呈多發態勢。長江水系的洞庭湖、鄱陽湖頻頻乾旱見底,部分水系嚴重斷流,河湖生態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不僅珍稀特有物種極度瀕危,連“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也比上世紀60年代減少了95%以上,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由此,再看第二則新聞,我們就不會感到詫異。去年底,農業農村部發布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通告規定,長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這意味著竭澤而漁的時代即將過去,長江終於可以好好地休養生息了。保護長江,其實也是在保護中國魚類的天然資源庫。因為人工養殖的魚類,多代繁衍後就會出現遺傳多樣性的退化,需優質的野生魚來改善種群,所以保護長江,也是在保護魚類的優質資源。十年休漁期,可以讓某些魚類得以繁衍。

然而,要讓長江生態系統有所恢復,絕非只是禁漁那麼簡單。還需要做好對長江沿岸的城鎮汙水垃圾、化工汙染、農業汙染的治理,做好對江中船舶汙染的治理、控制航運,同時修復魚類棲息地。生態環境的惡化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同樣,修復生態系統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就達到目標,甚至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十年禁漁,不過是給這些綜合治理提供了一個休養生息期。

無論是十年禁漁的有效執行,還是對長江生態系統的修復,往往涉及到多地域、多領域、多部門的協作與聯動,形成整體合力的難度很大。因此治理長江生態系統,更需要用法治的方式來推進,用法律的剛性約束,改變當下各自為政、多頭管理、只說不做等治理亂象。因此,才有了第三則新聞:去年12月23日,《長江保護法(草案)》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

這是第一部全面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法律。草案提出一系列保護生態系統的規定:十年內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等重點水域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在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科學劃定禁止航行區域和限制航行區域;加強對長江流域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力度;建立長江流域河道採砂許可制度,依法劃定禁止採砂區和禁止採砂期,控制採砂船舶總量;禁止在長江干支流岸線一公里範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重汙染企業和項目向長江中上游轉移……

據官方介紹,草案對長江實行全流域保護,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同時引入了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將根據物種資源狀況,建立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將其變化狀況作為評估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的重要依據。這一改變,確實是一大亮點,改變了過去僅用化學指標的不足,更有利於保護長江的整體生態系統。

雖然也有人大委員表示,《草案》對如何改變“九龍治水”頑疾及統籌落實機制尚不明晰,仍需細化運行的機制和流程、協調的權責等,但用法律的方式來保證對長江生態系統的多元共治與協同落實,卻是根本解決之道。

除了立法,政績審查也要相輔相成,重慶試點的對領導幹部進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便是值得借鑑的辦法之一。通過對自然資源資產進行審計,加強各級領導幹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由於地處長江上游,水資源保護任務艱鉅的特點,重慶還聚焦河長制,啟動了對所轄40個行政區河長制執行情況的審計,發現了生態環保及河長制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重慶市運用測繪遙感、自動監測、多維分析等技術,對水土保持、土地復墾、礦山開採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自然資源資產進行審計,清查生態賬,對領導幹部在生態保護方面的履職情況,實現了較為精準的審計——這些方法也值得《草案》借鑑,有助於明確協調機制的職責與標準的有效落地。

修復長江生態系統,絕非一日之功,而是持久戰,需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需有法治的保障,更需要協調機制的不斷完善。修復母親河長江的生態系統,確實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