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封城76天,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他們

這個春節,沒有往年的串門,沒有往年的聚會,卻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深刻,這個春節,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頭…

一年一度的農曆春節年,原本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傳統節日。按習俗,春節是我們華人最喜慶的佳節。而今年這個喜慶的節日,因為這場疫情(新型冠狀病毒)讓世界各地如臨大敵。沒有鞭炮聲、沒有笑聲、沒有走訪親友的歡呼聲。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從成都回到武漢,我在公婆家呆了兩天,然後就回到我黃岡的農村老家。1月23日,一個擁有1416萬人口的大武漢封城了,隨即我的老家也封城了,於是我被困在老家。在封城的這段時間我偶爾也會出來村裡走一走,鄰居見面,用點頭代替交談。這是我見過最大的變化。農村人們說話,聲音一般都很大。以往,我每天早上醒來,總能聽見媽媽與鄰居的談話,聲音特別大,我在樓上聽得清清楚楚。而現在,這種聲音不知不覺消失了。每當我側耳細聽時,村子裡靜悄悄的,只聽見雞鴨相鳴的聲音。

陽光消毒是村裡人最需要的。外婆不串門了,出太陽的時候,村裡人都搬起板凳,坐到自己家門前陽光充足的地方,隔著距離曬大半個上午。身體不便的外公,也會坐在陽臺上曬太陽,表妹就坐在床頭的陽光下,或看看手中的《英語》書籍,或凝望著窗外。

蔬菜減少,村裡嬸嬸們相互幫襯。外婆總是對媽媽說,飯菜少做點,後面還要關在家裡好幾個月呢。我家餐桌上的美食,從四菜一湯,到三菜一湯,再到二菜一湯,後來就直接是白菜了。經常看到有村裡人從地裡摘菜回來,提著一籃子的菜,慢悠悠走回家去。路上若是遇到熟人,村裡人便慷慨地贈送他們一些,有時候鄰居還會送來雞蛋,她對媽媽說:“你家人多,菜不夠吃,先拿去應急。感覺特別溫暖。在疫情面前,我看到了村裡人的樂觀、豁達、團結。他們都在一起互幫互助渡難關。

我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跟媽媽一起打掃衛生、輔導表妹寫作業、中午跟弟妹一起摘菜、下午陪外公外婆聊天。晚上就跟家人刷新聞,武漢疫情在不斷的擴大,確診人數在不斷的增多,醫護人員人手不夠,醫療物資緊缺,這座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時刻牽動著億萬人的心。原本祥和節日,讓人感到悽慘、荒涼。

1月24日,武漢應急醫院“火神山醫院”火速開工,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1月26日,武漢“雷神山”火速開工,2月3日武漢連夜開闢了三個方艙醫院。 讓我感受到有一種奇蹟,叫中國速度。有一種強大,叫中國頑強。3月18日武漢0新增,因為這個0,讓我有一瞬間的高興,這個0是多少個白衣天使不顧自己的生命,衝向戰場換來的,他們爭分奪秒與病毒鬥爭,與死神鬥爭,他們每天只睡幾個小時,顧不上吃喝,也顧不上休息,一心只想把那些患者從病魔中搶救回來。你們是誰的父親、母親?你們又是誰的孩子?面對疫情,全力以赴、不負使命。感恩所有的白衣天使們!

武漢的封城76天,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他們

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封,無數個用生命守護換來的城市, 歷經整整76天管控,江城三鎮交通恢復暢通;兩江四岸,燈光璀璨,一場見證“解封”歷史時刻的大型燈光秀震撼上演。此刻,武漢關的鐘聲敲響了。江上,滿載貨物的輪船響起久違的起錨汽笛聲。零時50分,西安開往廣州的K81次列車從武昌火車站緩緩駛出,這是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後,首批400多名旅客乘坐火車離漢,前往湖南、廣東。“那個熟悉的武漢回來了。”在這場武漢保衛戰中被譽為“生命擺渡人”的汪勇激動地說,交通是城市的動脈,交通動起來,城市的血液就活起來。這一刻,來之不易。感恩所有為武漢拼命過的人們!

鍾南山院士說過:“武漢,本身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而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國家。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武漢的封城76天,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