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面臨疫情二次爆發,東亞應如何科學防範“復燃”?

在世界其他地方還沒意識到會出現疫情爆發之前,以新加坡為代表的部分東亞國家和地區就已經拉平了增長曲線。但最近幾周,這些曲線又出現了一個令人害怕的轉折:新加坡 4 月 16 日單日新增達到了 728 例,面臨疫情二次爆發。


新加坡面臨疫情二次爆發,東亞應如何科學防範“復燃”?

圖片來源: BBC

東亞地區的“二次危機”?

在這次全球疫情中,曾經因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而倍受稱讚的新加坡正在陷入“二次爆發”危機。根據“丁香醫生”援引的新加坡官方數據,經歷了 3 月初的新增病例低谷後,3 月中旬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明顯增加,到了 3 月下旬本土新增病例開始取代境外輸入佔據主導地位。4 月 16 日,新加坡單日新增病例達到 728 例,500 萬人口中已有 4427 例確診病例,患病率超過湖北省,或許將會成為最典型的疫情二次爆發國家。


曾經和新加坡一起被認為是疫情控制“優等生”的韓國狀況同樣不容樂觀。在 2 月經歷了一次“疫情高峰”後,韓國 4 月初每日新增病例數又開始上漲。日本的情況則更為特殊,從 1 月起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數一直在低位徘徊,然而近幾周開始疫情突然加劇,僅在首都東京,每日新增病例數就已升至三位數,全國確診人數即將突破一萬大關。4 月 16 日,日本宣佈將緊急狀態由 7 個都道府縣擴至日本全國所有 47 個都道府縣,將一直持續至 5 月 6 日。根據《朝日新聞》消息,4 月 17 日東京市新增確診病例達到 201 人,成為迄今單日最高值。


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數據,在中國內地確診病例增長數仍處於高峰的 2 月中旬,中國香港僅有五六十例確診患者,這之後一直緩慢增加,3 月 18 日累計報告了 192 例確診。然而 10 天后,這一數字上升至 582 例,單日新增達到 84 例;截至 4 月 16 日,中國香港累計報告了 1017 例確診病例。中國臺灣與之類似:一月下旬曾出現了每日新增 5 例的“高峰”,這一數字在三月中旬達到了每天增長 20 例。從 3 月 18 日到 3 月 28 日,累計確診病例從 100 例增加至 283 例,增速依然遠遠高於 3 月前的水平。截至昨日,中國臺灣地區累計病例數已經接近 400 例。


這些數字與正處於爆發期的歐美國家相比起來依然處在低水平,然而這一現象卻意味著更大的危機:病毒正在跨越邊境,這可能給東亞地區帶來新一輪疫情高峰。


在過去的 1 月和 2 月,這些國家和地區當時的情況雖說令人擔憂,但總體上病毒傳播仍然很緩慢。然而 3 月中旬疫情演變為全球大流行後,他們面對的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


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 Ben Cowling 在接受《連線》(Wired)雜誌採訪時說,“在 2 月底和 3 月初,歐洲、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帶來了很多輸入病例”。這種“倒灌”導致了一波新的本土病例的發生。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政策結果與預防中心主 Jason Wang 曾作為共同作者,發表論文分析了中國臺灣地區早期防疫成功案例,他對《連線》記者表示,中國臺灣雖然早在世衛組織呼籲全球提高警惕之前就已經停飛了所有來自內地的航班,但是很多人去歐洲度假,然後帶著病毒回來了。他認為,中國臺灣在後來的階段並沒有做太多的工作,當人們從歐洲回來的時候,甚至都沒想到病毒。現在,社區傳播又出現了。


出路在哪裡?


現在,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都制定了更嚴格的社會距離規則和移民管制。以新加坡為例,被允許入境的公民將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的監測下實施 14 天的隔離觀察,儘管這些應用程序的效能可能存疑,但新加坡的數據看起來確實好一些,因為官方開始對所有入境的人進行隔離,而不是對來自特定國家的人進行隔離。新加坡還關閉了所有學校和大部分工作場所,並在 4 月 14 日頒佈“最嚴口罩令”,開始強制民眾在出行時佩戴口罩。


新加坡面臨疫情二次爆發,東亞應如何科學防範“復燃”?

新加坡的疫情發展趨勢。圖片來源:Science


然而,這些嚴格遏制措施的背後,是社會停擺的巨大代價。而且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疫情熱度各不相同,誰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下一次“倒灌危機”在未來等著我們。病毒會影響精神健康、破壞經濟,但如果讓人們重新緊密接觸,疾病就會再次傳播。政府和公共衛生研究人員依舊必須弄清楚這種狀況要維持多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 Caroline Buckee 認為,究竟如何把握“封鎖政策”的鬆緊程度,目前尚無科學共識。


一篇近期刊登於 Science 的報道指出,想要在當下的困境中找到出路,下一階段要關注的可能不再是每天的實際病例數,而是控制所謂的有效再生數,即一個患者所能傳染的人數。在疫情高峰時期的武漢,這一數值大約為 2 或 2.5,在一月底武漢封城並實行居家隔離之後,這個數字降到了 0.3。有學者認為,當全球大流行的局面得到遏制後,各國可以嘗試放寬限制,將有效再生數控制在 1 左右(也就是保證每個患者平均只會感染 1 個人),這樣既防止醫療衛生系統因為大量患者湧入而崩潰,又能夠保持社會經濟秩序的恢復和重建,或許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流行病學家 Buckee 表示,維持這個平衡有很多種方法,然而目前並沒有一個“對照組”能夠讓我們比較這些不同方法之間的效果。與東亞多國採取的嚴格隔離感染者、追蹤密切接觸者、封鎖邊境等方法不同,歐洲一些國家正在逐漸放開部分社會活動:奧地利已經允許小型商店開放,並將在 5 月初繼續開放餐館和購物中心;德國國家科學院一份報告也建議在錯開課間休息、要求佩戴口罩的前提下,逐漸重新開放學校。


香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 Cowling 認為,“冠狀病毒不會消失,我們沒法完全消除它。我們將不得不面對這樣一種前景,即病毒將一直存在,但現在仍有希望在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或疫苗之前,控制病例的數量。”把病毒的有效再生數降到 1,學校可以重新開學,但必須有更好的通風和更小的班級規模。商店和餐館可能重新開業,但必須保證每個人有足夠的空間,不會形成聚集。人們的工作時間必須足夠靈活,以避免辦公室和工廠人員密集。此外還需要進行廣泛的血清學免疫檢測,來判斷人群中有多少人已經獲得了免疫能力。


對於可能要在這場全球大流行中“打滿全場”的國家和地區,或許只有依靠科學決策,才是退出這場“倒灌危機”的最佳途徑。


寫下你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