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敢於顛覆規則的女王“從才女到尼姑”

縱觀歷史,女人的地位一向是歸屬於男人的,在皇宮中更是如此。皇后與眾妃子在宮中只不過是皇上的眾多“物品”之一,突出一點的也就是夠把持一段時間的朝政,能夠做到垂簾聽政而已。但在我國曆史上,卻有一位女子不甘屈居於男人之下,成功地成為萬人之上的真龍天子,長達幾十年之久,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女權的一種象徵,她就是唐朝的武則天。


武則天——敢於顛覆規則的女王“從才女到尼姑”


武則天出生在李淵手下行軍司鎧武士彠的家中。《新唐書》中記載:“既見帝,賜號武媚。”史書對武則天的原名沒有記載,後世的文藝作品中便多以武媚娘為其原名。“武媚娘”的成長之路並不是特別順利,她小小年紀時家中遭遇一系列變故, 年僅十二歲時,她就失去了父親,從此她的幸福生活便結束了,生活中充斥的往往是苦難。然而,苦難並不能掩蓋武則天的天生麗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動人心魄。

武則天——敢於顛覆規則的女王“從才女到尼姑”


長孫皇后剛剛去世之時,唐太宗傷心之餘,便想找一些美麗女子來填補心靈上的空虛。不久之後,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便接到聖旨,召武則天進宮。楊氏憂慮女兒將來,哭哭啼啼地送別女兒,而武則天向母親告別時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呢?” 這話說得氣魄非凡,似乎她當時就已確信自己定能討得皇帝歡心,能夠徹底征服皇帝。

武媚娘人官後被封為才人,級別很低,因為剛剛入宮,她並不著急,她知道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待見到皇帝,或許自己的命運便會出現轉折。一個十四歲的姑娘有如此沉穩、不急不躁的性格,實在令人難以想象,恐怕這正是她以生活的苦難為代價得來的。

武則天——敢於顛覆規則的女王“從才女到尼姑”


入宮幾個月之後,武媚娘第一次來到甘露殿為太宗待寢。她非常興奮,認為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果然,唐太宗看到這個千嬌百媚的美人時,不禁看得呆了,親自為她賜名“媚娘”,並且對她十分迷戀。武媚娘得到了太宗的專寵,在宮中地位十分顯赫。後宮其他妃子對她嫉恨非常,卻也無可奈何,畢竟她現在是皇帝寵愛的女人,除了皇帝,誰敢對她不敬?

武則天——敢於顛覆規則的女王“從才女到尼姑”


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後,命運作弄了她。宮中掌管天文星象的官員報告說白晝時有太白星出現,屬於女主昌之相。唐太宗想到曾在民間書上看到“唐三世之後,女主武氏代有天下”這樣的話,他立刻想到,武媚娘正是姓武!唐太宗畢竟是一代明君, 為了唐朝的江山,他理智地選擇了不再接近武媚娘。自此,受寵不久的武媚娘一下子失寵了。

武媚娘每天都期待著唐太宗回心轉意,重新召見自己,可唐太宗一直沒有給她這樣的機會。從唐太宗的態度變化上,武媚娘還是看出了一些狀況,她知道自己再無可能得到唐太宗的寵幸,便開始尋找其他的機會。她發現太宗的兒子李治對自己很有好感,心想既然得不到皇上的寵愛,如果能嫁給晉王也不錯吧。於是,她開始計劃向晉王李治吐露心聲。

武則天——敢於顛覆規則的女王“從才女到尼姑”


武媚孃的這個發現以及目標的轉移,為她後來的命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讓武媚娘決心接觸李治的事情在不久後便出現了。公元643年,貞觀十七年,唐太宗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並且大赦天下。武媚娘對此喜形於色,她認為終於可以有機會重新成為皇帝的妃子了。

公元649年,太宗病重,即將離開人世,唐朝有個規矩,若妃子在皇帝駕崩後仍無生育,便要被送到尼姑庵出家修行。武媚娘當然知道這個規矩,她知道若自己再不採取手段,這一生便會長伴青燈古佛,永無出頭之日。她必須在此之前先對李治表白心意,於是,在一次見李治身邊無人時,武媚娘走近了他。李治一見是武媚娘, 心中大喜,可她畢竟還是太宗的人,李治不敢放肆。武媚娘擺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向李治哭訴,自己愛上太子已久,可是如今依唐制自己卻要被送到尼姑庵,一生都無法再見到太子了。李治當然捨不得,便向她承諾,待自己登基,一定會迎她重回宮中。武媚娘見他立誓,這才放心。

武則天——敢於顛覆規則的女王“從才女到尼姑”


同年五月,李治繼位,即唐高宗,同時立王氏為皇后。武媚娘則帶著無限的企盼,離開了皇宮,來到感業寺出家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