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舞馬圖案”:一幅大唐的興亡史

在華夏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中,有的歷史記載在古籍文獻中,有的文化矗立在名勝古蹟裡,也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往事被銘刻在了文物之上。

有一件小小的酒壺,它貴為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也是首批被禁止出國展出的國寶級文物。酒壺上浮刻著一幅“舞馬圖”,這匹靜靜蹲踞著的舞馬見證了大唐盛世的興旺和衰亡


“鎏金舞馬圖案”:一幅大唐的興亡史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先簡單介紹下文物主體,此文物雖是我國大唐時期的器物,但實際是模仿北方遊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壺製作的,是唐朝時期皇室貴族外出狩獵隨身攜帶的酒壺。

器物很精緻小巧,高15釐米,長11釐米,口徑2.3釐米,壺體為白銀質地。壺肩部焊接著兩端各有三朵花瓣的弓狀提樑。壺體兩側各有一匹浮刻在上的鎏金馬,體格結實健壯,長尾揚起,頸部繫有綵帶流蘇。整個銀壺通體經過拋光打破處理,馬匹和壺蓋、提樑處有鎏金處理,色彩黃白輝映,燦爛奪目。

而壺上的這鎏金馬的的姿態更頗為奇特,可以看出,它口中銜著一隻酒杯,前腿站立,後腿曲坐,全身呈蹲踞姿態。


“鎏金舞馬圖案”:一幅大唐的興亡史

可以說古代器物或者畫像中的馬比比皆是,有秦朝的兵馬俑中的陶俑馬、東漢的“飛馬踏燕”,唐朝的唐三彩的三花馬。那些馬兒或是昂首肅立,或是疾馳飛奔,而這匹鎏金馬的姿態卻是這般奇特,口中還銜有酒杯,這是為何?

因為這匹口銜酒杯,匍匐跪拜的馬是一匹正在祝酒的舞馬,壺上的舞馬圖案正是唐玄宗當年舞馬祝壽的真實寫照

而這“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被譽為國寶,不僅僅是因為造型和工藝的精美,更重要的是這舞馬後面具有的歷史意義的故事。


舞馬與大唐王的興亡史

據史書和詩歌中的記載,唐玄宗在位時,宮中養了數百匹舞馬。這群舞馬不同於作戰或是交通運輸的馬,他們專門用於訓練表演各種舞蹈類的節目,唐玄宗經常親自訓練和觀看這些馬。

舞馬的演出場面往往非常宏大,上百匹舞馬共同表演,他們訓練有素,動作整齊劃一。

每逢八月五日唐玄宗生日時(被其定為“千秋節”),唐玄宗都會在宮中接見文武百官、外國使臣和少數民族首領,並再舉辦盛大的祝賀活動。而這祝賀活動中,就有精彩舞馬的表演。

表演中的舞馬裝配著華麗的配飾,他們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得在歡樂美妙的樂曲旋律下,有節奏的翩翩起舞,一片歌舞昇平的場面,頗為壯觀。當表演進行到高潮或結束的時段中,舞馬便會銜著盛滿美酒的酒杯,來到皇帝的面前匍匐跪拜著的敬酒祝壽。

《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中有寫到:

髤髵奮鬣時蹲踏,鼓怒驤身忽上躋。
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


“鎏金舞馬圖案”:一幅大唐的興亡史

而這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華麗盛世場景轉折發生在公元755年。這一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從宮中落荒而逃,叛將安祿山攻陷長安後,因為之前見過舞馬並且很喜歡,就將舞馬帶走了。之後,安祿山敗亡,舞馬又到了其部下田承嗣手中,但是此時的舞馬已經被當成了軍馬使用。

後來,在有一次田承嗣軍中設宴時,當宴會中有樂曲響起,那群訓練有素的舞馬一聽音樂到便踩著節奏跳躍起舞

這可嚇壞了田承嗣和軍士們,因為他們並不知道這些馬兒是舞馬。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喊“妖馬”!於是軍士就是拿起棍棒去打它們。

而此時這群可憐的舞馬卻以為是自己的舞蹈沒有跟隨節奏節拍表演好,受到了像在平時訓練中的懲罰。於是舞馬仍然是“抑揚頓挫,猶存故態”,反而跳的更加激昂!軍士見狀,鞭打也馬上變得更為激烈。

最終,這群舞馬全被活活打死

“鎏金舞馬圖案”:一幅大唐的興亡史

至此世間再無舞馬,舞馬銜杯祝壽的場景從此從歷史中徹底消失。它們精彩表演的身影最終永遠定格在了那小小的銀壺上。

可以想象一下,安史之亂平息之後,唐玄宗李隆基再次回到長安城,站在那宮中高牆之上時,舉目四望,眼下再無群馬舞蹈這派的歌舞昇平的盛景,心中是如何的落寞和淒涼。

而大唐王朝的興盛也正由舞馬的銜杯祝壽走向高潮,再由舞馬從歷史中的消失而走向衰亡。


“鎏金舞馬圖案”:一幅大唐的興亡史

感謝閱讀!

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有趣的文化和歷史!

#圖像大歷史##泛文化寫作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