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白茶市場熱,如這般苦夏的溫度。

老白茶的火,比夏日驕陽還盛極。

於是,追名求利的害群之馬就特別多,變著法呈現著不同的“老白茶”於茶友面前,秀著炎炎夏日喝老白茶好的圖片和文字,以期你上鉤。

茶百科為茶友們揭秘,做陳做舊的老白茶,都有哪些手段在耍。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1、死鴨子嘴硬

這一招還真管用,不然不會有那麼多不法商家在反覆上演著。

為了讓自己的老白茶賣個好價錢,一年的白茶,能說成三年的;三年的敢說成七年的;七年的,那就說十多年的。

甚至,茶百科本人在不少茶店裡,被要求品鑑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老白茶。

這幾十幾十年代的老白茶,你要問店家哪來的?基本上一致的答案,好朋友從某某南方老總那裡重金買的、好友是某領導送的。。。

一口老血就想噴他們臉上。

且不說茶湯滋味、喝後腸胃不適,就那氣味、顏色就夠嚇人的了,還真當喝茶人是傻瓜。

不過,沒辦法,那些不法賣茶人多半都堅信:喝茶人,99.99%的喝不出來茶的年份。

就像一些普洱茶商家一直宣揚的動輒500年、800年、上千年古樹茶一樣,反正沒有人拿得出來數據。

堅持說,不停的說,說的多了,還真有一大批人信。

請問,誰給你的自信,不知道“出來混,早晚都要還的”道理嗎?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2、製作中悶堆

這是茶百科人,在茶區見到過個別廠家在用的白茶製作方式。

“悶堆”,本是傳統工藝黑茶,比如六堡茶,一個製作過程。“悶堆”,促使發酵轉化,滋味更加的甘醇順,少苦澀、少青味等。

也類似黃茶的“悶黃”工藝。不過,“悶堆”和“悶黃”是有區別的,以後茶百科在細講黑茶和黃茶時,再另專文分享。“悶堆”和下面要說的“渥堆”,也是有極大差別的。

“悶堆”或稱“堆悶”,多是“溼坯”,在製作過程中,茶葉還沒有完全乾燥成成品茶的時期進行。

製作粗老的牡丹、壽眉,如果使用“堆悶”“悶堆”工序,使得茶葉進而呈現更多的茶紅素、茶褐素,外觀黃、紅、褐色,接近老白茶的感覺。

減少製作過程中“萎凋”的時長,以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優化加工順序,最大化的做出產量。

並且滋味甜口,幾乎無青澀,湯色橙黃、橙紅,湯感一順到底,較少變化,市場化目前喜歡老白茶的茶友,多半是喜歡這類型的。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3、人為潮水渥堆

這是被不法商家用的最多的方式方法,做陳做舊老白茶。

“渥堆”,也是黑茶的製作工序,比如熟普。是在“幹坯”,也就是茶葉製作乾燥完成後,再“灑水”使之受溼、起熱發酵轉化。

製作熟普的“渥堆”,是一個緩慢長時的過程,多在4-6周,其過程中需要多次翻堆,以使茶發酵適當。

而白茶,加水“渥堆”,由於不像熟普那般已經技術成熟,因而市場上“渥堆”做舊做陳的老白茶,五花八門,各色奇葩都有。

多少茶葉量、加多少水、做舊發酵多少天、做舊發酵多少程度,全憑不法商家的想像,誰也不敢公開拿出來討論,只能私下偷摸進行摸索,於是,做舊做陳的老白茶,每人喝到碰到的都不一樣。

“渥堆”,也是加速茶葉轉化,更多的出現茶紅素、茶褐素等,使外觀色澤、茶湯色澤、滋味變得柔順,類似老白茶的口感。

但,假的永遠真不了,這種方法做舊做陳的老白茶,湯色會比正常的老白茶湯色紅,多半是剛泡前兩三道就是特別紅,十年左右及以內的高品質老白茶,不可能上來就是紅湯。其次是滋味一順到底,沒有層次變化,幾乎一個味,類似黑茶的味道;另一個就是醇厚稠、膠質感差,飲後嗓子幹、癢,不是潤,讓人想更多喝水。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4、過分氧化

這種常見於散老白茶做陳做舊,冒充更老年份。

把年份短的,比如一二年的散牡丹、散壽眉,在一定的溫溼度環境中,敞口或散放,故意通風、吸附空氣,使之氧化、酶促反應、有菌群參與快速轉化,使外觀色澤變舊、變老。

這種茶,滋味就特別“空”,由於溼度大,暴露在空氣中,過度透支,香氣很弱。

是空有其表的幹樹葉子了。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5、受潮和故意高溼環境中,再烘乾或曬乾

由於南方相對潮溼,不利於白茶存放,特別是福鼎山區裡,茶農家存放不好的白茶,茶百科行走之中,見到太多,一年下來的白茶,外觀就像正常密封存放三五年的。

還有一些商家,故意存放在潮溼環境下,使之快速轉化發酵分解,然後再拿出來曬、烘。

這類茶,味道喝起來,類似紅茶,外觀是毫白,而毫毛覆蓋下的茶條茶葉是暗紅、暗褐、暗黑色,幾乎全部都是這樣。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6、製作時暴曬

一些春尾夏初的壽眉,由於量比較大,曬制及萎凋過程中,攤放的厚度大,再加上天氣此時溫度升高,攤放的茶葉上層,受陽光照射,很快紅變、褐變,而下層的葉片可能還是青色。

此時如果及時翻動,上層的翻上來,也曬到,就做出來的“紅葉壽眉”色澤均勻,基本都是紅褐色夾雜著一些部分青色。

此時如果不及時翻動,那麼下層的就是被捂到,而逐漸紅變、再變黑色。這樣做出來的壽眉,就是有較多的暗黑葉片,夾雜著紅褐色葉片。

如果整個製作過程,師傅嚴加製作,中午溫度高時,收入室內降溫、走水、萎凋,即使是春尾夏初,也能製作出優秀品質的白茶壽眉。

而前兩種暴曬出來的壽眉,由於色澤紅褐、黑褐色,再加上前面講到的“悶堆”工序結合的話,那麼就可以充當老白茶。

前面第5條分享的,受潮或故意使之潮溼,再暴曬,也是能做的像老白茶。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7、拼配

所有的工廠茶,只要有量的,一定要拼配的。

不要一聽到茶葉“拼配”,就說茶品質不好。拼配保障口感穩定、保障有足夠的量、使滋味均衡、改善茶品質等優勢。

“拼配”,用得好,是藝術;用不好,就是騙術。

比如白茶拼配,春秋拼、春夏拼、夏秋拼、高低級拼、高低山茶拼、內山外山茶拼、荒野茶普通茶拼、不同工藝的拼、不同茶樹品種的拼、不同年份的拼。。。

各種組合太多了,用的最多的就是不同季節的茶拼配,冒充春茶、或秋茶;不同等級的拼配,特別是用來壓餅,冒充高等級的;高低山茶區的拼配,冒充高山茶;外山的拼入內山茶,減輕成本,提高利潤。

特別是不同年份的拼配,冒充老年份的。

揭秘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


茶友們瞭解了茶百科揭秘的這7條白茶做舊做陳的方式方法,基本上了解八九不離十了。很難有白茶商家能忽悠住你。

另外,我們喜歡老白茶,追求老白茶,並不是單單追和喜歡那個多少多少年的數字,而背後隱含的高品質才是關鍵。

老白茶,不僅是年份數字夠老,還要品質夠好。


茶百科.等閒堂

愛茶,愛上一種生活方式!

一起傳播茶、交流茶、結識茶友!

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茶百科 ;頭條ID:35044532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